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紅尾伯勞 - (2016.01.14若淵的觀鳥大年之022)
2016/01/14 12:44
瀏覽1,14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南港公園的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學名Lanius cristatus)為伯勞科伯勞屬的一種,俗名褐伯勞。

伯勞鳥算是台灣侯鳥中最出名的一種了,因為往年在恆春地區烤小鳥,出售的就是紅尾伯勞,在分類學上牠屬於伯勞科,身長約18公分,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眼睛周圍有明顯的黑色,有如戴上黑眼罩一般,另外該注意的是,雖然叫牠紅尾伯勞,但牠的尾巴僅有些許的紅褐色,並不是整個都是紅色的。

紅尾伯勞繁殖於日本、韓國、中國東北等地區,每年八、九月間有大族群過境恒春半島,牠的叫聲沙啞難聽,也因此有人就拿伯勞的叫聲來比喻人說話難聽,孟子梁惠王篇中「南蠻鴃舌之人」就是這個意思,而其中的「鴃」也就是伯勞的古名。另外比喻分離之意的「勞燕分飛」,其中的「勞」也是指伯勞,這句來自古樂府詩東飛伯勞歌中的「東飛伯勞西飛燕」,至於在何時何地,為什麼伯勞鳥和燕子會背道而行,那就不得而知了,但台灣地區伯勞和燕子在冬季都是往南飛的,並沒有分飛的現象,而且有些紅尾伯勞也不南飛,就留在台灣地區渡冬,到翌年的四、五月間才北返繁殖區,所以紅尾伯勞並不是恆春半島才看得到,只不過那兒的族群數量較多,除了六至八月外,台灣低海拔出地區到處都可輕易發現牠的身影。

除了紅尾伯勞外,台灣地區還有其他五種伯勞鳥,不過數量均較紅尾伯勞少,其中以棕背伯勞較常見,但牠並不是侯鳥,而是臺灣的留鳥,也就是說冬季牠並不遷移,我們整年都可以看見,但牠的體形較紅尾伯勞大,約25公分,還會模仿其他鳥的叫聲。大仁藥專後方的台糖海豐牛場附近的蔗園和高屏溪出海口附近是比較容易見到牠的地區。

至於伯勞鳥名的由來,是有傳說故事的,相傳周宣王時,賢臣尹吉甫,聽信繼室的饞言,誤殺前妻留下的愛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長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傷的詩,尹吉甫聽了以後十分後悔,哀痛不已。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見一隻從未見過的鳥,停在桑樹上對他啾啾而鳴,聲音甚是悲涼哀悽,尹吉甫忽然心動認為這隻鳥是他的兒子伯奇魂魄所化,於是就說︰「伯奇勞乎,如果你是我兒子伯奇就飛來停在我的馬車上」,話剛講完這隻鳥就飛過來停在馬車上,於是尹吉甫就載著這隻鳥回家,到家以後鳥又停在井上對屋哀鳴,而尹吉甫假裝要射鳥,拿起弓箭就將繼室射殺了,以安慰伯奇。雖然故事近神話,但伯勞鳥名卻由「伯奇勞乎」一語而得。也因此有人認為伯勞鳥是種弒母的不孝鳥,而有「伯勞伯勞,食母肉,拔母毛」的歌謠。

伯勞鳥的嘴短而壯,上嘴尖銳向下彎曲,類似猛禽類,以昆蟲、爬蟲類、小型哺乳類為主食,牠喜歡停在空曠地的凸枝上,居高臨下觀察捕食昆蟲。所以以往恒春半島居民能不費任何餌料,僅在空曠處插上以活結為機關的鳥仔踏就可捉到紅尾伯勞。另外伯勞有將太大的獵物插在尖銳的樹枝上,一塊一塊撕下來吃的習性,所以西洋人稱牠為「屠夫鳥」(Butcher-bird),但亦有人認為這是牠儲藏食物的習性,而將吃剩的獵物貫串在樹枝上,等會兒再吃,所以在野外見到昆蟲、青蛙被貫插在瓊麻或尖銳的枝椏上,那可能就是伯勞的傑作。

 

江華雁鴨自然公園的紅尾伯勞

      

首頁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不分類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