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劉老師 女 心得20251011
2025/10/22 11:29
瀏覽3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對於病人的不舒服所造成的情緒反應,以前我會急著解釋、勸導,希望病人往正面、積極的方面想,有助於病情的好轉,自以為對病人有幫助,但其實都是多餘的,講太多話只會造成誤解,不如閉嘴,做好該做的事就好。

在照顧病人,尤其是長輩級的,因為長輩習慣自己當醫生,護理師和醫生說的話大都參考用,在醫生面前很聽話,在護理師面前很配合,到我們照顧者的時候卻又堅持己見,說他們自己說了算,導致一些治療事倍功半、浪費時間,更不用說效果了。以前我都會說不行,要照醫生說的,護理師說的,現在都隨他們,只要他們說照自己的方式處理,我只有說好,再回報家屬,讓家屬知道,其實家屬都知道親人的個性,不會怪罪下來,也說那就注意安全,不要跌倒受傷就好,不需要多話,這樣在照顧上就較省心,也不至於把自己氣得半死。

看護案件大都是長輩級的,以前跟現在跟長輩相處,總覺得很麻煩、很難溝通,已經生病了,為什麼還不聽話配合治療,常常會拿醫生跟護理師的話要求他們,搞得自己也很生氣,當時就希望趕快他們出院,出院了我就可以再接新案件。現在,少了堅持跟要求,求其是生病的長輩,因為沒有人希望生病。

已經習慣醫院看護的工作,現在遇到老人家也慢慢了解照顧上的眉角,時常提醒自己少說話、多做事就不會惹事。

因照顧一個失智阿嬤,每天都被長輩嫌棄,做甚麼都不對,家屬告知,阿嬤在家喜歡看八點擋,入戲很深,阿嬤心中有大戲,再加上年輕時的遭遇,常常悲從中來,就會大錯亂,家屬說長輩在家時每天都上演這種情節,要我不用太在意。被嫌棄的當下,理智線都快斷了,靜下心來想,長輩是失智患者,自己也不知道在做什麼,我面對的都是病人,根本不用在意。

團體裡的回報機制發揮很大功用,套用在對家屬的回報,相對也保護了我們,在接案過程中養成回報家屬的習慣,讓家屬了解家人的治療狀況,家屬會更加的安心及信任,無形之中也幫自己形象加分。

看護的工作就是會碰到各式各樣的狀況,客氣的人很客氣,無理的人也大有人在,加上照顧長輩的經驗,每個人的習慣,五花八門、奇奇怪怪,什麼樣式都有,看過、碰過後你就不奇怪了,最後約人的生氣了,因為太累了。

就是要調整好自己的脾氣,絕不能在意。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現在面對看護工作比較沒有像之前排斥,面對病人也不再多話,可能也麻痺了,一切就照醫院規定,病人的問題就跟護理站反應,讓醫生護理師去處理,自己做好照顧者的角色就好,不要多事。

時時提醒自己,做好該做的事,持續的情緒穩定,才能讓自己有繼續學習的機會。

          主公稱謂:觀世音菩薩

          心得撰寫人:劉老師 女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雜記
自訂分類:人生勝利組
上一則: 李老師 女 心得 20251011
下一則: 張老師 女 心得 20251004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