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
漸漸適應,也漸漸喜歡上土耳其式的傳統早餐。
口味很清淡,唯有醃漬橄欖是鹹了點。
鬱金香杯裡,有土耳其茶 ( cayi ) , 也有土耳其聞名遐邇的蘋果茶 (Elma Meyve cayi).
人們總說著,土耳其人一天,以茶開始,也以茶作為結束。
我把土耳其的第一個落腳點選在庫夏達西( kusadasi ) 不單單是為了愛琴海岸,最主要的是盤算著從這個山城小鎮,搭船前進希臘的薩摩斯島 ( SAMOS ) 。
船班每天一班往返於土耳其的 kusadasi 和希臘的 Vathi 碼頭。
打從我入住庫夏達西,我就沒瞧見過半個亞洲面孔。更遑論以這樣的方式,前進希臘的過程裡,也全船都是西方人。
坦白說,在橫渡愛琴海域那一個半小時的船程裡,我有些忐忑不安。
因為,我曾在泰北的美賽,無奈於咱們台灣護照的國際弱勢,而沒能順利入境緬甸。
YES !!
很難言語形容當希臘海關豪邁的在我的護照上蓋上入境章時,我的心裡有多麼的開心哪....
薩摩斯島有著標準的希臘白藍色牆面,也有鵝黃色的建築穿插其中。
當然囉,整座島嶼,最迷人的沿岸依然是令人著迷的愛琴海域啊。
這裡是有名的希臘科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故鄉,畢達哥拉斯就是我們從小背誦的數學公式
畢氏定律的發明人。
除此之外,原本我並不明白為何好多商家都在販賣這種類似中國古代老祖先發明的九龍杯( 又名: 貪心杯 ) 。
不小心瞥見商家老闆在和來自南非的兩個年輕人解釋杯子來由時,我才發現原來這種利用連通管原理設計的貪心杯,在西方來說,竟也是畢達哥拉斯所發明的。
價格又不貴,都是made in Greece 正宗希臘出品的陶瓷杯。所以,我買了好多個呢 !
處處有驚喜。
漫步中,竟能尋到這片既斑駁駁又有味道小社區。
島上的陽光燦爛,海水湛藍,一脈的海天連線。是那種渾然天成的藍,深邃極了的藍。
我太滿意這張相片了。
漫步在島上的巷弄間,不經意的按下快門。
竟讓我捕捉到幅寧靜又自在的飛翔畫面.....
" JOY Coffee " 這家半開放式的餐館,就位在碼頭旁,也是我與希臘餐點的初相遇。
我在伊斯坦堡 Ataturk 機場所辦的手機門號,並沒有漫遊的功能。所以,當船駛離了土耳其也就全沒了訊號。
SAMOS 島上的餐館幾乎都有提供免費的 wi-fii ,只是這裡是希臘,當然只收歐元。物價也明顯比土耳其高了些。
一杯 Greek coffe ,簡簡單單的黑咖啡就要價 8.5 Euro.
希臘式的餐點,對食量不大的我來說,吃一餐還真的可以飽兩餐呢。
草莓OREO 冰沙。杏仁酥餅是老闆招待的,他說好奇我這亞洲人怎麼晃到這座小島來啊!
希臘式的甜,是那種甜死人不償命的甜哪 !!
餐廳裡,迴盪著葡萄牙風的法朵 fado 曲風,真是迷人啊 ! 我一直想去里斯本的,為的就是想每個夜晚都能去小酒館裡聽法朵啊 ~
真好,想不到在這座希臘小島上,也能感受那種航海人特有的法朵悲歌。
在這座島上,悠閒的晃上一整天也不覺得膩。
氣候對台灣人來說,是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的" 異常乾燥 "。除了嘴唇開始乾裂,我居然連鼻膜都微微的出血了....
第三天,迎接希臘,也告別希臘。
僅以藍屋白牆,畫下我對希臘印象的小小詮釋。
- 4樓. Siena2017/05/19 14:10
嗯,喜歡妳的遊記,也分享兩張 Jean Paul Quilici的畫。
- 3樓. 筆記阿本2017/05/19 00:07^^
那張飛鳥的確是巧合的神來一筆 , 很特別 , 很對襯 .
小島的黑咖啡確是貴了 , 食物看起來像點心類 , 有點午茶之味 .
能聽到fado是最好不過 . 前幾年台北一場fado , 是鵠候多時的靈光乍現 , 重現溫德斯電影裡的情態 .
很深度的個旅浪遊 .
阿本兄,眼力果真好耶。大麥克是午餐,那桶冰沙就成了午茶囉。
喜歡法朵。嗯 .... 總覺得喜歡某一類文字的人,也會喜歡某一類的曲調。
真好 ~ 因為,fado曲風 對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魔力啊 !!
Irene Na 於 2017/05/19 19:38回覆 - 2樓.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2017/05/17 05:42很希臘
我沒去過歐洲,但是認識很多澳洲希臘移民。
這些照片,我覺得非常希臘 very Greek。
- 1樓. 玉米蘋果2017/05/17 02:06
看那無敵的天氣與陽光,
咱猜啊,希臘人肯定不知道什麼是 PM2.5。
還有,看妳一人旅行,怎麼沒盛情邀請妳免費算命;
真是也太可以了唄。
嘻嘻....當然有啊。怎能錯過咖啡渣算命呢。不過那是在伊斯坦堡經歷的事了 Irene Na 於 2017/05/17 12: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