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5 奧、匈、斯、波、徳紀行~~奧地利~~維也納(Wien) (二)
2025/08/16 08:00
瀏覽868
迴響1
推薦65
引用0
1.卡爾教堂(Karlskirche)外觀一隅......

.
.
.
.
接續前一篇的介紹,原本打算利用停留在維也納的期間前往瓦豪河谷(Wachau Valley)一遊,礙於天候因素只好作罷。坦白說,維也納市區多數的景點對自己而言一點也不陌生,直到那天無意間進去了奧地利國會(Parlament Österreichisches)參觀,大廈內部的陳設真的讓自己感到有點驚艷。猶記得2023年十月下旬經過奧地利國會大廈時,適逢整修期,外圍都被施工圍籬包覆著,僅留一個小洞可以窺探帕拉斯·雅典娜噴泉(Pallas-Athene-Brunnen),今年再訪時,終於整修完畢了!
.
那天運氣不錯,逛到附近時,只因好奇心的驅使下走了進去,竟然遇到態度超好的工作人員,而且還告訴我們只要出示文件證明(ID)和通過安檢即可入內參觀。Wow!太開心了!第一次知道奧地利國會可以進入參觀。後來得知,奧地利國確實有對外開放參觀,遊客可以預先上網登記,在指定的時間還會搭配一位德語或英語的導覽員做講解,參觀的範圍較廣,甚至可以進入議事廳裡。由於我們沒有提前預約,而且是臨時進去,當然就得自己看嚕!因此參觀的範圍多少受到限制,儘管如此,我對國會內部的圖書館和咖啡館留下深刻的印象。且隨花鼠妹的腳步一起逛吧!
.
.
.
   
.
#2.卡爾教堂(Karlskirche)外觀一隅......卡爾教堂建於1737年,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為祈求結束瘟疫而建,獻給16世紀抗擊黑死病的聖人。此外,標誌性的巨型圓頂和兩側紀念柱融合了古羅馬、希臘和巴洛克元素,象徵著帝國權威與神聖庇佑。

.
.
#3.近看卡爾教堂(Karlskirche)......教堂的外觀融合了不同時期建的築風格,例如:教堂正門立面為希臘風格、2根羅馬圓雷真圓柱、教堂兩側的塔樓則展現了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式的風格,成為了維也納市區重要地標之一。

.
.
#4.卡爾教堂(Karlskirche)外觀一隅......教堂前的大水池除了可以看到美麗的倒影外,水池裡還裝置一個雕塑品。

.
.
#5.卡爾教堂(Karlskirche)外觀一隅......

.
.
#6.壯觀的霍赫斯特拉爾噴泉(Hochstrahlbrunnen)位於施瓦岑貝格廣場(Schwarzenbergplatz)上,這座噴泉建於1873年,是為了慶祝維也納供水管道的開通而建造。

.
.
#7.與霍赫斯特拉爾噴泉遙遙相望的是紅軍英雄紀念碑(Denkmal zu Ehren der Soldaten der Sowjetarmee),該紀念碑建於1945年,旨在紀念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維也納戰役中陣亡的17,000多名紅軍戰士而建。

.
.
#8.近看......

.
.
#9.近看紅軍英雄紀念碑(Denkmal zu Ehren der Soldaten der Sowjetarmee)......紀念碑是由混凝土柱廊和花崗岩石碑組成,石碑上方立有一尊手持旗幟的蘇聯士兵雕像。

.
.
#10.弧形的柱廊是由26根柱子組合而成的。

.
.
#11.紅軍英雄紀念碑和霍赫斯特拉爾噴泉皆位於施瓦岑貝格廣場上,搭乘 D線電車都會經過這裡。

.
.
#12.

.
.
#13.側看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Wien)......這座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皆坐落在瑪麗亞·特蕾莎廣場(Maria-Theresien-Platz)上。

.
.
#14.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
.
#15.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的建築風格皆屬於優雅的古典主義風格,外觀完全相同的兩座博物館是為了收藏王室珍寶而建造。

.
.
#16.側看自然史博物館......

.
.
#17.

.
.
#18.近看......自然史博物館入口大門前設有一隻超可愛的小象雕像,經過的遊客都會摸牠一下或是與牠合照。

.
.
#19.近看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ia)雕像......適逢整修,雕像周圍被鐵絲網圍籬圍住了!

.
.
#20.

.
.
#21.

.
.
#22.奧地利國會(Parlament Österreichisches)與帕拉斯·雅典娜噴泉(Pallas-Athene-Brunnen)......這棟氣勢宏偉的建築物位在舊城區(Innere Stadt)的環城大道(Ringstraße)上。

.
.
#23.側看奧地利國會(Parlament Österreichisches)......該建築物建於1874年-1883年,採用希臘復興風格,是由建築師西奧菲爾漢森 (Theophil Hansen)於1870年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會大廈遭到轟炸而遭受嚴重破壞,戰後開始進行重建工程,這項工程一直持續到1956年,完成後的建築外觀與原來相同。

.
.
#24.近看奧地利國會......美輪美奐的國會大廈立面是白色大理石結構以及精緻的雕刻,是希臘復興式建築的典範。古典的建築特色採用古希臘神殿的設計風格—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設計靈感來自於雅典衛城的帕德嫩神廟(Parthenon)。

.
.
#25.近看帕拉斯·雅典娜噴泉......高達4公尺的雅典娜女神雕像建於1893-1902年間,是丹麥裔奧地利雕塑家卡爾·昆茲基(Carl Kundmann)所設計,雕像是由陶滕海恩 (Tautenhayn)製作。雅典娜女神底座的四個雕像人物,分別代表奧地利兩條重要的河流:多瑙河(Danube,左側男性)、因河(Inn,右側女性);坐在高處的兩位女性:持劍的女性代表立法與行政,持筆記的女性象徵國會的功能。 

.
.
#26.奧地利國會內部一隅......這裡是奧地利國民議會(Nationalrat)和聯邦委員會(Bundesrat)的地方;在哈布斯堡帝國時期這裡曾是皇帝大議會的所在地。  

.
.
#27.走廊也裝飾得富麗堂皇......

.
.
#28.

.
.
#29.國會圖書館一隅......

.
.
#30.國會圖書館一隅......

.
.
#31.國會圖書館一隅......

.
.
#32.國會圖書館一隅......

.
.
#33.

.
.
#34.

.
.
#35.第一共和國及其暴力終結......

.
.
#36.第二共和國:共識與競爭......

.
.
#37.漫漫的參與之路......

.
.
#38.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盹龜雞~ 六月的野薑花 香味甜淡
2025/08/17 11:16

由瑪麗亞特雷莎 風姿綽約致 不怒也張揚;

雅典娜噴泉 是由雅典娜女神。 左側的男生 是多瑙河 , 右側的是女性, 由 因河 所至 。   

除了妳的形容外,瑪麗亞特雷莎還有個綽號叫〝歐洲的丈母娘〞.

可見其政治手腕是如此高明.

花鼠妹2025/08/18 21:0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