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4—1121出雲大社
2025/06/28 09:15
瀏覽80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2024—1121出雲大社
地址:島根縣出雲市大社町杵築東 195 號 郵編699-0701
電話:0853-53-3100
營業時間:06:00-19:00
出雲大社位於島根縣出雲市,與三重縣「伊勢神宮」並列為日本最重要的神社之一。主祭神為「大國主大神」,可祈求五穀豐稔等各種護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祈求良緣,極富盛名。

傳說每年農曆十月(神無月),日本的八百萬神明都會前往出雲大社「神議」,因此當地稱這個月為「神在月」。
一早我們便驅車來到「外苑停車場」,它開放的時間也很早,是6:00-20:00,有385個停車位,屬出雲大社管理的停車場,距離本社和神樂殿最近。

出雲大社每年都有許多參拜者參拜,參拜路線可以從周圍的任何地方進入正殿,我們因為想從正門參拜的正式方式開始,所以繞出停車場後,沿著馬路邊的小路大約步行500公尺,便到了入口處。

出雲大社共有4座鳥居,由外至內分別是鋼筋水泥製的第一座鳥居「宇迦橋大鳥居」、木造的第二座鳥居「勢溜之鳥居」、鐵製的第三座鳥居「松之参道鳥居」、以及青銅製的第四座鳥居「拜殿前鳥居」,據說只要一次通過這4座鳥居,就可以獲得保佑。
沿著街道,最先看到的是入口處的「勢溜之鳥居」,這是出雲大社的第二個鳥居,高8.8m,寬12m,就矗立在一座大石碑旁,這裡就是出雲大社的正門,參道從這裡開始。

往前方道路遠處望去,還可看見第一座鳥居—「宇迦橋大鳥居」,建造於1915年,鳥居高23公尺,只比出雲大社的本殿建築略低1公尺,若近距離觀看應該相當壯觀。

參道是下坡路,在日本很少見。

在出雲大社內有許多的「攝末社」,這是指有別於神社本社、較小規模的神社,是包含了祀奉與主祭神關係密切之眾神的「攝社」,以及更次於攝社的「末社」的合稱。
在參道右側便有一座供奉著淨化身心的原堂四神的神社—祓社,主祭神是被稱為「祓戶四柱之神」的4尊神明,是攝末社之一,意喻將人所背負的罪與汙穢全部去除的場所,具有淨化參拜者身心的功能。因此,禮貌上在參拜御本殿之前應該先行參拜祓社,由於神社規模較小,很容易不小心漏看而錯過,位置接近祓橋附近,所以經過時要特別留意。

穿過祓橋,可欣賞橋旁兩側的河景。

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美麗的松樹構成的「松之參道」,參道分為中央和兩側三部分,據說中央是神道,所以過去只有神道祭司和皇室成員才能通過。

穿過第三個鳥居—「松之参道鳥居」。

我們沿著右側路線行走,往右方的東神苑望去,一大片綠油油的草皮,令人心曠神怡,道路末端還有一棵正在轉色染紅的楓樹,格外醒目。

會所,在江戶時代,是作為舉行祭典時使用的場所,也是神職與禮儀參與者們集會、準備的空間。

御神像,神社入口前,右手邊有出雲大社主神大國主大神的雕像,左手邊的巨浪象徵因幡之白兔的浪濤,金球象徵「神之力」。大國主命,跪地伸手,準備救治被欺負、皮膚剝落的白兔。展現出他仁慈、願助他人的形象。

周圍的松林營造出莊嚴、神聖與祥和的氛圍,適合我們靜心參拜與反思。

第四個鳥居是青銅製成的,也是日本最早的銅製鳥居。鳥居同時具有通往神社之門與象徵、防止不淨之物進入的結界等多種功能。青銅製特有的色澤,觀賞時透過視覺彷彿可以感受悠久歷史的瞬間。

穿過銅鳥居後,左邊就是牛厩,裡面的神馬據說如果撫摸它,就能保佑多子多福,平安分娩,神牛還能提高學術能力。

接下來就是建築規模與樣式都值得一看的「拜殿」了,建於1519年,於1953年多處燒毀,後於1959年重建,建築採用融合大社造與切妻造的建築樣式,木造建築中規模首屈一指。這裡除了為參拜者進行祈禱外,還會舉行各式各樣的獻納儀式。

拜殿建築的注連繩長約6公尺,重量1噸。

參拜法也有別於一般神社的二拜二拍手一禮,而是二拜四拍手一禮。
拜殿廣場右側是寶物殿,展示許多講述出雲大社永恆歷史故事的珍貴文化財產和藝術品。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未入內參觀。

2017年進行了整修,曾經支撐著本宮中央的「新大柱」現在對外展示並開放。這座「新大柱」是 13 世紀上半葉的巨大柱子,於 2000 年至 2001 年間從出雲大社境內出土。發現支持了一座據說高48 公尺的古代高層寺廟的存在。有入場費:大人300日元、大學生·高中生200日元、中學生·小學生100日元、幼兒免費。

八足門,這是距離供奉神靈最近的大門,通常從這裡參拜正殿,大雄寶殿與靖國神門之間有一座塔門,每逢正月初五,靖國神門打開,可以從塔門前進入。

廣場上懸掛了許多繪馬,是日本信眾將自己的心願寫在上面,掛在神社內,祈求神明實現願望。

一旁的手水舍,使用竹製水管引導清水流出,竹製的水管特別具有古意,信眾在參拜前要用這些流動的清水清洗雙手與嘴巴,這是一種「身心潔淨」的象徵行為,是進入神社前的一個重要儀式場景。

位在八尺門旁還有一處外觀華麗、排列整齊的酒桶是日本酒的容器,大多為裝飾用的空桶,代表來自各地酒造或企業對神明的敬意與供奉,稱為「奉納酒樽(さかだる)」、「酒樽奉納」或「奉納樽(ほうのうだる)」。

御本殿,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築風格稱為大社造,高約24m,厚厚的柏樹皮屋脊上,兩棵7.9公尺長的赤木樹相交,是規模最大的神社建築令人震撼,被指定為日本國寶。

祀奉大國主大神的「御本殿」,除了祈求良緣之外,還可祈求五穀豐稔等各種護佑,宏偉莊嚴的外觀只需注目,就讓人深受吸引的魅力。
過去的御本殿高達48m,高度相當於15層樓大樓的木造建築,卻是興建於距今1,000年以上的時代,令人驚訝。其證據為2000年至2001年間發掘出的杉木巨木,在古代是以鐵環束緊3根巨木的方式製成1根柱子。

十九社(東十九社/西十九社),神有月期間聚集在出雲大社的神靈的住宿地。它們位於主神社的東側和西側,神有節期間大門開放。

沿著境內道路深入,發現「釜社」這座小而神聖的社殿,外觀古樸莊嚴,環境相對幽靜,「釜」意指鐵釜、炊事用的鍋釜,這裡所祭祀的是「奧津日子神(おきつひこのかみ)與奧津比賣神(おきつひめのかみ)」,這兩位神祇是竈神(かまがみ),即掌管廚房、炊事與火的神明。

「氏社」的「氏」是指氏族,也就是家族或血統的祖先。這座神社祭祀的是出雲國的地方神與祖靈神,尤其是出雲大社的神官—千家家與北島家的祖先神祇。這些氏族代代相傳,擔任神職,管理與奉仕於出雲大社。

彰古館,建於1882年,是為了保存與展示出雲大社歷史、文化、建築與祭祀相關文物而設立的。

除了本殿、神樂殿之外,在出雲大社周邊境內還有許多規模較小的神社。

位於「御本殿」的背面,祀奉著因斬殺八岐大蛇神話而著名的「素戔嗚尊/須佐之男命」的「素鵞社」,可採「稻佐之濱」的砂,換取素鵞社前砂箱內的砂,並將之帶回,以去霉除穢,消災除厄,也是參拜時必訪的神社之一。

最後參觀的重點就是大注連繩震撼人心的「神樂殿」,「神樂殿」原本是供出雲大社的神社負責人家族使用的大型空間。明治時代以後,被作為神殿使用,現今也用作執行結婚儀式等祭典的會場。

正面宏偉的大注連繩長約13米,重5.2噸,最粗的部分直徑達9公尺,相當驚人,且每隔幾年就會更換一次新的注連繩,製作期間長達1年半。

大注連繩與一般鮮少在神社建築看到的彩繪玻璃裝飾,是神樂殿的特色。

神樂堂前花園矗立著一座高47公尺的國旗升旗塔,高聳入雲。

銀之池,位於出雲大社境內神樂殿(神楽殿)左側前方,是一座人工池,池水清澈,四周被松樹與草木環繞,呈現出一種幽靜、神聖的氛圍。據說此地有淨化身心、感受神氣流動的作用。

今日天氣晴朗,池面倒映出周圍松林與藍天,猶如一面鏡子般美麗,沿著池邊的小徑散步,可以感受少為人知的靜謐之美。

社務所,為日式傳統與現代機能融合的建築,簡約莊嚴,是神社內處理各種事務與信仰活動的主要辦公場所,也是信眾與神社互動的重要窗口。

西神苑,位於出雲大社境內西側,與「東神苑」對應,也是一處兼具自然美景與文化象徵的庭園。

還有在整個出雲大社境內鳥居、祓橋、本宮後方、神社庭園、神樂殿等院內各處,設有66隻白兔石像,便是源自於《古事記》中著名的神話故事「因幡之白兔」故事中的白兔,這是大國主大神在旅行途中拯救負傷白兔的傳說故事。

參拜了出雲大社後,若有時間可至前方的「神門通」及「御緣橫丁」逛街購物一番。
「神門通」指的是出雲大社入口處宇迦橋大鳥居至出雲大社正門前約700公尺的表參道,熱鬧非凡。兩旁林立各式販售伴手禮、紅豆湯「善哉」、出雲喬麥麵的店家。有餐廳也有輕食咖啡廳,不管是要購買紀念品,吃正餐或小吃,都可以在神門通周邊一次滿足。

此外,出雲大社正門前還有一條叫「御緣橫丁」的商店街。聚集了許多山珍海味和甜點等在地美食的餐飲店,還有與結緣、神話有關的紀念品等,不妨也一併走訪逛逛。

首先來到坂根屋,品嚐一下著名的善哉紅豆湯,是在紅豆湯中加入麻糬一同品嚐的日式紅豆湯「善哉」,是日本各地都能吃到的經典甜品,不過這道甜品是起源自出雲地區。

每年農曆10月的祭典「神在祭」上用以款待的「神在餅」,也可在這裡買到。

彩雲堂是出雲大社地區著名的和菓子店,名產「若草」是一款經典和菓子,外表為鮮綠色,象徵春天初萌的草地,口感柔軟,帶有淡淡甜味,內餡為細緻的紅豆泥。

 

前往河豚專賣店「福乃河」,來顆可愛的河豚造型紅豆餅「河豚燒」,由於河豚在日文中的發音近似於「福」,有著吉祥之意,外型圓滾滾的造型,十分可愛,餅皮外酥內軟,內餡多樣化,有紅豆餡、卡士達、抹茶、地瓜、起司等口味可選。

出雲大社地區還有一樣很有名的祈福伴手禮—「結緣筷」,是一種成雙成對的筷子,象徵「良緣締結」、「兩人長久共好」的祝福。

出雲大社的週邊,有能吃到出雲特色美食,可作為此地旅遊一個美好的句點。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亞洲地區
上一則: 2024—1121日本國寶松江城
下一則: 2024—1121稻佐之濱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