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破浪秀姑巒溪 文.黃瑞田
2022/11/28 11:07
瀏覽379
迴響2
推薦33
引用0
破浪秀姑巒溪 文.黃瑞田
攝影:向上泛舟提供
本文刊登於2022年1月1~2日 更生日報副刊
西洋電影常用令人驚心動魄的激流增加娛樂效果,其中以激流泛舟為題材的電影,較知名的有《大江東去》(River of No Return)、《激流四勇士》(Deliverance ),以及去年上映的俄羅斯電影《奪命激流》(Pain Threshold),前兩部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大江東去》由瑪麗蓮夢露與勞勃米契主演,一九五四年上映 ,本來是平庸之作,卻因為主題曲《River of No Return》紅遍世界而帶動賣座,這部電影於一九七O年代捲土重來上映時,我才有機會欣賞。由畢雷諾斯、強沃特、尼德巴蒂、羅尼考克主演的《激流四勇士》,是入圍一九七三年三項奧斯卡金像獎的佳作,它還憑著主題曲《Dueling Banjos》斑鳩琴演奏,獲得了一九七四年的葛萊美獎最佳鄉村器樂獎,意外帶動世界各地學習斑鳩琴演奏的風潮;《激流四勇士》後來也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百大驚悚電影第十五名。
橡皮筏或竹筏在激流中起伏衝撞,觀眾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是電影最扣人心弦的段落;當年看過《激流四勇士》之後,我曾夢想,有那麼一天,我也要去電影中的卡胡拉瓦西河(Kahulawasi River),或者去《大江東去》拍攝地點美國愛達荷州的沙爾門河(Salmon River)泛舟。
沒想到這個夢想在四十年後的二O一三年實現了,地點在花蓮縣秀姑巒溪。
當年參加泛舟是去花蓮旅遊時飯店住宿的套裝行程之一,我和太太傻傻的報名參加,出發前一天晚上,問飯店櫃台值班的帥哥,要準備什麼?大概是看我們年紀那麼大了,還參加年輕人的活動,有點不可思議,他愣了一下才說:「遮陽帽、口罩、長袖衣,若沒有長袖衣就帶袖套,還有防曬乳、相機,一套換洗衣服,把房間的備用礦泉水也帶著,就醬子,跟爬山差不多。」說完,露出牙齒微笑。
我們再三感謝,隨即到附近的光南量販商場購買缺少的遮陽帽、口罩、袖套,還加買了溯溪鞋和一盒半路要吃的孔雀餅乾。
第二天早上七點半,接駁的中巴就來飯店接我們前往瑞穗,乘客都是年輕男女,高中生或大學生模樣,只有我們夫妻年紀一大把。一路上都是年輕人興奮的笑鬧聲,對泛舟的期待溢於言表。
我問隔著走道的男生,帶了什麼裝備?他反問我:「阿伯,您呢?」
我告訴他:「遮陽帽、口罩、袖套、防曬乳、相機和餅乾。飯店櫃台告訴我的。」
他聽了掩嘴笑著說:「你說的那些東西都不必帶,泛舟一定會全身濕,餅乾會糊掉;遮陽帽收起來,向上泛舟公司會給您戴安全帽;口罩濕了不能呼吸,不能戴;相機若沒有防水,不能濺水,更不能掉進水裡;至於抹防曬乳液,會污染溪水。阿伯,飯店人員一定沒有泛舟經驗,才會叫你去買那些用不上的東西。」
我和太太都忍不住的笑了,太太說:「那些東西可以當做來花蓮旅遊的紀念品,以後會用得上。」
車行大約一小時三十分,在九點左右來到向上泛舟公司報到,登錄個人資料時,服務小姐一邊輸入電腦一邊說:「阿伯,滿六十五歲就不建議參加泛舟。」
我的額頭一定有三條線:「真的不能參加嗎?」
「不是,」小姐說明:「以前東管處禁止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輩,以及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參加,由於泛舟設備越來越安全,後來開放了,但是,我們仍然不建議長輩參加,除非長輩的健康狀況良好。」
我太太不再沈默:「我們天天運動走五公里,我也能游泳一千公尺,也經常去旅行爬高山,是健康寶寶啦!」
「您看起來就是勇姆啊,好啦,讓您們報名。」小姐笑嘻嘻的說:「其實泛舟風險不算大,主要是體力要用得多,老人家會受不了。阿伯、阿姆,旁邊的看板有注意事項,請您們仔細看一下。」
看板就在報到窗口右邊的牆壁上,注意事項與車上年輕人講的差不多,只是多了相機防水袋販售與出借。」
「小姐,我想買相機防水袋。」
小姐說:「賣光了。」
「用租的呢?」
「您慢了一步。」
我失望的問:「用塑膠袋裝可以嗎?」
「塑膠袋不能百分之百防水,」小姐說了內行話:「相機只要進一點點的水,就會漏電,電池可能會爆炸,邏輯電路會燒壞,就報廢了。阿伯如果經常出門旅遊,應該買一台防水相機,或是防水手機,才不會錯過拍攝優美的風景。」她把我和太太的證件遞還給我。
「謝謝妳的建議!」我把證件放進背包裡。
我們換穿溯溪鞋,將背包拿到接駁車上,然後去指定地點領取安全帽和救生衣,由教練指導穿著之後,去視聽室看泛舟教學影片,看完出來時,各取鋁柄塑膠槳,前往溪邊廣場集合,等候編組及最後行前安全叮嚀。放眼望去,向上泛舟的遊客約有三、四百人,或蹲或坐在廣場等候出發。在一旁站著的十幾位穿著橘色背心的教練,個個皮膚黝黑,一看就知道大部分是原住民。
在枕木堆疊而成的司令台上,一位自稱向上總指揮的教練,拿著擴音器再次說明,如何注意安全,如何操槳,如何避開中流岩石、翻船後如何逃生、如何互相潑水、潑水時不准用槳打人……最後總結:「沒有落水的不准上岸!」
接下來就是分組上船,互相認識的先湊成一船,每船八到十人;分配到最後,剩下六位高中女生和我們兩個老人家,就被湊成同船,她們都很訝異,大概認為我們是「老廢物」,會加重她們的負擔吧?
我告訴她們:「放心,不會划不動,通常橡皮艇是被溪水推著走的。」
大概是我說中了她們的擔心,都忍不住的笑開來。
我們的橡皮艇是粉紅艙身,藍色船底,一條粗繩穿過船舷邊的扣環,繞了一圈,並在船艏和船尾的扣環之間另外拉了一條粗繩,將船艙隔成兩邊,繩子拉得很緊,使船艏和船尾有點往上翹;艏、尾扣環還另外繫了一條約一公尺半的尼龍纜繩。我們的橡皮筏編號一六八,諧音一路發,跟其他幾十艘一樣,被放在河灘上曬太陽,我們找了一陣子才找到。橡皮艇裡預先放了兩支綠色塑膠水杓,我們先把槳放進艇裡,一起將發燙的橡皮艇抬到水湄,我拿起水杓,舀水把橡皮艇潑濕。有一個暴牙女生哇哇叫:「阿公,您把船潑濕了,等一下怎麼坐?」
我說:「不潑水,會燙屁股,妳還擔心坐下去褲子會濕?十分鐘之後,妳就變成落湯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