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篇 第十章
2010/06/30 13:27
瀏覽1,39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為政篇 第十章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主旨:本章是孔子論觀察人的方法。
孔子依其多年來的經驗,提出了看相的心得,以作為用人的參考;其重點在於:先注意其作為,觀察其動機,調查其素行,一層深一層地來觀察,才可以將一個人看清楚,善惡明別。
人的習性是從不斷累積而成,故聖哲依此而歸納出看人、用人的竅門,瞭解一個人的真正人格,善用之,必有很多意料外的收穫,進德修學者的修行同伴如各個皆是良善之輩,則在相互切磋的情況下,必能有成。
註釋:
以:當「做」解。
由:由來。
安:心的所安,意的所樂。
人焉廋哉:焉,副詞,作「何處」解。廋音搜,隱匿。
言觀人如此,去哪裡隱藏其情呢?末句加重語氣令深明的意思。
語譯:
孔子認為相由心生,故道其觀人的方法:「先看看那個人向來所做行為的表現;再進一步仔細觀察他做事的動機和手段;然後再詳細審查他作此事之後是否內心安適快樂。若依此去判斷一個人的人品,必然是非黑白分明,他的內心所思怎能還藏得住呢!哪還能藏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