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多多少少會經歷一些委屈,如果遭受誤會、不平,對方又惡言相向,該如何是好?
如果是淑文的話,我會先反省,看看是那個環節出了問題,趕緊道歉,做一些解釋,或請信任的第三者幫我做一些溝通。
若是該做的都做了,雙方仍然沒有轉圜的餘地,我會先避開離開,給彼此一點空間。 將來時過境遷,雙方更成熟了,有更多的善緣,視情況再多做一點說明。沒有的話,也不用掛礙一直放在心上。
我是真的覺得,(暫時)沒有緣分的人,我們不需要去強求。
以我的個性,大多會快刀斬亂麻,迅速結束。一方面避免傷害擴大,一方面也避免對方繼續造惡業。若是在這個過程受一點傷,吃一點虧,我也覺得無妨。因為在我的人生哲學裡,一定是我的生命(阿賴耶識)的記憶倉庫裡,藏有這些惡因,如今才有這些惡果。
為記憶裡的惡因,付出一點代價,學到了教訓(經驗),長出智慧,迅速止息彼此的紛擾,我會把它當作人生功課來學習。
企業家稻盛和夫說,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牽引來的。 話說如此,有人問他,若是心懷不軌的人,出現在眼前,那該怎麼辦呢?
稻盛和夫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與他產生任何瓜葛,能避開多遠就避開多遠。若他的行為已造成危害,請乾脆與他斷絕關係,讓一切來往到此為止。」
我個人挺欣賞稻盛和夫這種直截了斷的態度。換作是我,我也比較喜歡乾脆俐落,乾乾凈凈的離開,避免不必要的糾纏。
有一次讀佛經。裡面提到佛陀即將滅度時,阿難問佛陀,佛陀滅度後,對於不受規戒的惡人,我們要如何應對?
這麼大的問題,佛陀竟然只是簡潔的回答:「默擯之。」
我的眼睛亮了起來,原來「保持沉默」不跟對方糾纏,也是一種生命的智慧。
我記得淨空師父說過,孔子所謂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是什麼呢?
「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這叫三人行。」
「善人是善緣,提醒我要跟他學善;惡人則是提醒我,不能造他那個惡。如果你能如此思維,惡緣就能轉成逆增上緣,反而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也想要藉此,安慰有時被汙衊,有口難言的朋友們。如同在《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甲木薩安慰雪雁:
「每個人多少都會經歴一些委曲,不堪,挫折,這些都不是自己願意,但發生就是發生了,當這些記憶的影像出現時,就像看電影一樣,看過了,就過去了。
把痛苦當作人生很自然的一部分。讓這些波動,順著命運的流,從你的心上通過,學到你該學的,痛苦自然就會釋放。如果你不平,跟著翻攪,又衍生新的痛苦,可能就必須再多吃一點苦頭來清理更多的糾纏了。」
是的,面對人生種種的不順遂,把它當作很自然的一部分。面對惡人,提醒自己不要跟他犯同樣的錯。如果他再繼續糾纏,保持沉默,不要理他,不要跟著他起舞。時間久了,(至少)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平靜。
#不糾纏_不執著_會讓生命更簡單
《所有相遇,都是靈魂的思念》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03900164
博客來https://bit.ly/03900164-B
#黃淑文作品集.簽名書https://bit.ly/suewen
#黃淑文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ui.h.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