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追求真相的本能,但也有逃避真相的本能。瞭解真相可能使人清醒,但也可能令人痛苦。更麻煩的是,真相往往枯燥,不僅令常人厭倦,也嚴重壓縮文藝作品的揮灑空間。
坊間流行《甄嬛傳》,甚至衍生出「甄嬛體」,甄嬛的內容全係虛構,眾多為之迷狂的觀眾卻寧願相信這是真實的歷史,不少舞文弄墨的人還藉由各種媒體手段,以潮水般的規模衍生出「後宮政治史學」;相較之下,對清世宗時代的真實歷史的探究,大概只能侷限在少數學者的書齋裡,多數人對此都避之唯恐不及。
其實,「甄嬛」遠不是第一個偽歷史版本。自雍正當朝,即有「篡位」、「奪嫡」等等臆測版本的流布;清末民初迄今,「血滴子」之類「宮闈秘史」更是被當作信史廣為流傳。推測其原因,與其說政客們出於各自的政治動機,對偽歷史推波助瀾,不如說,政客們有意無意地利用了人類本能中的弱點。
由此令人想到「二二八」和「六四」。受過史學訓練的人,通常都會在入門期經歷一個懷疑官方版歷史的過程,但在披肝瀝膽,經歷種種磨難和試煉後,往往竟驚訝地發現,與傳說、「野史」等「民間版歷史」相較,官方版歷史接近嚴謹的學術研究結論的程度明顯要高得多。這個現象所顯示的,不見得是「歷史都是由掌握權力的一方書寫」等哲理化的結論,而是顯示統治者在掌握資訊方面難以匹敵的優勢。古代史尚且如此,在包括戶籍、統計等等在內的統治技術業已高度發展,且資訊難以不公開的當代,對「二二八」和「六四」事件中,對死亡發生地的認定和對死亡人數的統計,就成為未預設立場的研究者可以輕易與官方對質的項目。在此,只要是前述受過史學訓練的人,不論其政治立場如何(比如一定會有超過一半的人譴責官方的「屠殺」),基本上都發現並承認,排除因立場差異而對這兩個事件所做的不同政治定位後,對事件的過程和事件中死亡人數的紀錄,沒有任何版本比官方版本接近真實。
然而,針對「二二八」和「六四」,坊間流行的認知是:一、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嚴重縮水;二、官方必然撒謊;獨立研究的結果若與官方數據接近,必定表示該研究並不獨立,不是愚蠢地相信了謊言,就是甘願做官方的幫兇。經過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堅信,或勸說他人務必相信該流行認知的苦主、理想主義者和好事者們,分別對兩個事件做了掃蕩式的搜尋,希望用具體的名單與證言來徹底打破官方「謊言」,兩岸官方,或無意,或根本無法阻止(全球化+資本主義+資訊化,誰阻止得了?!)這些人的努力。遺憾的是,這些努力不僅至今無法如願,將來也不會如願。原因並不複雜,只因為超出官方統計死亡人數的名單並不存在,見證某廣場有人慘遭屠戮的證人並不存在。
但可以相信的是,「甄嬛體後宮政治史」和坊間流行的「二二八」和「六四」認知還會繼續流行下去。原因也很簡單,要對抗人的本能中潛在的重要一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前面說的那些好事者真的參透了這一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5樓. 專宰小人2013/02/03 00:30長平之戰是有可能埋殺掉這麼多人的....
長平之戰是有可能埋殺掉這麼多人的....作戰需要很多的後勤人力(糧草,醫護...).而長平之戰因為趙奢的白癡,白目造成無辜的趙國百姓被殺.當時秦國是以軍功來做為升級的標準.麵線兄說不可能殺這麼多人?其實是有可能的.當時因為趙奢的白癡,將部隊安放於缺水,又無遮蔭的地方.當時趙軍已經被圍困到不成人形了.而當時被俘虜的人太多了...所以.... 而白起後來回到秦國,也是不得好死.我在此野人獻曝一下... - 4樓.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2013/01/16 20:45二二八紅過甄嬛傳 陳儀怎能埋千年
甄嬛傳去年大紅是戲好, 不是原著好.
得獎十幾次,都是導演,演員,非關劇本, 更非原著.
原著甚至於因抄襲”案,而離開晉江文學原創網.
甄嬛傳是戲好,炒作好,合人性與時代,
非關歷史真相, 卻創造歷記錄!
相比二二八, 綠營顛倒黑白, 民進黨執政發財,
名利雙收,改寫歷史 長紅數十年,
甄嬛傳不過二年, 路還長,
二二八真相不彰,在於內行人講道理, 不圖利,
曲高和寡, 難顯於世.
但,物極必反, 藍皮馬都跌至18趴,
夕陽也曾幾度紅, 陳儀怎能埋千年?! - 3樓. Hilter2013/01/16 14:13古今皆然v
古有曾參殺人、三人成虎這些典故,當代有希特勒的宣傳部長Paul Joseph Goebbels所說的名言: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戈培爾認為,宣傳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眾";"我們的宣傳對像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須粗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無關緊要的,完全服從於策略的心理"; "我們信仰什麼,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只要我們有信仰";"政治不再是可能的藝術,我們相信奇蹟,相信不可能和可望而不可即。 - 2樓. 蘇信2013/01/16 11:49二二八事件的灌水方法?
二二八事件的灌水方法?
已知基隆在二十一師登陸基隆港時殺了大概不到十個的碼頭工人
火車到八堵站時又殺了十一個人(這兩者都是言語不通之下的被害者)
(要相信台灣人的個性,愛錢、怕死好面子,知道部隊登岸了街上還會有人?
登陸時二十一師殺了很多人?有可能嗎?)
後來清鄉時殺人有兩個場所,一個是在和平島的東炮台懸崖邊,
已知人數很少(因為槍斃了直接就是翻到港外難看到暴)
另一個是在田寮運河末端,(人數大概是七十到八十之間)
這些屍體就成了所謂基隆清鄉時殺了『上萬人』的證據,
因為這個運河直接和海連接,有潮汐的作用,
這些屍體漲潮時流進來,退潮時稍微出去一點,但下一次漲潮又流進來,
大家看在眼裡,又一傳十十傳百的,就變成殺了上萬人!
另一件是在宜蘭,宜蘭已知清鄉時殺了三個人,
但這裡的老人都說好幾百人被殺,
我也問這裡的老人:你看到有人被殺嗎?都說沒有!
而且都是說是在宜蘭監獄(現在的新月廣場附近)天天殺人!
這就是民間傳說關於基隆被殺上萬人和宜蘭好幾百人被殺的傳聞起源。
- 1樓. 麵線2013/01/16 09:25灌水是最廉價的方法
人數灌水是最廉價的方法,反正不會有人真正去算。從古代的長平之戰,要坑殺比現在基隆市還多的人口,我就很懷疑了;到現在某民間組織說中國共產黨退黨的人數已經超過一億了,撇開流量與存量的觀念不說,中國共產黨的黨員數也不到八千萬人,這一億人退黨之說,反而讓我不再相信這個組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