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庫門」是上海特有的一個建築型式,它其實是中西混風的結果。上海自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埠之後,租界區成了外國勢力政經發展的中心,湧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這種一排一排融合了英國式排屋和中式傳統江南建築的建築因應而生。英式排屋在英國早期的殖民地都常見,像是美國波士頓出名的row house也是類似的格局。它們容易蓋,成本也不高,大多是為了應付人口快速成長的對策。不過上海的石庫門之所以特別還在於它骨子裡是英式排屋的精神,格式上却帶了中國式的獨特風格。
上國在上個世紀快速的發展也成了所有老建築的頭號殺手。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急速地消失,上海的弄堂和石庫門也是一樣的命運。上海的「新天地」於2001年落成,它開幕之時之所以名聲大噪就在於它拿石庫門來改造成商業區成了中國少數改造老區的一個成功案例。在它之後也成了中國各地競相模仿的對象,往後衍生出來的「天地」無數:杭州有「西湖天地」,北京也有「北京新天地」。有老建築的就改老建築,没老建築的就蓋新建築,凡正有錢天地無限寛,誰怕誰。
上海的「新天地」至今將近廿年,它也見証了中國廿年來經濟發展影響之下城市規劃的瓶頸和困境。如今中國各地的「老街新造」最大的問題是其實你走到那裡看到的都大同小異,各個城市的特色和自我個性也消失怠盡。你在北京的南鑼鼓巷看的和在成都錦里看的東西相去不遠,也不過就是星巴克招牌背後所在的街道不同罷了。這些街弄一但把原來「日常生活」的精神抽離,把居民遷走了,改成了商店街,其實也只剩下没有靈魂的軀殼,那和一間新蓋的購物中心也没什麼兩樣。
上海新天地這個「老街新造」的祖師爺如今看著中國各地的後生小輩,也不知道心裡作何感想。
新天地分南里和北里。北里比較有看頭一點,南里大部分是新蓋的建築。
北里的一個入口。
這裡真正還留下來的古蹟應該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是由兩幢並排的兩層樓石庫門房屋組成。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舉行。
這兩幢建築便是很典型的上海石庫門建築。
它們應該也是少數在新天地没有被改造得太商業化的建築。
北里裡頭的樣子。
北里裡其實一樣有新蓋的大樓,鼎泰豐在新天地的分店就在北里的一幢大樓裡。
在北里廣場裡一座在2008年由荷蘭華裔雕塑家吳靜茹創作的「福、祿、壽」噴泉。
新天地裡的店其實常常換來換去,我2009年來的時候看到的店很多都不見了。8年後再來,連Lady M都在這裡開店了。
泰國的Greyhound Cafe在這裡也有分店。
我是覺得如果一個地方開始有Wolfgang Puck的餐廳的話,那這個地方也真的開始非常「拉斯維加斯」化了。
上海灘的招牌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一幢老洋房外的楓葉正艷。
尚未落盡的銀杏。
滿佈爬牆虎的磚牆。
新天地的新與舊,其實也是中國各大城市的城市規劃縮影。
延伸閱讀:弄堂裡的春天 田子坊Tianzifang
- 巴拿馬《巴拿馬城》-機場貴賓室系列【巴拿馬.巴拿馬城.PTY】 巴拿馬航空貴賓室Copa Club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浮光片影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7)【世界化文遺產】 聖克里斯托瓦島San Cristobal Island|白珊瑚海灘Cerro Brujo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6)【世界化文遺產】 艾斯潘諾拉島Espanola Island|加德納海灣Gardner Bay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5)【世界化文遺產】 聖克魯茲島Santa Cruz Island|聖克魯茲高地Santa Cruz Highlands
- 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跟隨達爾文的脚步探訪進化論起源群島(Day 3)【世界化文遺產】 聖地牙哥島Santiago Island|蘇利文灣Sullivan Bay
- 2樓. 遊人2020/08/19 05:29我在另外一本書上看到,這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也不是真正的古蹟,是在1997年重建的。(Teraccomp@hotmail.com)真的哦!!!???中國這些「仿古蹟」太多了,有時候知道了以後一整個傻眼。
Gloomy Bear 於 2020/08/19 10:03回覆
- 1樓. 佟湘玉2010/03/07 02:20嘻嘻
我刚到上海的时候,一直想去看石库门房子,但是认识的上海朋友全部住在现代的楼房里,没机会去看。后来朋友告诉我,可以去中共一大会址看石库门房,俺就颠颠的去看了一把石库门的房子,那时候还没有新天地。嘿,倒很想看看還没有新天地以前那一帶的老房子整修前長得什麼樣子!
Gloomy Bear 於 2010/03/07 02:2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