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馬祖氣候多變,有時風浪大有時風速風切頻仍,加上南北竿機場跑道短短千公尺有餘狹隘又窄短,這就考驗飛行員的能耐了!(長1,579M,寬30M)
這麼短的距離自然僅有小型航班能飛行,於是乎墨等一行人搭上立榮小客機(左右各二個位子)出發!前往夢想中的離島。
早聽客機時不時取消,原因如前述(風速風切),故出發前墨的心忐忑不安,深怕到了機場聽見廣播:「本航班因故取消,請旅客耐心等候。」如坐新臺馬輪呢?首先乘船地點得移駕基隆,航行過夜約9小時抵達南竿;萬一受限於海象、潮流、季節、濃霧等天候因素抵港時間將有30分至1小時之誤差,如若風浪超過10級更將「停航」了。
總之台灣至馬祖之間無論天上飛的海上遊的不確定因素過大,故旅客須做好去不成回不來的萬全心理準備。
此行不確定因素如前述,萬幸的是墨等一行人全避開了,不得不感謝天老爺:
其一,首日順利抵達馬祖南竿機場,出關提領行李後秦導遊「千恩萬謝」:「感謝媽祖娘娘庇佑,我啊可是一路心中忐忑不安地不住禱告『飛快點飛快點兒』,再慢十分鐘原機便要折返松機,今日首撥衣食父母可要泡湯了」。眾人滿臉疑惑,導遊解釋:「你們看這天空天清氣朗是吧?不,這風切(大氣中不同的二點之間風速或風向劇烈變化)已然影響降落,飛太慢飛機可是要原機折返松山機場,我也要回家吃自己啊」。
原來如此,這飛機起降可不是大外行的吾等所能想像,眼睛果然靠不住,親眼所見哪能抵得上札實的科學數據呢?
故翌日晚間看新聞:台灣預備隔日派軍機疏運滯馬三百名旅客返台。墨望著窗外的傾盆大雨不禁祈禱媽祖娘娘庇佑!回程時千萬保佑天氣大好上得了原訂航班,否則墨等一行人便要體驗這軍機返台的克難航程了(沒有美麗空姐的親切招呼,不要哇)。
或許吾等得了娘娘庇佑吧,第三日晴空萬里天氣好得不像話!這脖頸沒注意曬一下通紅脫皮了,此時導遊又如先知一般跳出來講:「到了夏日馬祖的太陽可比墾丁毒辣啊,各位嬌嫩的台客可得做好萬全準備(防曬),否則回台諸位的媽媽不認得您,脫口說出『你哪位』的機率百分百!」
其二,這三日陸地「碰碰車」的體驗可好玩。馬祖的中巴並不多,載客約20名,點與點間的距離甚短,故旅客到點後須將隨身行李全數取下不得置放車上,好讓巴士去別的點載運旅客。這樣做情非得已,一是腹地窄小二是靈活運用,三可體驗一家人心連心的戰地風情再現。
這第三點是墨自個兒體驗出來的。不去馬祖不知道,去了馬祖才知道這小島風情人與人間的距離拉近也就無所謂「你的我的」自私區別,唯有共享共同分擔才能在物資貧乏的島嶼存活,從前是軍民一家,現在是遊客共享,這精神挺好,墨絕對舉雙手雙腳贊成乘車共享制。
各個景點的廁所皆乾淨,顛覆墨的想像。如同第二日至東莒旅遊開車兼導遊的老爺爺說:「咱們馬祖人口就這些,早經歷過物資匱乏戰火連天的昔日了,這幾年軍方撤守人口外移嚴重,不團結不分擔工作怎行?說真的我這麼大年紀也不用出來工作掙錢,出於對家鄉的熱愛對鄉土的敬重,島民分工得可勤快!諸位若有不明白之處隨時候教,也歡迎再度光臨本地,這島上的燈塔施工沒辦法看,你們一定要再來看看我和燈塔和島上的『摩西分海』,最好過夜看看島民的冰箱長什麼樣唷」。
島民的冰箱下回分解。
#導遊爺爺的口音可真重,標準的福州腔(偏長樂話)讓眾人聽得霧煞煞,回台後上網一查,方知曉福建方言可是全中國語言分歧的「重中之重」。光是一個閩語便分成閩東、閩南、閩北、閩中、莆仙、邵將等方言,且互不相通。還有客語、吳語、贛語、官話、畬話及孔夫話。源於從前福建多山阻隔加之交通不便互不通曉,形成十數種語系各自表述之奇特現象。
墨知曉爺爺盡力了,只是苦了台灣來的遊客聽不太明白福州腔,可十人各聽十分之一拼拼湊湊倒也明白其意了,好玩不?!
#圖一為首日抵達南竿後的早餐,馬祖沒啥西式餐點故不用想太多,飯麵是早餐基本款;圖二為天后宮內娘娘神像,導遊解釋本地居民心中的娘娘可是年輕又美麗,怎一到台灣便成阿婆款呢?圖三為美麗夕照,這落日熔金的餘暉如金烏落入凡間,人間哪得幾回識?若來本地日日與您相見的機率大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