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後,接連通車了板南線、南港到土城段,乃至內湖線。不過,內湖線的通車,真是北捷的一大敗筆,什麼壞事都遇上了,我想,應該是從一開始的規劃、工程進行、完工後的驗收到試營運,都有很多問題才是。其實內湖線,是目前北捷最有特色的一段,卻因為種種工程上的漏洞,扣分不少。連我都還沒去給它全紀錄呢 .... (因為怕突然又當機,要驚險走軌道)
前言結束了,接下來就是蘆洲線,目前是從忠孝新生站連接到蘆洲站,而未來的規劃,會連到南勢角站 (透過東門和古亭站相連)。其中的特色在於,結合了當地的人文景觀或歷史的背景,設計站體與站內的意象空間,讓每個捷運站都不會太單調,而是呈現各自特色的格局。
沿途的站名包括:忠孝新生站 (原本就有的站)、松江南京站、行天宮站、中山國小站、民權西路站 (原本就有的站)、大橋頭站、三重國小站、三和國中站、徐匯中學站、三民高中站以及終點--蘆洲站等十一個站。大橋頭站和三重國小站是連通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兩個站,而以往是透由台北橋連通的。
一、忠孝新生站
在站內的一側打通,加入意象空間,並新增了幾處出入口,如果真要逛完,也要花費一段時間,空間實在太大了。
蘆洲線的意象空間,這邊是打通原本的站體所設計的新的廊道。
蘆洲線的每一站都有新式的安全防護柵門,和高雄捷運一樣。
每一站的出入口附近,都會有這樣的意象空間,這就代表蘆洲線。
手扶梯附近也會有這樣的裝設,亦為蘆洲線特色。本站是白色系。
附近景點:光華數位新天地和台北科技大學
台北科技大學的門面翻新,別有一番風味。樹枝狀的意象,配合校園整體的綠美化,連圍牆都打掉換成了生態池系統。
二、松江南京站
這附近有很多辦公大樓。其意象是綠。
這處空間很有美感。
另外,馬賽克拼貼也是站內的特色,在各個角落都可看見。
附近景點:四平陽光商圈、四面佛
四平陽光商圈。這裡面有各種特色小吃,也有許多衣飾店,以販售女性衣飾為主,又稱為台北女人街。(不過好像各處商圈都是以銷售女性衣飾為主...)
在四平陽光商圈的左邊,有一處四面佛廟,是來自泰國的印度大梵天王,聽說很靈驗,許多商界人士會去供奉。
三、行天宮站
蘆洲線的每一站,列車剛到時,或在等候線,都可以看到牆上有不同的彩繪圖案。
行天宮站的音符,是節錄出來的片段。
站內牆上的一側,可以看到宮牆意象的裝置藝術,很有特色。
廁所前面的玻璃屏風也很有特色。
3號出口緊臨著一間咖啡店,也是獨一無二的。蘆洲線有許多出口是捷運共構的案件。
附近景點:行天宮、命理街
行天宮,又稱恩主公廟,是北台灣參訪香客最多的廟宇之一,如今是台北市武廟的代表。
命理街。行天宮前的地下道,是台北市著名的命相大街。
四、中山國小站
這一站的意象是國小,所以牆上的彩繪可以看到許多小朋友在嬉戲。
站內的牆上或手扶梯等出入口,隨處可見小朋友在玩耍的圖案。
出口也很有意思,是緊臨著學校而做整體設計。
附近景點:雙城街夜市和晴光市場商圈
晴光市場商圈。早期為台北市最大的舶來品交易市集,逐漸轉型改變成多樣化的徒步商店街及小吃廣場,從農安街延伸到雙城街,成為具現代都會感的小型商圈。
雙城街夜市。緊臨著晴光市場,只有短短的一小條美食街,逾40年歷史。
五、民權西路站
一到站,就會看到牆上都會風情的建築圖案。民權西路,在以前有很多古蹟建築,西洋風格濃厚,但現在都紛紛改建,甚為可惜。
這一站有幾處出口的手扶梯只上不下,很特別。
這個是在承德路和民權西路口的裝置意象。
附近景點:婚紗街
婚紗街。由於中山北路街道種植濃密的大樹,有異國風情,吸引很多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婚紗店因此密集的開設在中山北路二、三段。
六、大橋頭站
這裡除了是溝通台北縣市的橋樑地段外,也是台北市最古老的商圈之一,臨近迪化街和萬華一帶。各種小吃也是這邊的特色。
這面牆的意象就是古城。
站內的椅子改成板凳的樣式,透露著古早味和小吃文化。
這面牆很醒目,仔細一看,裡面還另有玄機呢 ...
裡頭有中藥、泥塑、古蹟,是不是很有創意 ?
這一站整體設計是粉紅色系。
除了捷運出口,還有許多地下通道的出入口。走起來有點小複雜。這個地下道通往延三夜市和迪化街附近。
出入口的意象也有台北橋頭的風格。
地下道出口臨近迪化街。
附近景點:茶葉老街、大稻埕基督教長老教會、傳統木材街、延三觀光夜市
(為什麼沒有列出迪化街呢 ? 因為以後可能會有一條捷運直通到大稻埕)
大稻埕基督教長老教會,位於甘州街上,為市定古蹟;以前門口有一處小庭園,現已整修成下圖。甘州街俗稱茶葉街,但其實這條街現存茶行不多,反而是保安街上較多 (甘州街和保安街口附近)。
甘州街後段,還保有一些年代久遠的茶行。
傳統木材街。保安街往寧夏路的方向前進,看到了大同分局,就到了木材街。大同分局同時也是市定古蹟。
早期的寧夏路、錦西街、大同分局的前面廣場一帶,稱為柴寮仔,是交易熱絡的木材商業集散地,但因傳統產業的沒落,這裡的木材行也漸漸凋零。
路燈製成木材街的意象。
涼州街與寧夏路口的木材街意象。
延三觀光夜市。這裡以前我從沒來過,沒想到在延平北路三段的夜晚,這麼熱鬧。這邊就是鼎鼎大名的台北橋夜市,有很多歷久不衰的特色小吃,包括:雞捲、麻糬、潤餅、湯圓等,其實看到排隊的人龍,就知道哪幾間比較好吃了。
這間雞捲排很長的隊,路過都會聞到陣陣香味。
隔壁攤的麻糬也不遑多讓,一樣大排長龍。這邊是很傳統的古早味。
潤餅也是誇張,都排到馬路上了。
接著是這間果汁攤,很多人點蕃茄和水果盤,看到了嗎 ? 寫著請由此排隊...
這間湯圓也是紅不讓,隔壁的豆花店人也很多。
大家有空來晃晃,可以挖寶看看還有哪些好吃的。
七、三重國小站
從三重國小站一直到蘆洲站,捷運意象以沙洲和白鷺鷥為主。其公共藝術主要為「回憶蘆洲」,追溯穿越地區的環境特質、人文生態為出發點,由昔日的蘆洲印象為共同宣言。以往蘆洲與三重同為淡水河上的一大沙洲,在地緣上形成一生活區,靠近淡水河口處為沼澤濕地,形成水鳥聚集的生態環境,基於此歷史,蘆洲的回憶包括了空氣、泥土、雲飛、影舞、花語、白鷺鷥。
蘆洲線以白鷺鷥展現的曼妙姿勢,飛過樹梢、迎著風、停駐在充滿生機的沼澤地,在此飛舞、戲水、覓食、漫步、棲息、繁衍後代,展現在各車站設計的意象上面。
三重國小站,設計主題為「飛越花圃」,主題色彩為黃綠色,以春天大地之萬象作重點的呈現,表達春天百花齊放,白鷺鷥飛越一片花海並再度展翅高飛之景象。本站只有一個出入口。(文引自捷運站內)
椅子又換成了石塊,配合整體意象設計。
站內可以看到整體設計是黃綠色的感覺。
牆面上一隻隻的白鷺鷥翩翩飛舞著。
地面也有白鷺鷥的影子。
附近景點:三和夜市
出了捷運往左走,大約十分鐘便可到三和夜市。看到這個路口就表示到了。(文化北路和自強路口)
這邊大概區分成衣飾區和飲食區。
文化北路都是飲食的店面。路口的這兩間店人氣指數很高。
接下來的這幾間店,也都需要排隊入場。包括牛排館、知高飯、牛肉麵和什錦燴飯等。
文化北路的規劃很亂,車子就在你身邊亂竄,沒有人行步道,所以走路要自求多福。這邊垃圾蠻多的,還是希望市場管委多用心經營。
八、三和國中站
這一站的設計主題是「獨立沙洲」,主題色彩為褐色。本站將沙洲的萬象作重點性的呈現,創造幽靜閒適之意象,並以此背景點綴白鷺鷥之優美身段與生活百態。(文引用自捷運內)
站內色彩以褐色呈現,十分鮮明。
出入口有兩處。
出口旁的建築物很有特色。
九、徐匯中學站
本站的主題是「蘆荻泛月」,主題色彩為草綠色。以水平及垂直線之組合,象徵蘆葦與水面的造型意象。車站設計以「水鳥之居所」、「蘆荻」表現主題,擷取其在自然界中姿態之美感。(文引自捷運內)
牆面的色彩運用蘆葦的綠及白鷺鷥的水邊生活。
站內是綠的色彩。
2號出口往左走,可以通往碧華寺及三重布莊博物園區。
1號出口鄰近徐匯中學。
宗教色彩濃厚的徐匯中學。
附近景點:三重布莊博物園區、碧華寺
2號出口向左走,大概十幾分鐘,轉入碧華街。圖片左邊那條街進入就是三重布莊博物園區。碧華街的布莊,起於民國50幾年,以經營批發布料、針織布等為主,近年更轉為推廣拼布、彩繪、刺繡、染布製作與教學等文創產業,成為傳統產業發展多元化的新契機。
這裡的意象呈現。
街上的燈上面的「布」字代表著街區意象。
碧華寺。其歷史可追溯到民國前2年,廟內供奉釋迦牟尼,當時的規模不大,民國62年才改建成今日的外觀。
十、三民高中站
附近景點:添丁切仔麵、紫禁城博物館、蘆洲廟口形象商圈、保和宮、湧蓮寺、文武大眾爺廟、蘆洲教會、蘆洲聖若瑟天主堂、蘆洲國小、保佑宮、蘆洲李氏古厝
這一站附近的景點很多,可以來個一日遊好好逛逛,蘆洲這邊古老建築很多 (本站正式列入古蹟者僅為李氏古厝一處),喜愛古物的朋友可要好好地做功課來此一遊。
添丁切仔麵。位於得勝街上,蘆洲這邊的地方小吃就是切仔麵,仔細找還蠻多間的,但這一間可是人氣最高的,常常會看到門口排隊等候的人。
個人覺得它的麵很大碗,但煮得不夠透,小菜還不錯吃,價位便宜。這樣一頓是105元。
紫禁城博物館。由於抵達的時候已經打洋,就拍一拍門面。這間是由泉州佛像神雕傳人王兩傳先生創立,他對於古物特別喜愛,數十年來製作累積上萬件作品,園內造景特殊,且有許多故宮沒有的珍藏。這部份往後會再補充。
蘆洲廟口形象商圈。得勝街進來一直走,就會到達廟口商圈。除了有三間廟:湧蓮寺、保和宮、文武大眾爺廟之外,許多小吃聚集,相當熱鬧。有兩間超人氣的店:楊家肉圓和藥燉排骨。
保和宮、湧蓮寺、文武大眾爺廟。這三間廟都在廟口商圈裡面,湧蓮寺是規模最大的一間,建於清同治11年,建築美輪美奐。保和宮是蘆洲李家出資興建的,具有地方家族的色彩。
湧蓮寺
文武大眾爺廟,在湧蓮寺旁。
保和宮
蘆洲教會。馬偕博士創建於1873年,後因故被毀又於1886年重建。
蘆洲國小。為鄧麗君就讀的國小,校內設有鄧麗君紀念館,不過沒有對外開放。目前因為校舍損壞而做重建工程。
保佑宮。清乾隆年間,泉州人士渡海來台開墾,為求營生順遂平安,恭請池府王爺聖像隨身庇佑,建立蘆洲最早的寺廟保佑宮。
蘆洲李氏古厝。為蘆洲線重點推薦的景點,李氏古厝為李濯夫將軍所創建,位於蘆洲田仔尾,又稱「田野美」。原建築為「編竹夾泥牆」式構造,後因淹水損毀,於清光緒19年 (1893年)重建,計有56個房間,9個廳,130個門。其年代約有150年歷史,為建築格局完整又具有中原色彩的閩式建築。這部份的詳細介紹會再補上。
十一、蘆洲站
這一站的主題是「迎飛起舞」,主題色彩為紫紅色。這邊因為都市化之風情就有空間,所以公共藝術內外呼應,一氣呵成,流動之空氣與環境之呼吸。營造出蘆洲線終點站的自明性,傳達清風的舞步與飛翔的訊息,勾勒蘆洲市未來新興市鎮生活中心的願景。(文引自捷運內)
「舞之羽」的設計也與蘆洲站的圓頂天窗透光性巧妙搭配,白天時自然光會將作品上的透明玻璃折射在下方的捷運入口廣場,晚上藉由投射燈光,反射出五彩繽紛的絢麗光芒。
站內的紫紅色隨處可見。
心情是否和白鷺鷥一樣的飛翔呢 ?
-----------------------------------------------------------------------------------
s.t
- 12樓. 兔仔2011/10/14 00:12無
你太誇張了
一條蘆洲線,可以寫得這麼豐富!
真的是太強了!!
- 11樓. CDOK 竹籬笆 野孩子的春天2011/05/31 21:03踢館
高雄捷運 倒並不是您所說的"每一站都有安全柵門"啦
哪
橋頭站 便是如此這般
不過
高捷噪音相對比較小
- 10樓.2011/03/16 01:28用心
真的好用心,介紹的如此詳細,
看完後,彷彿已經逛了一趟呢!
辛苦你了!謝謝!
- 9樓. 愛的記事簿 (宛如走路..)2011/01/09 05:16捷運蘆洲線全紀錄
看到這麼詳實生動的記錄分享,很納悶 udn 電小二為什麼沒來推薦?
---------------------------------------------------------
另請教您:您提到北捷內湖線是最有特色的一段,原因為何? ( 景觀或其他因素?)
今年暑假我搭過一次,感覺車內空間很小,行車速度很慢,站與站的間距偏長,還有等捷運進站等很久,平常我搭淡水線沒出現這些感覺。
在內湖,同樣的路線我改搭公車並沒有多出太多時間。
這兩種經驗都是在 10 a.m. 左右
我這篇應該已經很多人寫過相關題材了
他大概會推薦比較少人寫的題材
........................................................................................
內湖線的捷運站很有特色 每一站都有不同的風情
班距長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怕又當機 或非上下班時刻
以前馬特拉系統的車箱比較寬大 龐巴迪系統縮小一些
真的是越換越糟糕...
我現在仍然對它沒信心 @@
這樣的標案實在離譜 = =
eaglenchen 於 2011/01/09 20:25回覆 - 8樓.2010/12/03 13:18感覺你很真的人
你好客氣呢˙˙ 我覺得 剛來你格子時 覺得你把景點介紹的很棒
就開始喜歡上這裡了˙˙ 謝謝你想念我 加油 你很棒的ㄛ
我看到你的單純善良 多寫自己覺得喜歡的作品吧˙˙˙
我會常來看看你的˙
- 7樓.2010/12/02 19:23晚安
好友 來看看你 最近好嗎˙˙
看到你在露滴 那的留言 很感動 妳會想念我這位朋友
很謝謝你
真的很想念妳...
之前因為我人氣不佳
有點不太想寫下去 (寫那麼多也沒太多人欣賞...)
是妳的鼓勵 才讓我繼續...
所以...謝謝妳...
eaglenchen 於 2010/12/02 20:47回覆 - 6樓. 捏捏2010/11/25 11:04謝謝分享
介紹得好詳細
捏捏下次回台灣, 一定要去搭蘆洲線.
有了這條捷運, 台北的交通更方便了.
- 5樓. 夏慕沙2010/11/22 19:55那個投射燈
真的很漂亮.很像滿天星斗的感覺
這麼豐富的導覽解說搭配照片,應該花了你不少時間吧!
- 4樓. 溫哥華 千里傳音2010/11/21 04:39有夠精采的報導
感恩!
坐過一回!對大理石椅,印象深刻。
Victor
[溫哥華 千里傳音]
[AVの館:電老大] - 3樓.2010/11/19 19:16完美
蘆洲線 看起來 好像走進 風景區呢?
歌@ 好好聽@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