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叮嚀:
1.未來館是所有展館中,最難整理的個館,.因為它的特展分佈的區域很複雜,而且有一些是花博摺頁寫錯的區域;當初在找尋的時候,也遇到找不著的問題。
2.此展館的解說牌大致上只有植物名稱,少有詳細說明,因此本篇主要以相片及植物名稱為主,解說因之較少。
3.本館展示內容繁多,植物種類上達2000多種,因而累積不少相片,造成本文內容繁多,請耐心觀賞 ^^。
4.由於篇幅已超過2000字,因此拆成兩篇文來介紹,敬請見諒。
終於進入花博會中著名的新生三館。未來館利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自然能源如太陽能,結合最尖端的節能、數位科技,享受次世代的創新、數位、綠生活。
本館秀出了人類、環境與植物的關係,發揮本體綠建築的功能,以運用綠色科技及人性化環境的空間,用生態棲息地的手法,展現教育與遊憩兼具的展覽型溫室。在溫室分區展出各種不同類型氣候的植物,可說是台灣不同地理環境集合的縮影,因溫室本身為永續綠建築,透過它將可以看到人類與植物和諧共生的真實互動,作為未來都市新型態建築之典範。(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除了有常態展出的熱帶及亞熱帶植物區、依緯度漸層展示的多肉植物區及溫帶高山植物區,還有未來庭園區,此區是搭配建築物所裝設的溫溼度及光度等調節控溫系統,利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自然能源並結合最尖端的節能裝置,成為未來因應環境變遷下,植物生長所需的設備,也將成為人類研究植物的橋梁,體驗植物與人的親密關係,發展出知性與感性的環境;另外還有可看性極高的蘭花蕨類共生區。此外,尚規劃有農業科技區、花卉主題區及珍稀植物區展示,像是觀賞鳳梨、牡丹、秋海棠等主題或季節性展出,更是令人目不暇給。(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館外》
在花博會期間,每日白天本館都會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並排到天使生活館外圍,而且有時參訪人數一多,甚至到了夜晚都需要排隊入館。
由此控制入館的人數及時間差。
《入口區》
排隊的人龍入館之後仍然繼續著。未來館和天使生活館共用同一個建築物,左邊是未來館入口,右邊是天使生活館的許願花園。
本館的屋頂是採用一種乙烯與四氟乙烯合成的共聚物 (簡稱ETFE),最初運用於航太領域,有優良的耐候性與幾乎透明的透光性、抗污性,故能引進植物生長所需之紫外線,其表面非常光滑,具有耐附著性能,因此可通過雨水自行清潔,使保養維護的成本降到最低。ETFE重量極輕約每平方公尺350g,為同樣體積玻璃重量的百分之一。
這面植生牆造型像變形蟲,挺有趣的。
未來館以展示型溫室分區展示不同類型氣候之植物,提供一個兼具遊憩性、美觀與教育性的學習空間。眼前的這面白牆,牆上是由壓克力管排成未來館的FUTURE字樣。每一根管子上面都有不同植物的圖像,象徵未來館擁有1700種多元的植物。
在入口處,馬上就感覺一股清新的空氣彌漫著,還透著淡淡的花香,十分好聞,難怪媒體說未來館是花博裡芬多精最多的地方,這裡集合著許多世界各地稀有的植物,感覺上是植物界的小聯合國一般。
情人節前後,還設有這個甜美相框供情侶照相留念。
進來之前最好先看一下分區圖,否則會被複雜的植物區域搞混。由下圖所示,要先從左下方進入圓形區域,再繞至左邊經過斜坡道逐漸往上逛。
1樓
《生命樹》
原生於彰化一棟古厝裡的榕樹,因古厝的改建拆遷而面臨了被剷除的命運,經過保育人士基於對生命物種的尊重,將老樹移植保存下來,經過悉心照顧後,老樹不但存活,更展現其強軔的生命力,持續茁壯。透過玻璃,可以看到樹根生長的情形。這棵樹的生命力極強,在變動中仍擁有積極再出發的勇氣,讓人感動,並省思人類未來生活與植物世界的連結,這也是未來館的佈展精神之所在;其代表長者、壽者的意義,加上生命力極強,因此選擇做為本館生命樹之代表。
《珍稀植物區》
在館內的各個區域都有這樣的植物分區圖示,想好好研究的遊客可以參考。
左邊區域為珍稀植物區,右邊為熱帶植物區。
台灣因為地理氣候獨特,因此孕育許多特殊的物種。本區所種植的共計有120種,均為台灣在地的原生植物,以突顯台灣豐富的植物資源與多樣性。其中有48種為台灣的特有種,約佔展出植物的40%。在這120種中,被列為在台灣稀有的植物有70種,約佔60%。 全區種植的方式主要是依據這些植物原有的分布範圍、生長環境或是共生的習性來搭配。(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地上可看見以植物圖名製作的導引圖示。
台東火刺木。小果實不僅可以欣賞,還可以釀酒代替米糧。
烏來杜鵑。
為因應花博整體觀賞美感的需求,因此也兼具使用園藝造景的方式來呈現。讓參觀者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一方面了解台灣原生植物的多樣性,同時也能感受到這些原生植物姿態優美的一面!
台東蘇鐵。其在地球已存活了一億四千萬年之久,為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本區的特色在展示因地質地理氣侯變遷等原因引起滅絕之後幸存下來的古老植物,台灣油杉和台東蘇鐵、台灣穗花杉、台灣海棗同為冰河孑遺植物,經過百萬年大自然洗禮,仍能屹立不搖,因此並稱為「台灣四大奇木」。(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台灣杉。
台灣油杉。
台灣海棗。
台灣紅豆杉。
左上:蘭嶼秋海棠;右上:土肉桂,富含肉桂醛,是可樂原料之一;左下:馬蘭;右下:台灣野牡丹藤。
其實只要是以台灣命名的植物都是台灣特有種,若以台灣附近的島嶼或地名,如蘭嶼、綠島、烏來或玉山為名,那就更是珍稀。
《熱帶/亞熱帶植物區》
圍繞在珍稀植物區和焦點植物的周圍區域即為「熱帶/亞熱帶植物區」。下圖中間展示架為焦點植物 - 羊角蕨。
熱帶植物區 - 北迴歸線將台灣本島劃分為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因此本區是利用生態的方式展現低海拔到中海拔多樣的植物;配置有假山、瀑布、流水,搭配以台灣特有種的植物,及財團法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協助提供之珍貴鳳梨屬植栽,營造台灣植物多樣性。(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此區的怖景試圖營造出森林及海岸的環境。這邊有植生牆。
流瀑及假山。
熱帶植物區所見的植物是以海岸、森林為主題,穗花棋盤腳及草海桐搭配白水木、黃槿、痲瘋樹等小喬木,藉以展現台灣熱帶原生植物的風情,與生活景觀上的空間品味運用。
葉葵。
左:羅比親王海棗,可以看到枝幹上有隻假金剛鸚鵡;右:三角椰子。
白水木。生長在海邊。
左上:彩葉鳳梨;右上:草海桐;左下:火鶴;右下:彩紅竹芋。
綠珊瑚。
嬰兒眼淚。
痲瘋樹
痲瘋樹又名小桐子、芙蓉樹、膏桐、亮桐、臭油桐,為大戟科(Euphorbiaceae)小喬木。它喜光為陽性植物,根系粗壯發達,具有較強的耐乾旱瘠薄的能力,人工造林容易,天然更新能力快,還耐火燒,可以在乾旱、貧瘠、退化的土壤上生長。適宜在熱帶、亞熱帶以及雨量稀少、條件惡劣的幹熱河谷地區種植。是保水固土、防沙化、改良土壤的主要選擇樹種。
在人們心目中毫不起眼的「痲瘋樹」變成農作與經濟的明星,成為替代石化燃料的生質能源首選。痲瘋樹的多樣功能性,不但解決了所有的爭議問題,他還帶來令人難以想像的各種好處,舉凡涵蓋:環保、生態、大地生機、生物製藥、病蟲害防治、動物飼料、有機肥料、低污染固態燃料、造紙材料、最優質的生質柴油、光合作用大量吸收CO2及釋放O2的功能等,運用在經濟議題上,所帶來的優質商機及產生的高度龐大的經濟效益,遠遠超出想像之外。
跳舞草
跳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夠根據聲音產生反應的植物。據科學研究,跳舞草起舞的原因主要與溫度、陽光和一定節奏的聲波感應有關。在常溫20°C以上及陽光下,跳舞草的2片側小葉會不停地擺動,葉片內的海綿體會收縮,跳舞草的側小葉即開始轉動。
因為擊掌是讓跳舞草跳舞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一進館就會聽到遊客不斷地拍手聲音,想瞧瞧跳舞草曼妙的舞姿;不過聽工作人員說,晚上會看到他身體虛虛的一動也不動,肯定是因為白天都被遊客操到爆的關係吧!
跳舞草影音。這邊會重覆放一段音樂讓他跳舞。 ( 觀看請先關掉音樂...)
聖誕紅應景。
亞熱帶植物區 - 台灣人對於亞熱帶植物可說是最熟悉,也最有親切感。而此次本區所展出的植物,有哪些會是民眾生活中經常看見的呢?可以慢慢欣賞本區,並看看自己可以認識幾種亞熱帶植物。此外在本區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感覺就像徜徉在大自然之間。
左上:白雪公主雞蛋花;右上:鳳凰竹;左下:美人焦、合果芋 (由上而下);右下:美人樹、春不老、斑葉月桃 (由上而下)。
杜葵。
左上:黃金葛;右上:山蘇;左下:白紋草;右下:兔腳蕨。
大花曼陀羅。
左上:鑲邊吊蘭;右上:黃槴花;右下:松葉景天。
國王觀音座蓮。
逛完永生花展示區,進入多肉植物區前,再回眸一下此區吧!
《焦點植物》
嚴格來說,焦點植物不能自成一區,因為這些植物大多是由財團法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協助提供的珍貴植栽,散布於各個植物區,其中包括鹿角蕨特展、珍貴鳳梨屬植栽展、珍稀/迷你蘭花展,可看性極高。
〈觀賞鳳梨〉
彩紋鳳梨。
米蘭諾五彩鳳梨。
柔伊五彩鳳梨。
鱗蕊鳳梨。
紅羽鶯歌。
紅苞蜻蜓鳳梨 紅色型。
霸王鳳梨。
章魚鳳梨。
紅莪蘿鳳梨。
〈鹿角蕨〉
未來館內展示世界上僅有的18種鹿角蕨,讓遊客大飽眼福。在展示架上陳列著各種鹿角蕨。
猴腦鹿角蕨。
瓦魯西鹿角蕨。
上:二叉鹿角蕨;下:銀鹿角蕨。
上:長葉鹿角蕨;下:女王鹿角蕨。
〈珍稀蘭花〉
細莖鶴頂蘭。
鶴頂蘭 白化型。
欣郁之龍兜蘭。
蟻生球蘭。
〈其他〉
鬚邊長葉星蕨。
左上:明脈蔓綠絨;右上:立葉蔓綠絨;左下:綴莖骨碎補;右下:壁虎蟻蕨。
美葉矛百合。
青蛙寶
屬於蘿藦科,變態葉形成中空的結構,外形看起來像是豆莢,不過裡面沒有豆子,成串連珠生長於細莖上,與青蛙蛋有幾分相似,所以又被稱為「青蛙寶」;變態葉提供螞蟻居住,擔負起保衛植物的責任並吸收植物表面分泌物;其中變態葉的節間會長小虛根,吸收螞蟻多餘的排泄物,形成互利共生的機制。
左:犀牛角;右:美味水塔花。
巴西之吻。
部份的珍稀蘭花特展,留待「珍稀蘭花區」一併說明。
《農業科技區》
從亞熱帶植物區進入了農業科技區。
追尋更美好的生活是夢想的初心
保護美麗的地球是美好生活的願景
因為
尊重與惜福是我們第一立足點
單純與再利用是我們最大原則
所以
永不止息的四詩悸動中
天地有情 悠悠千萬年
在展現台灣農業與園藝科技精華的上,藉由「農業科技區」及「花卉主題區」來呈現,建構新的農業科技,不論是水稻糧食、果樹、花卉等的增產、品質的改進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方面都顯現了具體研究成果。(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每一個特展都是再以發展區、創新區、利用區和永續區4個分區詳細說明台灣農業科技的利用與發展現況。
〈稻〉
展期;2010.10.09 - 2010.12.04
「發展區」。本區佈展是以農作物生長的自然景觀意象為主,而在下圖這個球體,它象徵著運轉的地球,而稻米及作物就在此孕育生長!另外這些展示機器是由台灣自行研發的農業科技產品。
另外往右手邊看是農具的演進區,可以一覽農業機械演進發展史。像這最早的耙子; 牛犁及翻土機,都是早期用來耕種的工具,現在已成了珍貴的古董。
「創新區」。稻米至今仍不斷地改良與創新,這裡大家可看到五色彩米,包括白色、黃色、紫色;以及不同的品種,包括黃金米、巨胚米、耐鹽米等。
「利用區」。利用區展示米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除了大家第一聯想到的酒類外,它還是我們皮膚的好朋友,美膚族最愛的面膜、稻香酒粕香皂、以及米香胚芽洗手乳、煥彩美容皂等。
「永續區」。永續發展區展示的百年好米,是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水稻品種的六種稻株,現今台灣水稻栽培透過科技不斷的創新改良,在品質與產量上都能日益精進,並且永續發展。
〈水果1〉
展期;2010.12.05 - 2011.01.02
「發展區」。除了國人自製的農具展示之外,桌上還擺著以水果為原料製成的副產品。
「創新區」。為使番荔枝產品多樣化,提昇生活創意,以番荔枝乾果為材料,研發設計具自然及人文特色與環保概念的手工藝品,如風采壁畫、創意吊飾等。
「利用區」。本區陳列木瓜栽種過程及香蕉研發變異種。
香蕉種類。左上:Pisang Awark;右上:蛋蕉;左下:南華蕉;右下:紅皮蕉。
木瓜栽種法。左上:木瓜組織培養苗;右上:木瓜穴盤苗;左下:木瓜嫁接苗 - 剛嫁接完成。
「永續區」。介紹各種異國的水果,包括嘉寶果、羅望子、可可、蛋果等。
左:蛋果;右:錫蘭橄欖。
〈花卉〉
展期;2011.01.03 - 2011.01.30
因篇幅考量,本區花卉特展待爾後另開新文詳述。
〈保健植物〉
展期;2011.01.03 - 2011.01.30
「發展區」。適逢農曆春節期間,此區的佈展有許多兔子吉祥物的展示,十分可愛。而擺設桌上也放了許多保健植物提煉的副產品,包括化妝品、養生品等。
「創新區」。保健植物很多是運用在中藥材或補品上,如黨參、當歸、白芷、馬藍、丹參和牛樟芝等,利用生物科技萃取加工,將其更純的成份提煉成品質更佳的保健品。另外也特別介紹保健植物的栽種過程,皆是屬於高經濟價值的作物。
左上:當歸;右上:副產品展示架;右下:丹參。
「利用區」。介紹保健植物可利用在日常生活的飲食上,如:薏仁的萃取物有抗發炎/血栓、淡化斑點的作用,香蕉花具降血糖/血壓、抑制黑色素形成的作用,銀耳多醣則廣泛運用在保溼需求的化妝產品等。
擺盤精美的保健植物種子。
右上:臉部凝膠;左下:乾燥芬香花瓣;右下:香水/芳香精。
「永續區」。由於人類都市化發展,造成很多植物棲地被破壞,透過各國科學家的努力,保留種原,再配合產經學的跨界合作,讓保健植物在亞熱帶的台灣也能成功培育種植。
〈水果2〉
展期;2011.02.28 - 2011.03.27
「發展區」。每一展期都會有的球體擺設,是遊客最愛的拍攝景點。
右:鳳梨園多用途管理機。
「創新區」。這是水果系列第二次展出,展示柑橘及其改良新品種、檸檬,包括:台農一號金香、台農天王柑和金柑台農1號黃水晶等。
右上:玫瑰橙、橙糖橙等;左下:廣東/扁實/粗皮檸檬;右下:台農1號黃水晶、長實/長壽/豆金柑等。
「利用區」。介紹各種水果發酵後的副產品,包括:水果酒、水果醋和乳酸發酵茶包,以及優質蓮霧種苗快速繁殖技術。
「永續區」。陳列各種桑樹及其用途。
〈茶〉
展期;2011.03.28 - 2011.04.25
「發展區」。此區的壓軸之作,很有藝術的風格。許多馬賽克的拼貼及石版拓印圖畫佈展,讓人有種墜入童話般的情境。
「創新區」。不用說,台灣的優良綠茶種是眾所周知的,本次特展一次將各種好茶展示出來。
左上:台茶8號;右上:四季春;左下:青心烏龍;右下:台茶12號 (金萱)。
各式商品茶一覽表。
左上:雙人式採茶機;右上:茶蠶軟卵寄生蜂的應用。
左:文山包種茶製造過程,採摘茶菁→日光萎凋→室內萎凋--靜置→室內萎凋--攪拌→炒菁→揉捻→乾燥→精製與足乾;右:製茶機具,右到左分別為萎凋架、炒菁機、揉捻機、電焙籠。
「利用區」。新技術的開發能幫助茶的品質與產量更為精純快速。
科技茶園。運用現代科技,例如夜盜蟲自動監測系統,藉以產出最佳的良茶。
「永續區」。茶食保健文化已廣泛運用在國人的生活之中,包括茶的根、莖、葉、花、種子都可加以應用,另外還介紹茶葉的驗證制度、茶藝文化發展等。
茶席。
《永生花展示區》
呼...終於介紹完農業科技區 (擦一下汗),緊臨的區域是永生花展示區。這次的永生花在爭豔館、名人館和未來館都有展出,帶給國人全新體驗。
由於各國國花花種花期及生長環境不同,本區就以「永生花」技術,展示參與寰宇庭園區國家之國花,表示各國參與花博的歡迎之意。這是利用真空抽取及脫水處理,再加上把乙醚浸泡注入花朵的纖維中,讓花能永久的保存它的花色及形狀,讓我們隨時都能觀賞它最美麗的時刻。(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永生花簡介:
林國筆先生經過十餘年的潛心研究,於二十多年前發明將真實花草加以特殊處理而保存其原形又不會凋謝的巧妙技術,特將之命名為「永生花」,並獲得國內外專利以及1990年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銀牌獎。
二十多年來永星化工持續設計製作栩栩如生的永生花,並不斷提升技術,是永生花品質第一的保證。
曇花。
永生花是什麼?
永生花的製作方法是將植物在最美最嬌艷的時候將之截取保存,保留其最完整的狀態,再經過特殊處理方法,使其色澤度及光澤度更加鮮嫩飽和,如此一來永遠保留了植物最佳的一面,所以稱之為永生花。它必需在植物採集下來三十分鐘內放到盛水的盆中,以免細胞內的氧化酵素開始活化,而影響花青素的PH值,其製程為先急速冷凍,接著真空減壓(昇華作用),在真空狀態下脫水,再以乙醚、石腊為溶劑,讓石腊油滲入到細胞內水的位置,這樣植物本身的飽和度就能保持看起來跟鮮花一模一樣的狀態。
豬籠草。
永生花是將新鮮花朵經急速冷凍及化學處理成,具有下列特點:
(一)真實的保存花朵的原狀而不凋謝。
(二)保持花朵的色澤及原有的彈性。
(三)不因乾燥或潮濕而變形或變質。
牡丹,中國大陸國花。
永生花為什麼不會凋謝?
新鮮的花朵之所以會凋謝,其主因是花朵的水分被蒸發或揮發掉了,如果把不易揮發的油脂取代水分,把油脂滲透到花朵的細胞內,那花朵細胞因有油脂的充實而不變形,自然也就不會凋謝。永生花就是採用上述原理,先把花朵水分用急速冷凍脫水後,把不飽和脂肪酸滲透到水原來的位置上,使花朵恢復原來的形狀而不凋謝。
玫瑰,美國國花 (阿曼王國為黃玫瑰)。
梅花,中華民國國花。
木槿,南韓國花。
櫻花,日本國花。
朱槿,馬來西亞國花。
茉莉花,印尼/菲律賓國花。
卓錦萬代蘭,新加坡國花。
荷花,印度國花。
在這幾盆綜合擺花也放置了其他各國的國花,包括:薔薇 (英國國花)、野百合 (智利國花)、菊花 (日本國花--皇室認可的)、康乃馨 (西班牙國花) 和鬱金香 (荷蘭國花) 等。
2011年1月中後,在此區的末端,新放置了兩盆大山蘇花。左:巨葉山蘇花;右:巴布亞山蘇花。
〈大立菊特展〉
展期;2010.12.12 - 2011.01.02
在未來館之前,士林官邸已經先展示了大立菊,同樣地,在「農業科技區」也擺上幾盆國人獨門植栽技術 - 大立菊。
大立菊是由單株幼苗經多次換盆、摘心、牽引等複雜程序,讓一株大菊花培育成開出上百上千的花朵,且朵朵如手掌般大的菊花栽培手法,培育時間長達16個月以上。
品種:白鶴,370朵。
品種:金山,490朵。
下圖左為六歌,623朵。
下圖右為六歌,370朵。
右一為茜雲,350朵;右二為越山,463朵。
1/2 樓斜坡道
《多肉植物區》
海拔高 0-100m;平均溫度 日17°C-30°C、夜12°C-25°C。
「多肉植物區」以台灣為海洋國家的概念,以澎湖為意象,營造多肉植物的生長棲地。
澎湖桶盤嶼。
本區以大型多肉植物作為庭園配置的主要材料,展現粗獷豪邁的荒野景象,包括仙人掌科等為適應乾燥環境,演化出貯水構造的植物。 (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澎湖七美「雙心石滬」造景。週邊栽種多種類的仙人掌和多肉植物。
瞧~是一隻綠蠵龜耶!
多肉植物是為對抗外在環境,尤其沙漠及乾燥的環境,而將其根、莖、葉 的部分演化成儲水器,這一類的植物我們就稱之為多肉植物,其中以仙人掌為最大家族,其他還有景天科、龍舌蘭科、露兜樹科、蘿藦科、番杏科、龍樹科、大戢科、百合科等部份的植物。(文字引用花博官網)
左:天章;右:王犀角。
巨龍角。
金鯱。
順著斜坡道往上走。
火龍果。
石筆虎尾蘭。
酒瓶蘭。
仙女裙。
金剛篡。全株有毒,但可以毒攻毒,作為抗癌成份的萃取。
大綠扇仙人掌。
龍血樹。學名為Dracaena cinnabari,原產於葉門,此處展出植株年齡僅4至5年,與葉門科索特拉島 (Socotra) 龍血樹之生長年齡不同,故外觀有差異。詳介可參考格友 the dreamer girl 的文章。
左:章魚龍舌蘭;右:黃紋萬年麻。
魔針地獄。
左:象腳王蘭;右:彩雲閣。
斑葉露兜樹。
〈焦點植物〉
本區的焦點植物,也是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提供,一如往常,大約每1~2週會更換一次。這些植物雖然珍貴,但卻常被遊客忽略,真是可惜!
11月中
荒野龍。龍樹科‧僅原產馬達加斯加島,莖部肥厚圓柱狀,小刺和葉均會脫落,全株看起來光禿禿的,為華盛頓公約附錄1保護的物種。
彎彎曲曲的樹。龍樹科‧僅原產馬達加斯加島,成株可長到4-6公尺高,莖部較細容易分枝,墨綠色至棕色的枝條呈Z字形延伸。單片的卵形短葉於刺下方長出,很快就掉落,莖為主要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
七賢人、亞蠟木。
阿修羅城。
12月底
唐人棒。
火星人。
康平壽。蘆薈科,原產南非,軟葉系,植株為蓮座狀,具有收縮根,三角葉肥厚,中間有隆起的「窗」,有白色交密成網狀的線條及斑點。
- 52樓. 龍頭工作室2011/06/04 07:50端午佳節愉快
讓我也祝福好友
佳節愉快
您的部落掌聲如雷、好評如潮、最難能可貴之處是、、您追求真善美的境域已多元的奉獻好友、在我心中總有仰慕、敬佩之意、
龍頭 敬賀
- 51樓.2011/06/03 01:17晚安
謝謝您問候 感恩
花博 已成我的遺憾 在您這倒還能補償 真感謝您
祝端午 愉快 llu米祝福
- 50樓. cwc2011/06/02 13:28
- 49樓. 浮雲任游2011/06/02 06:43圖文並貌
走馬看花不如在此部落格逛逛..可以更多的瞭解..
第一次看見跳舞樹..對植物的表現真感動.
浮雲任游 - 48樓. ^^亞莎崎|旅遊作家、專題講師2011/06/01 19:00^"^亞莎崎有話要說
^"^我想呀!eaglen應該是個條理分明的人。
從您整理花博那些龐大的資料和照片可見,您應該心思細膩、條理分明。
狐狸呀!總是只專注自己想要專注的事~~
其他的部分就亂糟糟囉!
朋友都說狐狸是"生活白癡"....= =莫非狐狸應該去上上家政班,學學怎麼打理家庭嗎?= =?可是,這些事是狐狸姊姊的工作呀!
^"^~呵呵!狐狸碎碎念~~
晚安呀亞莎崎
呵呵 看得出來您比較隨性大而化之
不過文章的感性面也很明顯呢
狐狸姐姐要負責家理的打掃工作呀 這麼可憐
該不會是俏狐狸妹妹要養姐姐 所以讓姐姐負責一切家事 @@~
eaglenchen 於 2011/06/05 17:42回覆 - 47樓. 賈爸2011/06/01 05:38珍貴紀錄
很想把今天 100 個推薦 ... 都給你
Justin's mum
- 46樓. ─═★★Ethel‥★2011/05/31 16:22謝謝分享
謝謝好友如此詳盡的介紹說明, 讓人有深入其境的感覺,
您的用心, 實在是讓人感動! 這次未能回台觀賞浩大的花博, 真是有所遺憾,
有您如此用心分享, 彷佛逛了一圈花博 , blog 有您真好
Thanks.....
好友晚安
妳的掌聲和太棒小圖好可愛呀
花博公園的第一場展覽明天開幕
就是爭豔館的美食饗宴 往後其他各館應該也有個展吧
所以如果有機會回台 也可以抽空一遊呢
謝謝您來訪留言
eaglenchen 於 2011/06/03 22:15回覆 - 45樓. 徐百川2011/05/31 15:31讚!
悅目怡心。
辛苦了!非常感謝!
- 44樓. Nature Lily2011/05/31 10:58好讚
一邊聽著你放的音樂,一邊欣賞EAGLE分享的這篇文章,我覺得幾個月前我排隊花了一個多鐘頭才進入未來館和天使館實在值得,否則此時此刻我就不會有故地重遊的感動了,謝謝EAGLE!午安安
謝謝新朋友來訪
嗯嗯...真的真的....如果之前有入館參觀
再來看文之後.....會很有感觸呢.....
彷彿那裡的芬香與流瀑.....一幕幕出現在眼前一般
內心的感動又再次湧現了呢
排隊也是非常值得的說 ^^
也謝謝妳不吝支持鼓勵...
eaglenchen 於 2011/05/31 12:55回覆 - 43樓. 終南山2011/05/30 07:41呌我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