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2025/04/28 17:02
瀏覽182
迴響1
推薦11
引用0

●因為DeepSeek火出圈的浙江大學之江校區
排名世界前五十的浙江大學(以下簡稱浙大)共有七個校區,其中又以座落在美麗的錢塘江畔,主要用於法律類專業的教學和研究的之江校區——光華法學院,風景最具特色。在一片綠意中,一棟棟透著灰色、紅磚色、白色,擁有古希臘、古羅馬、哥德式建築元素的校舍,實在令人喜歡。
我看過的教會學校,都是漂亮的。特色建築、美麗的大草坪、味道十足的樓梯、各色窗格,無不乾淨整潔。
因為山區的地形所致,所有建築物都是繞著山坡而生,直走到鐘樓前,才看到一片種有花樹的大大草坪。每棟建築物間,都靠著一根根木片樁子上釘著的指示牌行進:鐘樓、主樓、食堂、一號樓、小禮堂、六號樓、白樓、上紅房、下紅房、灰房、食堂、主樓、圖書館、情人橋、情人湖......,簡單明暸,一眼可從樓名中辨識出建築物的主體,倒是省了不少力氣。
民國時期的建築特色鮮明,或因西潮東漸,或因殖民地色彩,往往將中、西建築元素合而為一。之江校區以西方建築元素為主:古希臘廊柱、古羅馬拱門、尖塔鐘樓、彩色玻璃、鐵藝裝飾等特色,都可在建築群中找到。偶爾看到一對與建築物不太協調的公、母灰獅,上面記錄著捐獻校友的身份與年代,也就不覺奇怪了。
校園中要以鐘樓,以及泛出青藍色的湖水的情人湖最受歡迎。這裡的學生很少,我只碰到二三個,雖然是週末,還是有學生在上課,從大樓前零落的雨傘可以計算出修課的學生不多,還看到家長幫孩子提著行李費力爬坡的場景。要來這裡唸書,必須先鍛鍊體力,學校是不允許開車入校的,拖個25吋的行李箱已屬困難。學會減法、秩序井然的生活,是教會讓學生學習生活的第一步。
我碰到一個廣東來的中年人,微壯,手裡提著一個小登機箱,笑笑地和我打了招呼。問他爬坡累不累?他說不會不會,還熱心的告訴我一條下山捷徑。不知道是不是被杭州人給同化了,我碰到的外省打工人,也變得和杭州人一樣謙和有禮。
看到一棟大樓入口處,竟然鋪著一條巨大的白色大毛巾讓學生淨鞋實在令人費解。清洗白色毛巾不是很費勁嗎?
有人把之江校區比喻成中國的劍橋我卻無法認同。少了灣灣溪流,少了撐篙小船和船夫,怎麼都搭不上邊。
向警衛道了謝,從前校門刷臉出了校門,看看時間還早,決定轉車去八卦田走走。之江校區建於民國時期,與我去年參觀的成都華西醫科大學(現已併入四川大學)同屬外國的基督教團體來中國創辦的學校,直到現在都仍高居世界名校之列,誠屬不易。望著校方因感念校友捐款蓋大樓而立的獅子,路邊揚著的標語,都是浙大人的驕傲。
●南宋八卦田遺址公園
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宋高宗趙構為了彰顯對農業的重視,在臨安(今杭州)南郊開闢皇家籍田,用於每年春耕時的親耕儀式。皇帝率百官執犁祈求豐收,並鼓勵百姓勤於農事。籍田呈八卦狀,中心為圓形土墩(象徵太極),外圍分成八塊田,種植不同作物(如大豆、小麥、稻粟等),體現「九宮八卦」的農耕文化。看了資料知道有學者指出八卦田的位置不對,這裡應該是原本當年祭天台的遺址,在元、明時被誤判了。
另外還有一個傳說:趙構是為了平息百姓對他奢靡生活的不滿,於是命人用帷幕遮擋住八卦田,僅是將它當成一種耕種的象徵。
如今的八卦田,被湖水包圍,已闢成遺址公園,佔地面積頗廣。圓形土墩上種了密密麻麻的樹木,因為台階溼滑泥濘不堪,我只看了一眼不敢貿然登頂。
和警衛聊了天才知道,這八塊田,每年都會輪種植各種農作物:稻米、小麥、油菜花、高麗菜等,整體保護得還不錯,一片綠油油的。
站在田埂上,仰頭望著飄著雲霧的不知名高山,突然有種悠然見南山的觸動。
回到旅館,前台幫我刷電梯時抱歉地說:「今天時在太冷了扛不住,沒法穿西裝只能換穿羽絨服。」
寒氣逼人才五點鐘,我們四人已經會齊餐廳門口準備吃晚餐了,誰知,五點才開始營業的餐廳竟已滿座,足足等了二十分鐘才輪到我們用餐。問了前台,說是南方人用餐早,四點半時就差不多滿座了!杭州人的晚餐,也吃得太早了吧?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大陸行
下一則: 久違的青年旅館
迴響(1) :
1樓. zedayan
2025/04/30 11:35
浙大校園好美!
介紹得超詳細,感覺去杭州一定要逛一逛,
感謝分享這篇,週末就安排啦!




-------------------------------------------------------
我的簽名檔
converselacostehokasalomon(zedayan@gmail.com)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