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寶觀光工廠位於台中工業區是由財團法人鞋類既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所經營的觀光工廠。
我記得鞋類研究中心還可以訂做一些比較特殊的鞋類,例如天生的身體缺陷導致長短腳,在這裡可以訂做自己專屬的鞋子。
鞋子加工在台灣早期七零年代和襪子 、傘一樣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傘的部份我小侯比較少接觸到,但是襪子及鞋子工廠,我都是親眼目賭當時工人下班時的盛況,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工資及成本的提高,很多工廠外移,這等盛況也不覆見,因此紛紛轉型成觀光工廠。
如果有到過荷蘭觀光的朋友都知道,行程一定會到木屐工廠觀光,現場看製鞋工人如何從一塊木頭到成型成木鞋最後彩繪上身,比照現在台灣的景況,現在才了解,原來這類的工作人家國外早就已轉型。
鞋寶觀光工廠很適合暑假全家大小一同前來,現場有一處大草皮綠地,小朋友可以在這裡盡情的奔跑,可以玩二人三腳或是滾大球等活動,而家長則可以坐在咖啡廳裡吹冷氣透過玻璃窗看小朋友的活動情形。
鞋寶觀光工廠需要入門票,台幣100元,可以當天抵現場消費。
其實咖啡廳佈置的很雅致。
咖啡廳的桌子也是用成大腳ㄚ的造型,很可愛。
現場有觀光導覽活動,每天11:30及15:30共二場,現場除了會介紹台灣早期的鞋業歷史,還會介紹到鞋子的發展史,1950年代的藍白托在早期至今的鞋業歷史就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每雙鞋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美麗的故事…
回顧台灣鞋業發展的歷史,累積了深厚的文化資產,鞋業文化廊道,保留了許多鞋業發展的珍貴文物。滿滿30分鐘的導覽,我們會介紹最豐富有趣的製鞋產業歷史、鞋子小故事、製鞋流程、與各種鞋子相關材料與工具的演進歷史,當然還能學習到最「潮」的鞋子知識唷!
這種工礦鞋又稱農夫鞋,我自己沒穿過,但我看我爺爺穿過,主要是因為橡膠鞋比較容易有易味道,而且工礦鞋因為耐磨及容易乾,因此在當時很受歡迎。
草屯的前身名為草鞋墩,以前要進入南投埔里等內陸地區都要經過草鞋墩,當時人們都穿著這種草鞋,到草鞋墩時因為草鞋已磨破因此都要丟棄換新的,久而久之積鞋成墩,故名為:草鞋墩。
非洲有一部落因為近親聯姻,因此生下二趾的畸型兒,非洲二趾足姐妹的第一雙鞋就是由鞋寶研發的唷。
有報導為證。
當然也有介紹鞋子的發展歷史,例如:三寸金蓮 、繡花鞋等等。
現場還展示一支全台最大的高跟鞋,還有一雙巨人族的運動鞋,讓我想起傑克與魔豆的童話故事。
現場有DIY的活動,有帆布鞋 、勃肯鞋、托特包及小書包等等的DIY活動,如果是散客人數不多可以現場報名參加,如果是十五人以上則需於七天前報名,主要是每個人的鞋子SIZE大小不一,要讓工廠有時間準備你們要DIY的鞋子喔。
白色的鞋面可以盡情的讓你創作,我看有人做成男生及女生的圖案,也有可愛的瓢蟲 、樹木及向日葵等圖案,還可以秀上Happy Birthday等字樣,如果是親自手作送人的生日禮物也是不錯的選擇。
現場也有解說手工鞋從打模到完成品的全部過程,原來一雙鞋的誔生是多麼不簡單。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工業八路11號
電話:04-23590112
週一至週日09:30-17:00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文羚2013/07/19 15:50
我們離工業區很近
卻不知道有這樣的觀光工廠
尤其父親年輕時又是製鞋師傅
有時間真想去走走
感恩分享
- 2樓. 克里斯。李2013/07/16 12:19親子共遊好去處。
- 1樓. amy lin2013/07/15 22:44看起來真不錯,還可以自已做帆布鞋,好好玩唷,有機會跟朋友去參觀一下,也去畫雙美麗的鞋
AMY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