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828 種鳥類中,約有一半為澳洲特有物種。
Sulphur-crested Cockatoo 硫葵花鳳頭鸚鵡~
是比較大型的白鸚鵡,棲息地遍佈於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樹木繁茂處。
牠們是受到澳大利亞聯邦法保護的物種。羽毛整體是白色的,而翼和尾是略帶黃色。
這種鳥非常聰明,也非常長壽,被圈養的可以活到70歲以上,生活在野外則約存活20~40歲。
紐澳的天竺葵,生長的勢頭就是旺
野花遍地
庇護所內劃分成多個區域,有生態導覽員一邊跟動物互動、一邊介紹解說。
Cape Barren Goose 澳洲灰雁~是澳洲南部一種大型的鵝。分佈局限於澳大利亞南部沿海地區,包括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雄鳥較雌鳥大。它們主要是牧食的,很少游泳。獨居或成對活動,於繁殖季節時會組成小群。
體型粗大並呈灰色,有黑色圓斑點。尾巴及飛羽均灰色,腿及腳掌分別呈粉紅色及黑色。
喙黑色且短並向下彎曲,蠟膜呈綠色。
6月底到7月中產卵,每窩產4—5枚,呈白色,由雌雁孵化,孵化期35天左右。雛鳥隨親鳥生活約一個半月,離開親鳥的幼雁自己組成群,有時可達200隻一群。
好似紅腳穿了黑色的靴子
澳洲灰雁是完全素食的鳥類,以各種草類,尤其是禾本科植物,如扁芒草、莠草等為食物,在當地以農作物為食物,被認為是農業害鳥。
Masked Lapwing 白頸麥雞(面具鴴)~是澳大利亞常見的鳥類之一,尤其在北部和東部地區。 是鴴科家族中體型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一員。
有兩個亞種,澳大利亞北部亞種頸部純白色,肉垂很大為黃色;南部和東部亞種頸部有黑色條紋,肉垂相對較小。
Noisy Miner 嘈雜的礦工~雌、雄、亞成鳥的外貌很相似,分佈在澳洲東南部。
最明顯的特徵,是眼睛後端裸露的皮膚發黃,像似奇怪的鬥雞眼的樣子。
Laughing Kookaburra 笑翠鳥~最著名的特徵,就是在晨、昏時刻,發出像人類般的歇斯底里笑聲。牠們是澳洲常見鳥類,無論在鄉間或都市,都能經常看到或聽到笑翠鳥。
Magpie-lark 鵲,Australian Magpie 澳大利亞鵲(黑背鵲)~以白領和紅色的眼睛為特徵,與其他黑色鳥類區隔開來。黑背喜鵲分佈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
這隻 juvenile 亞成鳥有著灰色斑駁的外觀,而牠的眼睛是棕色的。
Australian Magpie 澳大利亞鵲(黑背鵲)~成鳥
Eastern Rosella (female) 東方羅塞拉~雄鳥比雌鳥羽毛更為鮮艷。
澳洲有 55 種鸚鵡,種類繁多,色彩豐富,包括多種紅鸚鵡、玫瑰鸚鵡、吸蜜鸚鵡、玄鳳鸚鵡、長尾鸚鵡及虎皮鸚鵡等等。
Yellow-tailed Black Cockatoo 黃尾黑鳳頭鸚鵡~這隻鳥被車撞傷,再也無法飛行,只能留下接受照顧
Emus 鴯鶓,是現存世上除了鴕鳥以外最大的鳥類(站立身高約兩公尺),為鴯鶓屬唯一的物種。歐洲人移居澳洲以前,澳大利亞有3種鴯鶓,而目前僅剩一種,分布於澳大利亞。
澳洲南部及西南部農業地帶人口稠密,鴯鶓經已絕跡,但乾旱地帶的永久水源,令它們得以繁衍。
別看牠其貌不揚,是澳洲國鳥,也是國徽上的動物之一,故譯作澳洲鴕鳥。
鴯鶓有三根腳趾且呈三趾腳型;這種適應奔跑的情況在其他鳥種身上也可看見,例如鴇和鵪鶉。鴕鳥只有兩根腳趾。
雖然牠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身高由1.5至2公尺,體重約45~60公斤,而通常雄鳥體型較為細小,與雌性鴯鶓交配的雄鳥要照看小雛鳥。
牠們可以小跑快速奔跑,衝刺時高達每小時50公里,每跨步可達3公尺。鴯鶓基本上是獨居動物。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全書( Wikipedia)
以下的網站是世界鳥類資料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