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只有中國才有大熊貓,而成都又是大熊貓的家鄉啊~
2012年1月11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貓谷一期工程落成,暨首批野放過渡訓練大熊貓入駐儀式,在都江堰野放中心隆重舉行。一直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的NBA明星姚明,也特別趕到熊貓谷,參加了啟動儀式。
6隻大熊貓作為成都首批野化過渡研究個體,率先回歸它們的祖先曾經走出來的那片山野~都江堰玉堂鎮馬家溝,踏上了全球最大圈養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的回家之路。
但是,哪怕動物園是半自然甚至全自然的環境,但終究熊貓不是在自由的天地裏,而是在人類的監控下生活,動物園再大也像一個鐵籠子。崔學振認為熊貓應該回到它的棲息地區,在自然界中就地保護。真正的熊貓是活在大自然中的熊貓,必須儘快讓大熊貓回歸自然。
【註】請點閱→ 熊貓悲歌 獵人誘殺 棲息地破碎
↑↓ 走路時屁股左搖右擺,樣子十分可愛
↑↓ 幹嘛爭先恐後?原來吃飯時間到了!
↑ 滿臉憨像的小傢伙,仰起頭看啥?
↑ 原來是從天而降~美味的窩頭餅喲!只有舉起雙手投降的份。
大熊貓每天要吃六兩窩頭,一天四頓,而這些窩頭不是普通的窩頭,它的配方連馴養員都不知道,是國家一級機密。
窩頭都是雜糧製成的,對補充大熊貓的營養有很大的作用,主要成分是麩皮、麵粉、玉米粉、豆餅、米粉等,雖然馴養員每天都要給大熊貓喂窩頭,但是具體的成分配方只有領導知道,特別是將大熊貓借養出境時,還要簽訂保密協議,所以馴養員也不知道配方。
↑ Thank You! My dear!
↑↓ 各個分別埋頭苦幹
↑↓ 聚精會神
↑↓ 專心享受
很少有機會這麼近距離拍攝熊貓,更難得的是在戶外自然的環境中,而非像動物園關在窄小的籠子中,動物們也顯得十分地自在安泰!
↑ Yammy! Yammy!
↑ 吃完美味窩頭餅,連手掌上的屑末也不放過
↑ 哇嗚!簡直太美妙啦!
↑↓ 近距離,總算拍清楚這對小眼睛了!
熊貓就是可愛,它本來是熊科動物,前面還殘留著兩顆肉食動物才有的牙,可它卻不吃肉,吃竹子吃竹筍。
↑↓ 呷飽了,愛睏搞搞啦!
↑↓ 哇尬哩供ㄛ~~哇的係....
↑ 枕邊細語
~又到了另外一個別墅區
↑↓ 新鮮竹子,任牠們吃到飽
還是吃....繼續吃....
↑ 熊貓廚房~可惜時間有限,沒法入內參觀清蒸窩頭餅
↑ 熊貓醫院
↑ 熊貓魅力劇場~這兒可以觀賞熊貓生態錄影
↑↓ 楓楊樹,俗稱「餛飩樹」,因樹上長著一串串青青嫩嫩的柔荑花,狀如餛飩,因而得名,成都及貴州常見
↑ 陣陣幽香自它來~休士頓也有它
↑ 白頭翁隨處可見
↑ 孔雀漫步
↑↓ 園區裡除了孔雀,還有天鵝湖,裏面有黑天鵝,錦鯉
↑ 黑天鵝和牠的寶寶們
↑↓ 黑天鵝寶寶們羽翼未豐,活像癩痢頭醜小鴨
↑↓ 在鵝媽媽眼裡,癩痢頭可都是寶貝兒
↑ 在天鵝湖附近有兩家餐館和咖啡館,用餐時可以欣賞湖景及玫瑰花園裡的月季花;另一個餐館離天鵝湖稍遠點,但美味又便宜
↑ 不趕時間的話,倒是可以倘佯漫步,享受負離子及芬多精
↑↓ Corn Poppy 虞美人
↑ 剛剛展顏的繡球花
↑ 野牽牛
↑ 天人菊
↑ 大熊貓博物館~是世界上唯一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的專題博物館
↑ 母子熊貓石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全球500佳”紀念碑
【附註】
想熊抱九個月大的小熊貓嗎?只要樂捐1,300人民幣就可以抱一分鐘(Sorry!漲價了,以前是1,000RMB,抱3~5分鐘),加上證書一紙,T恤一件及DVD一份。不過要排隊以及帶口罩、穿防護衣,呵呵!
想到研究基地當義工嗎?洗籠子、撿竹子、打掃衛生以及喂食熊貓等,每天的花費是600元人民幣。您還可以簽訂為期三天的餵養計劃,需要人民幣2000元,這其中包括當熊貓管理員、營養師以及行為研究員。
【交通指南】
1. 乘坐1、45、63、69、70、71、83、82、49、60路公交到青龍場汽車中心站,再轉公交198路或87路即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2. 市中心選擇乘出租車前往熊貓基地遊覽,車費大概在40元左右。
【延伸閱讀】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當地的群眾回憶,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這裡時,竹林大面積開花,岷山山脈的竹林大面積枯死;1975年,岷山山脈的唐家河、王 郎一帶生長的華橘竹和拐棍竹大面積開花,竹子枯死,大熊貓糧食遭到破壞,主食來源枯竭。據當時統計,有138隻大熊貓活活餓死在枯竹叢中。
1983年,邛崍山脈的17個縣大箭竹和冷箭竹大面積開花、枯死,尤其是大熊貓雲集的寶興縣,冷箭竹開花達九成,正在開花的地區已經看不到大熊貓的新鮮糞便了,饑餓而死的大熊貓不會少於1975年(這一次統計數字未公佈)。至於在未開花地區發現大熊貓的糞便,也已草、竹各半了。
有關人員去岷山山脈考察後報告說,1975年竹林枯死後生長出來的幼竹,也只有20公分至100公分高,滿足不了大熊貓大量採食的需要。因為竹子一旦開花、結實、枯死後, 就得靠無性繁殖了,但竹種子的生長發育很慢,實生苗一年僅高10公分,2年才開始分支,3年生僅高15公分;一直到10年後,竹莖的粗細也只有0.4公分。而且幼竹的味道苦,大熊貓不愛吃,一般要生長10年以上才能做為大熊貓的食料,在這10年的時間裡,大熊貓的糧食無以為繼。
至於竹林要恢復到二、三米高,竹竿粗細一公分以上那樣叢盛茂密的竹林,一般需要15年以上。
從植物生理上講,竹子繁殖分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方 式,但它以無性繁殖為主,並交替進行。無性繁殖是靠竹子的地下莖~竹鞭向四周橫向起伏生長竹笋,第二年形成幼竹,這是竹子一年一度靠串根進行的無性繁 殖。
在一般情況下,各種竹子都是靠無性繁殖來形成新竹林的,而竹子開花則是竹子有性繁殖的表現。
竹子生長到一定周期後(十年到六十年),透過開花、結實,由竹種子(竹米)天然更新,長出幼竹來繁殖竹子後代,這又是一種方式。
- 7樓. 我愛臺灣2015/01/18 01:38我去美國所有動物園看熊貓(San Diego, Atlanta, DC National zoo-),和台北動物園貓熊寶寶圓仔, 您的照片是最棒的!
- 6樓. * 六月 *2013/08/15 06:54豐富之旅
Reed這趟觀賞貓熊之旅可真是趟豐富之旅,所拍攝的無論貓熊花鳥等每張照片都相當精彩。雖然我也看過幾次貓熊,但仍百看不厭。
早年有留傳一說「竹仔開花歹年冬」,果然不錯,對貓熊來說尤甚。
熊貓確實令人百看不厭,難怪被老共當為進行外交之用的國寶! Reed 於 2015/01/22 01:41回覆 - 5樓. 盹龜雞~ 0314 的玫瑰園2013/02/15 15:36熊貓
真是可愛堪憐的動物 , 雖是熊科 卻只吃箭竹 , 每天光為了吃夠營養與熱量 , 就累死了.( 從坐著吃 到躺著吃 ) , 已經像貓咪一樣 , 適合被豢養啦 , 被好好的養在保護區就好 , 其實也不必忙野放了 , 牠們 爭不過野熊貓的.
好羨慕 你照了這麼多 可愛極了的 熊貓照片 .
- 4樓.2012/06/13 14:15熊貓
熊貓起源於歐洲!?...http://beta.im.tv/article.aspx?cid=54&id=36547謝謝分享!還好不是在韓國發現的。
西班牙發現了史前牙齒化石,證明野熊屬比阿特麗克斯與現今的大熊貓,存在一定的親緣關係, 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尚不清楚。
Reed 於 2012/06/14 11:21回覆 - 3樓. 譚梅2012/06/07 08:47不要
太可爱哦,亲死了!
央视经常有关于熊猫的纪录片,老妈说你看,熊猫比人金贵多了。
我笑:那是当然,人类地球上60多亿呢,熊猫才几只啊,哈
物以稀为贵吗,再说熊猫长相多招人啊!很少有人不喜欢熊猫的,不是吗?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2樓. 周仔2012/06/07 08:18都美
貓,植物,花,白頭翁,黑天鵝,孔雀,在您的相機下,樣樣都美 - 1樓.2012/06/07 00:13過癮
這些照片看得真過癮,我要加入文摘給小朋友看,他們一定很樂。
正想著您月初是否可以歇口氣了,見到您來訪真高興!
照片拍太多,取捨真費眼力,老電腦又龜速,深怕落落長,惹讀者不耐呢!
百傑複賽終於結束了!這才剛摸出些心得,也見識了人性真實的一面。
謝謝您以及其他許多一路相挺的格友們!
Reed 於 2012/06/07 04:3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