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舍下車道邊,一株不請自來的烏桕小苗
1776年烏桕自中國被引進南卡羅來納州,故又稱 Chinese Tallow Tree。
它極強的入侵性及落葉含大量單寧酸,對本土自然森林及土壤均造成極大的威脅。

Tallow是獸脂,詞譯即:具脂蠟的樹。
[本草綱目]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其木老則根下黑爛成臼,故得此名。
烏桕樹是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高5~20米(約60呎),無毛,具乳狀汁,樹皮灰黑色,有縱裂;枝廣展。
葉互生,呈菱形、菱狀卵形,頂部具尖頭,秋季時會轉為紅、橙、紫、褐、深綠或釉綠等色,甚至有可能一葉數色。
葉片及乳汁均有毒,誤食會有腹瀉、頭昏、口舌四肢麻木等症狀。
花單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頂生總狀花序,黃綠色細穗狀,在春季時吐出。
蒴果綠色,梨狀球形,成熟時黑色,並裂開為3瓣。
種子則近圓形,外被白蠟質假種皮。(維基百科)
功用:白色假種皮在熱水蒸煮後可製蠟燭或肥皂原料,種子可經壓搾提出燈火用油脂,葉可做黑色染料,搗汁內服,對毒蛇咬傷有消炎解毒的功效,樹根亦可做中藥。
烏桕与油茶、油桐以及核桃併称为中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十里美眉說:「烏桕樹的每一片葉子,都像一顆小愛心!」
那麼,這個秋日的午後,在休士頓中國城的一隅,
偺幸運地找到了許許多多五彩繽紛的小愛心,分享給大家.....
陸游:「烏桕赤於楓,園林九月中」,在詩人筆下被渲染得比紅楓更美了。
宋朝隱士林和靖:「巾子峰頭烏桕樹,微霜未落已先紅」。

↑ 烏桕樹的樹幹有縱深裂紋,風災時容易受損
西風的話 作詞:廖叔輔 作曲:黃自
去年我回來 你們剛穿新棉袍
今年我來看你們 你們變胖又變高
你們可曾記得 池裡荷花變蓮蓬
花少不愁沒顏色 我把樹葉都染紅
- 6樓. 泥土‧‧‧郭譽孚2012/05/27 12:14巧極了‧‧.‧
今天剛好我在河邊看到一棵葉片可愛,但花形可怪的小樹
回家一查,來到您家
就是他,那花形做細條狀,想來真開出花來,是會像毛蟲的
哇,您的照片拍得真有味道
謝謝分享
泥土有感
歡迎來訪!是呵,現在正是開花期,今天也看見許多哩! Reed 於 2012/05/27 14:04回覆 - 5樓. 北京大爺2010/10/19 13:28受益良多
認識了一個樹種,據查烏桕樹好像壽命不長,樹齡超過100年的很罕見。
閑雲野鶴,壺說酒道。據查:乌桕的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能抗火烧,寿命较长,但不耐乾旱以及瘠薄。 Reed 於 2010/10/19 14:27回覆 - 4樓. 踏雪2010/10/18 16:48好喜欢您取景的角度
获益良多,您是我的良师,喜欢上拍照,就是自您的引导。
这些树您拍得真美!
乌桕树,没有见过,百度一下,才知道是主产四川,是工业用油料。
好象记得语文课本里提起过,想不起来了。
古時候,桕油還是照明的主要原料
詩云:
山村富烏桕,枝丫蔽田野。
榨油燃燈光,燦若火珠瀉。
上燭公卿座,下照耕織者。
踏雪拍照,日有進步,來自妳勤奮不懈的練習,讓偺們互勉之! Reed 於 2010/10/19 00:10回覆 - 3樓. 妞吉2010/10/18 15:33烏桕
夏天花開時,像極一隻隻毛毛蟲呢~~
I am nyochi謝謝妞吉補全了資料,
初夏它一樹下垂的黃綠毛毛蟲,從來沒想過去拍它! Reed 於 2010/10/19 00:14回覆 - 2樓. 小肉球2010/10/18 06:54西風的話
影片好像翻譯錯了,whistle 不對,西風的風聲並無哨音,哨音尖銳,冬風蕭颯時帶哨音。
應用 whispers 或 whispering。
名偵探柯南名言:真相只有一個! - 1樓. 竹子2010/10/18 01:31烏桕樹
葉子的形狀真的像一顆小愛心呢!
秋冬會紅變黃, 台灣很多地方也看得到.
是Watanabei lanternfly 渡邊氏東方蠟蟬(渡邊氏長吻白蠟蟲) Reed 於 2010/10/24 03:2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