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何解?
2018/10/19 18:03
瀏覽98,019
迴響1
推薦35
引用0
﹝水墨之美﹞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不仁」即「一視同仁」,強調道家自然無為之道,不被儒家重視倫理的「仁」道所束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指的是天地視萬物與用草紮成的狗(古代用來祭祀之用,燒毀也不感心痛)一樣,沒有貴賤分別,任萬物依天地之間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需任何凌駕於自然規律之上的「主宰者」去命令和安排,由是天地之間生生不息。
同樣的,真正的聖人不必滿口仁義道德,就像天地之對待萬事萬物一樣,聖人對待所有百姓也一視同仁,不存私心,任憑一切自然發生,順性而為,給予自我充分發展的自由。
老子對於儒家的批判,的確毫不留情。
儒家入世、實際,不難理解。道家既入世又出世,其思想往往讓人一知半解,甚至於誤解而不自知啊!
迴響(1) :
- 1樓. 見賢思齊2024/05/14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