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院線】閨蜜 (Girls):自然、「真實」與靈活敘事
2014/08/13 15:13
瀏覽2,374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觀影於2014.8.12)


無論是去年上映的《被偷走的那五年》(The Stolen Years) 還是黃真真導演今年的新作《閨蜜》(Girls),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皆是片中演員自然而不扭捏的演技,而這,也是成就兩部電影皆能堪稱「好看」的主因。當然,能讓演員以最自然放鬆的狀態演出,也是導演功力的彰顯。除此之外,層層編排的敘事以及游刃有餘的類型轉換,也讓電影加分許多。


集結中港台三地的演員陣容,既是本片的亮點也是令人擔憂的地方。尤其是擔綱主角的三位女星陳意涵、薛凱琪和楊子姍,三人在口音上的明顯差異便曾令我憂心,口條上的不協調會成為電影的一大硬傷。好在自然傾瀉的話語與互動,逐漸消化了口音差異,也讓電影漸入佳境。而那些非過分刻意搞笑卻能令人捧腹大笑的橋段,如Kimmy(薛凱琪飾)和小美(楊子姍飾)推著失戀的希汶(陳意涵飾)到百貨公司血拚的那場戲,亦營造出強烈的喜感。

除此之外,讓我特別留心的是電影中對「真實」的辯證。在《被偷走的那五年》中,頻頻出現錄影機和其錄製的影像畫面,在為觀眾呈現「過去的真實」的同時,也攪亂了「當下」失憶的女主角的思緒,更連帶叩問「記憶」的可信度。而在《閨蜜》中,同樣出現錄影機,只是這次鏡頭沒有真正透過錄影機的視角觀看,而僅僅是主角們言語上提及── 如電影開頭的跳樓鬧劇,又如Kimmy對希汶說,要去裸泳之前應該先告訴她,讓她拿錄影機去拍,否則她說了也沒人相信──彷彿只有記錄下來了才能證明事情是真的發生過一樣。此外,電影中還平行穿插了《女人那話兒》的錄製,前後呼應,直接訪問三位女主角,摻入紀錄片的形式。此時「演員」成為了「被紀錄者」,模糊了觀眾對真實的認知,也達到了「雙重說服」的效果:一層是憑藉演員的演技說服觀眾,另一層則是運用紀錄片的形式再次說服。而《女人那話兒》又恰是導演黃真真2001年以訪問紀錄片形式製作的,表達女性對性愛態度的電影名稱,而此次她不僅置入了片中片,更親自客串導演一角,自我創作間的互文令人玩味。



讓我眼前一亮的,還有導演在類型之間游刃有餘的轉換。所謂「類型」,很難有絕對分野,刻意的分際亦難免無形間侷限電影鋪展的可能。然而姑且歸類一番,卻發現,無論是在前作《被偷走的那五年》還是《閨蜜》中,導演黃真真都在敘事上展現出相當有彈性的腰身與想像力。如《被偷走的那五年》,以失憶的女主角尋回過去,並與男主角復合的故事線展開,很顯然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愛情電影。然而電影後段故事節奏一轉,走向生命邊緣,甚至沉重探討安樂死的議題,而結尾更大大提昇了電影的力道與深度。《閨蜜》大抵上是走輕鬆詼諧的路線,單是電影伊始Kimmy和小美診治失戀的希汶的種種橋段,便足以叫人脫口而出這是一部喜劇片。當然希汶和林傑(鍾漢良飾)、喬立(余文樂飾),以及Kimmy、小美和九天(吳建豪飾)之間,同樣上演了典型的愛情戲碼。直到電影中後段,姊妹衝突激化,突發的夜店事件,讓電影蒙上死亡的陰影,基調瞬間轉變。而男子從後車廂爬出的場景,又讓人恍惚以為是在看驚悚片。只是話鋒一轉,電影遂又回歸喜劇。導演藉由驚悚片的元素巧妙又幽默地化解了事件,不至過於無厘頭,又成功藉由此次事件讓姊妹情重新維繫在一起。


當然,電影中還是難免鑿刻商業痕跡。像是那罐令希汶傾心的真果粒飲料,第一次出現時,藉由陳意涵可圈可點的表情演出,可謂恰如其分地達到喜劇效果。然而之後的幾次入鏡,則未免太過刻意,而顯得商業氣息太過濃厚。除此之外,電影中的愛情橋段,也難免流入典型公式,如喬立拉著希汶向希汶的前男友林傑挑釁,小美和九天初遇時互看不順眼卻不知不覺為彼此吸引,小美在夜店酒醉差點失身等等。但不可否認,幾個場景如小美和九天相倚遊艇上、希汶和林傑相擁樹下,確實成功營造出鏡頭美感。此外,導演也運用了一些小細節活化這些稍有不慎即會流入俗套的橋段,如喬立和希汶以德文髒話開啟的兩人對話,最後也輾轉用在了林傑身上;又如希汶感動啜泣時,喬立摀住她的嘴,慢慢靠近,輕聲安撫的反應,也成了兩人在片中的招牌,建立了識別度。


雖然導演精於拿捏人物的情感心思,但這些細膩的感受卻更多的是透過言語傳達而非鏡頭。在關鍵衝突戲中,如希汶、Kimmy和小美三人逃離案發現場在車內的那場戲,話語便起到情緒釋放的重要作用。然而,故事前段像是三人躺在陽台上,Kimmy和小美出聲安慰的那場戲,卻讓人有稍嫌過於肉麻的不自在感,反覺得此時無聲勝有聲,肢體上的動作或許更勝於直接的言語表達。不得不提的是那場極具商業噱頭的裸泳戲。在電影中,這場戲標示著希汶告別林傑的心境轉換。其實我很欣賞以這樣的一場戲,這樣的長鏡頭,來作為人物情緒或關係的轉捩點。遺憾的是,這樣的鏡頭語言也是這部電影整體所缺乏的。


總歸來說,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也是一部能成功帶動觀眾情緒的電影。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