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號彈射成功是中國邁入海軍超級強國的里程碑
一、中國航母發展里程碑
9月22日,中國海軍宣布,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標誌著福建艦具備了電磁彈射和回收能力。這是中國航母發展歷程中取得的另一個突破,對推動海軍轉型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官方媒體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即中國正在加速部署一支能與美國航母打擊群相媲美的現代化藍水海軍。這是中國首次在彈射型航空母艦上,實現多型號先進艦載機的電磁彈射和阻擋著艦。電磁彈射作為一項革命性的艦載機起飛方式,將顯著提升福建艦的戰鬥力,而美國「福特」號航母至今仍未能電磁彈射F-35。戰區網稱殲-35確實早於F-35奪得世界第一,此次測試是中國航母項目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中國利用新航母與艦載航空能力展現遠程投射力量潛力。在形成戰鬥力後,中國海軍將有能力在第一島鍊和西太平洋部署第五代隱形艦載機,並由固定翼艦載預警機與指揮機提供支援。近年來,海軍艦載航空事業加速發展,完成了從單機到體系、從岸基到艦基、從滑躍到彈射、從能飛到能戰的巨大跨越,人民海軍正朝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穩步前進。這次訓練有三大看點:第一大看點,是福建艦打擊範圍能夠覆蓋第二島鏈。第二大看點,是彈射型航空母艦搭載的艦載機機型變多,提升了體系化作戰能力。第三大看點,是多一艘航空母艦帶來的對地區局勢影響力的提升。此前,中國另外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和山東艦的艦載機,均採用滑躍起飛方式。而此次訓練,福建艦測試了被稱為電磁飛機彈射系統的彈射器,因其結構複雜,電磁彈射對海軍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作戰系統。與滑躍起飛相比,電磁彈射可以更頻繁地發射和升空更重的飛機,這意味著不僅可以滿載先進戰鬥機,而且其他大型固定翼飛機,例如預警機,也可以輕鬆操作。報告補充稱,電磁彈射器相比美國海軍大多數航空母艦使用的蒸汽彈射器,更節能且靈活,可用於發射各種類型的無人機。中國海軍的076型兩棲攻擊艦已安裝了電磁彈射器,使得這些艦艇實際上成為了「無人機航空母艦」。
戰區網指出,與累積了數十年蒸汽動力彈射器經驗的美國海軍不同,中國海軍在其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上選擇了電磁彈射器。根據早些時候預測,美國的F-35C戰鬥機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做到這一點。電磁彈射作為一項革命性的艦載機起飛方式,將顯著提升福建艦的戰鬥力。採用彈射起飛後,殲-35等五代機飛行編隊的作戰效能,特別是出動效率將大幅提高,從而使航母編隊得以在遠海大洋執行更遠距離的防禦作戰任務。此外,電磁彈射使艦載機具備更長的留空時間和更大的載彈量,進一步增強了區域控制能力,有效提升對海上製空權和製海權的掌控水準。這意味著航母編隊在遠離國土的遠海區域,能夠更持久、更有效率地實施制空制海作戰。福建艦是中國完全自主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超過8萬噸。它配備了三套先進的電磁彈射器,是繼美國福特號航母後,世界上第二艘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是中國海軍大規模現代化和擴建項目中最先進的船艦之一,也是二戰結束以來亞洲下水的最大型軍艦。福建艦能夠搭載超過40架飛機的艦載機聯隊,與採用短距起飛攔阻著艦(STOBAR)的遼寧艦和山東艦相比,這艘新航母代表著中國在航母能力上的重大飛躍。報道認為,福建艦能夠透過彈射起飛攔阻著艦(CATOBAR)的艦載機起降方式,搭載各類戰鬥機和支援飛機,將使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作戰半徑更遠、載重能力更強。
二、戰略和軍事影響
福建號的投入使用將極大地改變了東亞及印太地區軍事力量的平衡。若台海爆發戰爭,從福建號彈射的殲-35隱形戰鬥機可能會繞過台灣的防空系統,威脅美國在沖繩的基地,並使美國的增援戰略變得複雜。殲-35隱形戰鬥機是中國抗衡美軍F-35C的回應,它是第五代艦載戰鬥機,具有雷達吸收塗層、內部武器艙和感測器融合能力,旨在穿透現代防空網絡,對福建號的戰力有飛躍是提升。殲-35的作戰半徑為1200公里,可將中國的海上打擊範圍深入菲律賓海或印度洋咽喉要地等有爭議的地區。它能夠部署遠程 PL-15 空對空導彈,成為對抗美國和盟國第四代艦隊的強大對手。空警-600 擴展了中國的戰場意識,對抗了美國海軍 E-2D 鷹眼傳統上享有的優勢,並允許對反介入/區域拒止 (A2/AD) 行動進行更複雜的協調。除了台灣之外,福建號使中國能夠在南海保持持續存在,對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產生威懾,同時表明保衛其人工島基地的決心。在更遠的地方,航母戰鬥群可以在印度洋巡邏,為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能源生命線提供安全保障,並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海事項目。中國人民解放軍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將迫使日本、印度和澳洲重新評估海軍投資優先事項,而美國印太司令部將需要調整部署模式以對抗同行航母海軍。
福建號航母的彈射成功不僅代表了一項軍事科技的成就,還代表國家力量的提升,象徵著中國加速成為海軍超級大國。通過掌握電磁彈射技術、整合隱形飛機、部署預警機,解放軍縮小了與美國海軍質量差距。隨著印太地區成為大國競爭的中心,福建號的彈射成功將對亞洲及西太平洋地緣戰略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已經進入彈射航母俱樂部,隨之而來的是21等美國盟友世紀海上力量的變化。美國軍方警告稱,福建號的強大戰力將迫使美國對西太平洋不敢輕易與中國開戰。對於日本和澳洲等美國盟友而言,解放軍對西太平洋的軍力威慑將影響地緣政治。台灣亦應表示擔心及關心,福建號一旦投入使用,將為中國提供封鎖台灣的可靠工具。西方國家擔心中國的全球雄心將會在未來幾十年將中國海軍的布署擴展到大西洋及地中海。
三、福建號彈射成功的歷史意義 a
福建號彈射成功的國際反應充滿震驚,彭博社將這次彈的部屬射訓練描述為“技術分水嶺”,而《新聞周刊》則警告稱“亞洲軍備競賽正在加速”。日本國防官員私下承認,殲-35 的航母整合可能會使區域防空計算複雜化,別是在有爭議的東海。在華盛頓,美國海軍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中國在核動力航母和航母經驗方面仍然落後,但福建號代表了一條到 2030 年代中國可能部署五到六艘航母的軌跡。印度已經對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活動感到擔憂,可能會加快其本土航母計劃和採購陣風-M 戰鬥機,以制衡北京的進步。這次彈射成功,是艦載機與航母核心技術的“雙向賦能”,將有力推動航母編隊體係作戰能力實現“代際跨越”,遂行遠海作戰任務。雖然福建號採用常規動力,但報導稱中國已經在開發一艘核動力航母,暫定為 004 型。這樣的平台將賦予 航母無限的續航力,並有能力在全球部署中與美國超級航母相媲美。到2030年代,中國可以實際部署一支由核攻擊潛艇、055型等大型驅逐艦和先進後勤艦支援的多航母艦隊,重塑全球海洋平衡。對北京來說,福建號不是最終狀態,而是邁向一支能夠持續跨越太平洋、印度洋並可能進入大西洋的艦隊的墊腳石。
身為中國第一艘彈射航空母艦,福建艦肩負著後續航空母艦探索新路的重要責任。此次福建艦首次展示三型主力艦載機彈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第一,福建艦是人類史上第一艘使用電磁彈射器彈射五代艦載機的航空母艦。美國裝備電磁彈射器的「福特號」航母雖然具備部署F-35C的能力,但未能實施彈射。這不僅是中國航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航母歷史的一大里程碑。第二,福建艦展示部署三種先進艦載機的能力,更意味著中國海軍遠洋作戰力實現了質的飛躍。殲-35具備隱身性能好、整備性能強等優點。殲-35戰機的入列和成功彈射標誌著我國海軍艦載機進入了五代機的時代,自此,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能夠研製和服役隱身艦載戰鬥機的國家。儘管殲-35能在遼寧艦和山東艦上滑躍起飛,但在福建艦上能發揮其最大作戰效能。此外,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和殲-15T重型艦載機的成功彈射,標誌著福建艦戰鬥群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得到了新的飛躍,中國航母作戰群的遠洋打擊能力、防禦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作戰範圍得到極大的擴展。第三,福建艦公佈彈射起降畫面,證明福建艦很快將正式入列。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