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方面看最新核能發展
一、歐洲放鬆了對核能的束縛及美國新核能計畫
依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報導,美國一直在加強核能領域與俄羅斯和中國的競爭,中俄兩個國家在全球核電建設上佔據了主導地位。美國簽署了一份關於戰略民用核能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並啟動協議談判。該協議推動川普總統的行政命令,為美國安全部署先進核反應堆技術並尋求20 項新的民用核合作協議。川普總統宣布重新開放猶他州的鈾礦,並推動該州的核能發展。德克薩斯州也建造了美國 30 年來第一個熔鹽研究反應堆,這些反應堆將在國家資助的支持下於 2026 年底上線。在威斯康辛州通過立法,資助一項耗資兩百萬美元的聚變選址研究,並成立一個州核創新委員會。在東北部,紐約州州長凱西指示州電力局制定一座 1 吉瓦核電廠的計劃。這對歐洲有何影響呢?自美國川普總統就職以來,歐洲一直關注貿易談判、人工智慧發展和能源安全的競爭力,尤其在俄烏戰爭持續的情況下。歐洲正越來越多地將注意力轉向核融資。歐盟委員會最近提議允許成員國根據歐盟 2028-2034 年 2 萬億歐元的預算為核能專案提供資金,而當前政策禁止成員國使用其預算份額建造核電站。該提案將使歐盟國家能夠使用大約 8650 億歐元的國家支出計劃來資助“新的或額外的裂變能源產能”。雖然已經關閉核電站的德國立即反對這一舉措,但丹麥和義大利等國家對核能的想法越來越開放。與此同時,歐洲也在展望核能的未來,歐盟委員會批准了 2.02 億歐元在西班牙建造聚變研究設施。
俄烏戰爭使能源安全和能源獨立成為歐洲的焦點,中歐和東歐正在成為核能擴張和創新的中心。例如,保加利亞已獲得一項重大融資協定,這將是該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融資專案,與美國花旗銀行合作,在其 Kozloduy 工廠建造新的 AP1000 機組。烏克蘭也在推進自己的核獨立戰略,在羅馬舉行的烏克蘭復甦會議上與西屋公司和 Holtec 簽署了協定,以發展國內燃料組裝生產,併為部署 SMR-300 反應堆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波蘭此前曾選擇西屋公司的 AP1000 反應堆作為其第一座核電站,現已將其計劃通知歐盟委員會,這是推進該專案的必要步驟。隔壁,捷克共和國的公用事業公司 CEZ 正在考慮對杜科瓦尼核電站的渦輪機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並正在加深與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小型模組化反應堆 (SMR) 計劃的聯繫,這可能會導致在捷克共和國部署多達六台機組。立陶宛也在探索類似的下一代選擇,已與 Newcleo 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研究小型鉛冷快堆的可行性。這些專案共同反映了日益增長的區域一致性:利用核能不僅實現電力和氣候目標,而且作為長期能源安全和戰略自主的支柱。
二、核能與AI
核能已被用作推動人工智慧(AI)開發和部署的一種手段,但人工智慧也被用於簡化核能的監管和建設。賓夕法尼亞州能源與創新峰會獲得了超過 900 億美元的投資,以支持人工智慧。雖然許多與能源相關的承諾都是針對天然氣的,但 Constellation Energy 宣布計劃在該州的核能專案上花費數十億美元。與此同時,西屋電氣與Google合作,使用 AI 使核反應爐的建設更快、可重複,並增強現有核設施的運營。同樣,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 和 Microsoft 正在合作使用 Microsoft 的 Azure 雲和 AI 來簡化許可和許可,該實驗室由能源部核能辦公室資助。同樣在監管方面,美國核管會(NRC)正在探索如何在其工作中最好地利用人工智慧。NRC 已經為 AI 實施設定了目標,制定了戰略計劃,並成立了一個治理委員會。人工智慧也已經達到了植物水準。在加利福尼亞州的 Diablo Canyon,PG&E 正在與 Atomic Canyon 一起試行一種名為 Neutron Enterprise 的生成式 AI 工具,以説明工人瀏覽數十年的技術報告和監管檔。最後,在日本,Hitachi 創建了一個元宇宙平臺,該平臺融合了 AI 和 3D 建模,以簡化運營並增強安全、施工、協調和資產管理。AI 不再只是加快部署時程表的希望,而是開始影響核電站的建造、許可和運營方式。
經過數十年艱苦緩慢且進展非常有限的進展,美國的大型核反應堆開發開始重新獲得關注。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舉行的能源與創新峰會上,西屋公司宣布計劃在美國建造 10 座 AP1000 反應堆,並於 2030 年開始建設,以符合川普的核能行政命令。西屋公司的計劃標誌著對大規模核能的信任投票,特別是在喬治亞州沃格特爾核電廠遭受挫折之後,該核電廠超出預算一百八十億美元,晚了七年,以及南卡羅來納州維吉爾 C. (VC) 夏季核電廠放棄了 2 號和 3 號機組的建設。但這也重新受到關注。南卡羅來納州的公用事業公司 Santee Cooper 正在審查一份簡短的提案清單,以完成部分建成的反應堆。據報導,該站點“狀況良好”,鑑於在沃格特爾吸取的經驗教訓,VC Summer 很可能是美國下一個完工的大型核反應堆。
三、美國川普總統支持煤炭產業的矛盾
依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報導,儘管傳統能源已失寵,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潔的能源,但川普總統仍熱中開採煤炭。川普總統長期以來一直是煤炭產業的支持者,最近一次是在 7 月 15 日在匹茲堡舉行的「能源與創新峰會」活動中宣傳他對煤炭的支持等。川普後來在 Truth Social 上轉發了他的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的文章,稱:「川普總統改變了美國的能源格局。你會看到更多大而美麗、乾淨的煤炭!」。川普最近的親煤政策舉措可能會減緩煤炭的長期下跌,但幾乎可以肯定不會導致美國煤炭產量出現任何淨增長。最近宣布的政策變化是重大的,無論是來自《一個美麗的大法案法案》還是川普有權自行進行的監管變化。後者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該法案授權內政部提供更多土地用於煤炭租賃,並將冶金煤標記為有資格獲得生產稅收抵免的“關鍵礦物”。川普政府還在 3 月採取行動,取消了對發電廠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一些要求,否則美國大多數剩餘的美國燃煤發電機在未來十年內關閉。川普政府還在 4 月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直接干預市場,該命令實際上要求能源部發布命令,讓一些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關閉的燃煤電廠繼續運作。備受批評的美國能源部的一項相關研究認為,除非聯邦政府介入以防止燃煤電廠關閉,否則美國電網可靠性面臨重大挑戰。
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能源部確保電網穩定,這通常主要留給美國州級公用事業監管機構,但考慮到對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的需求預期激增,現在變得更加緊迫。美國能源部的緊急命令以九十天為增量發布,目前尚不清楚美國能源部是否會延長緊急命令或延長多長時間。煤炭已從 2000 年代初佔美國發電量的一半下降到 2024 年的僅 15%,只要川普政府繼續以這種方式支撐需求,這將減緩下降速度。私營公用事業公司並不急於追隨川普政府的領導,儘管煤炭在基本負載發電方面比間歇性再生能源具有優勢。對於建設新的燃煤發電能力仍然沒有明顯的興趣,在過去十年中沒有增加過這種發電能力,因為該行業更願意增加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容量,以及一些電網規模的電池存儲。雖然成本和可靠性在公用事業公司的決策中至關重要,但未來的總統政府也有可能重新引入川普政府已廢除的一些碳排放法規,從而使這個想法變得更糟。美國煤炭的另一個市場是出口,但即使考慮到川普對煤炭開採的政策支持,那裡的前景也並不樂觀。美國是重要的煤炭出口國,供應主要流向日本和韓國。但世界上相對較少的國家對煤炭的需求增長強勁,而更重要的國家是亞洲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印度和東南亞經濟體。這些市場來自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供應要近得多,考慮到運輸成本,這使得美國的出口相對昂貴。所有這些都暗示,川普政府最近的舉措對美國煤礦開採行業的好處有限。它們將減緩其衰落,但不會導致恢復。如果發電廠訂單保持不變,這也將增加美國納稅人的電力成本。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