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論美國要把台灣變刺蝟,李光耀說即使中國第一戰打輸也會回來打第二三四輪不斷地打直到勝利:台灣必須全民皆兵
2022/05/10 14:04
瀏覽1,246
迴響1
推薦3
引用0

美國看台灣極度仇中,寄望台灣爆買儲存刺針與各類飛彈自衛,李光耀則說過台灣是中國核心利益,即使第一輪打輸也會打到贏為止,若從台灣接收蔣介石對中國文化種族滅絕的故宮來看,台灣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血海深仇,台灣包括現任立法院長游錫堃當行政院長時還想要攻擊上海北京,及學者主張攻擊三峽大壩對中國人進行幾億人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如果兩岸開戰必然是慘死幾億地球人的人類災難,台灣只有男女皆兵的選擇,並且必須當兵當到兩岸其中之一滅亡為止。

圖片說明:紐約時報報導「美施壓台灣 購買更適合打贏大陸的武器」。



首先先看美國立場,根據聯合報「美施壓台灣 購買更適合打贏大陸的武器」,美方已認定,台灣採購的某些武器不適合台海防禦戰,例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報導中說,美國已警告台灣官員,國務院會拒絕這些採購案,並告訴美國軍火商,別要求美國政府批准台灣的某些武器訂單。美國官員認為,若戰事演變成台灣必須使用戰車來對付解放軍的短兵相接局面,那台灣註定淪陷。刺針也是美國鼓勵台灣訂購的武器之一。並且,若台灣被包圍,美國及其盟邦要運送武器入台將困難得多,一些美國官員考慮讓台灣儲存大量軍火。

其次,根據天下文化 2019/08/27總理李光耀預言未來二十年最後一本著作《李光耀觀天下》,其中他談到中美最大危機是台灣問題,而「中國志在國家的利益,而不是改變世界」,但這是美國與台灣人死也不相信的。

我的觀察是,毛澤東時代還會輸出革命,但鄧小平之後只想發展,然而,獨派跟美國共同的看法是中國極力輸出其數位極權統治模式,看起來就是認定中國將「赤化世界」的調調,而且台灣人絕大多數都相信並且樂意接受美國對台灣的定位。

接下看李光耀所言:「即使中國在第一輪打輸了,也會返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直到勝利,這對美國來說不值得。台灣方面即使現在還沒明白,以後也會明白。


李光耀說「台灣方面即使現在還沒明白,以後也會明白」,這我完全不認同,因為台灣的戰爭主張都是朝將中國種族滅絕的手段來思考,例如攻擊三峽大壩的反人類罪行攻擊,這樣一搞必然屠殺長江沿岸數億中國人,台灣年輕人甚至考慮自爆台灣核電廠讓中國沿海人民死亡無數,這則報導還引發大量迴響,當年陸客團在台灣被台灣司機大屠殺燒死二十餘人,許多台灣網民在網路上狂歡,桃園市長鄭文燦還致贈殺人兇手蘇明成輓聯。



風傳媒報導有臺灣人主張轟炸核電廠 翻攝youtube風傳媒報導有臺灣人主張轟炸核電廠 翻攝youtube風傳媒報導有臺灣人主張轟炸核電廠 翻攝youtube風傳媒報導有臺灣人主張轟炸核電廠 翻攝youtube

換句話說,台灣與美國聯手把十幾億中國人屠殺殆盡種族滅絕後,怎麼可能還有「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呢?

兩岸的血海深仇,自古有之,例如《三國志》〈孫權傳〉對「夷州」的記載「春正月,遣將軍…,浮海求夷州…,但得夷洲數千人還。」,假設「夷州」為台灣,那這「得夷洲數千人」不就是被綁票的人嗎?這就是血海深仇。

之後到台獨心嚮往之的「日治時代」,台灣人加入日本屠殺亞洲的行列,根據劉維人、廖珮杏/民主的極限:人民必須為國家做的壞事負責嗎?的論述邏輯,當時日本進行南京大屠殺,屠殺盟軍戰俘,馬尼拉大屠殺時,「在國家犯下惡行時,我們只能觀察你有多麼反對那些惡行;或者又有多麼認可、多麼支持你的祖國。」,絕大多數台灣人是支持日本的。

台灣與日本共同屠殺中國人,只有日本有或多或少的道歉,但台灣人完全沒有被轉型正義,蔣介石還任用諸多日本時代效命天皇的台灣人。

1949年後,蔣介石劫掠中國文物到台灣故宮,這些中國文物自古以來不屬於台灣,卻被台灣人霸佔,完全切斷中國文物與中國人的連結,這就像白人把原住民文物掠奪到歐洲、像白人掠奪巴比倫文物到德國、像白人掠奪埃及文物到大英博物館一樣,這是蔣介石切斷中國文物與中國人聯繫的戰爭罪暴行!

包括絕大多數台灣人與美國人都不認為台灣屬於中國,那有何立場霸佔屬於中國的各種歷史文物呢?唯一理由就是台灣人要延續中國戰犯蔣介石的戰爭暴行,要徹底切斷中國人與其傳統文化的自古以來連結!

綜上,現在美國人要台灣當刺蝟,除了要思考這必然是一個台灣人對中國人或中國人對台灣人的種族滅絕之戰外,兩岸仇恨比山高比海深,如果美國真希望台灣必須抗中到底,那只有盡全力壓迫台灣採取男女皆兵的徵兵制並且服兵役如同朝鮮一樣至少三年。否則,美國期待中的刺蝟台灣,必然失敗!

Blackjack 2022/5/8

美施壓台灣 購買更適合打贏大陸的武器

2022-05-08 20:55 聯合報 / 編譯

李京倫/即時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俄烏戰爭促使美國拜登政府更積極推動台灣購買不對稱作戰武器而非常規軍備,以便以小規模軍力抵擋中國大陸從海上入侵。

美方已認定,台灣採購的某些武器不適合台海防禦戰,例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報導中說,美國已警告台灣官員,國務院會拒絕這些採購案,並告訴美國軍火商,別要求美國政府批准台灣的某些武器訂單。

國防部長邱國正五日向立法委員坦承,海鷹反潛直升機採購案已喊卡,原因是價格過高。他並未提到美國官員施壓台灣不要買。

部分美國官員對於已批准的某些對台軍售也很有意見,例如二○一九年批准售台的一○八輛M1A2艾布蘭戰車。美國官員認為,若戰事演變成台灣必須使用戰車來對付解放軍的短兵相接局面,那台灣註定淪陷。

美國應烏克蘭要求,提供標槍反戰車飛彈和刺針便攜式防空飛彈。刺針也是美國鼓勵台灣訂購的武器之一。

美國還推動台灣購買波音製造的魚叉反艦飛彈。烏克蘭四月就是用自己的海王星反艦飛彈,加上美國提供的情資,擊沉俄國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部分美國官員說,台灣也該添購海岸防空飛彈系統、武裝無人機和水雷。

美國國務院一名代表發表聲明說:「持續追求不能有意義促進有效防衛策略的武器系統,不符合台灣面臨的逐步改變的安全威脅,因此,美國強力支持台灣實行不對稱防衛戰略。」

拜登表明不會派兵參與俄烏戰爭,但同意運送小型機動武器給烏克蘭。如果台灣被包圍,美國及其盟邦要運送武器入台將困難得多,一些美國官員考慮讓台灣儲存大量軍火。

台灣最近幾次採購的美國軍火,有許多符合不對稱戰略,不過部分台灣官員仍要求美國提供昂貴的傳統武器,如艾布蘭戰車。台灣多名防務專家主張,台灣仍需傳統武器,為中共犯台各種不同情境做準備。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說,「我們收到美國許多建議,但仍需準備因應其他可能發生的長期作戰情境」,他擔心俄烏戰爭讓美國人更加堅持不對稱作戰的想法,而不考慮台灣的特定需求,「我們的火砲系統太老舊了,需要更新。你不能要求我們拿二戰時代的裝備對抗中國」。

借鏡烏克蘭 紐時曝美促台買這類武器抗陸

16:032022/05/08

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 中時新聞網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7日引述9名匿名現任及前任美國、台灣官員,指出比起常規戰爭武器,拜登政府正悄悄施壓台灣,向美國訂購能幫助台灣小規模軍隊擊退解放軍海上入侵的美國製武器。這些武器包括適用於不對稱戰爭的飛彈及小型武器,報導也指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拜登政府推動台灣採購這類武器變得愈來愈急迫。

《紐約時報》指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塑造台灣防禦的計畫變得愈來愈急迫,俄烏戰爭讓華府及台灣相信,北京在未來幾年入侵台灣已成為潛在危險,而小規模軍隊採用專注於機動性高及精準打擊的不對稱戰術、並且使用正確武器,也能夠擊退大規模軍隊。

報導指出,美國官員正在重新評估台灣軍隊實力是否足以擊退外來入侵。蔡英文總統正試圖將我軍導向不對稱戰爭,並且著手採購大批難以瞄準、反制的機動性致命武器,不過部分我國防部官員對此表示反對。

美國官員則已認定,包括MH-60R反潛直升機等我國防部試圖採購的武器不適合用來與解放軍作戰,美國官員也已警告我方,美國國務院會拒絕這類採購要求,美官方也已告知美國武器製造商,不要要求美國政府批准某些台灣訂單。

民主及共和兩黨的官員及議員都表示,烏克蘭戰爭中學習到的一課是,美國必須幫助台灣變成「豪豬」,以嚇阻中國大陸的潛在攻擊。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東亞分析師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確實感覺到轉變,但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就已有轉變,這種轉變在俄烏戰爭後變得更加鞏固,「五角大廈內已敲響警鐘,確保台灣是認真的,我們也必須嚴肅以對。」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國務院及國防部官員都參與了與台灣官員的軍購討論,拜登政府3月初也派5人小組來訪台灣,與蔡英文總統及其他官員討論我國的防禦策略及軍購。

美國國務院代表的聲明指出:「繼續追求無法有意義貢獻有效防禦策略的系統,並不符合台灣所面臨持續變化的安全威脅,因此美國強烈支持台灣實施不對稱防禦策略的努力。」

另一名國務院官員則表示,美台雙方現在都在研究從烏克蘭戰爭中汲取教訓。

烏克蘭軍隊透過不對稱戰術取得了巨大成功,頑強抵抗俄軍戰車、戰機,烏軍使用的武器包括肩射式標槍(Javelin)反戰車飛彈、刺針(Stinger)飛彈、及武裝無人機。

不過兩岸之間相隔100英里(約161公里)的台灣海峽,導致北京攻台與俄侵烏的情況不同、甚至更為困難。

報導指出,對美國及盟友來說,對一個被圍困的台灣島補給武器可能比運送武器給烏克蘭更為艱難,因此部分官員考慮讓台灣儲備大量彈藥。

2019年美國國務院授權對台軍售22億美元武器,當中也包含108輛M1A2艾布蘭戰車(Abrams),當時部分美國官員私下批評這項軍售,指出如果解放軍的進犯強大到足以讓台灣必須動用戰車,那台灣注定要完蛋了。

儘管最近幾波台灣的軍購都符合不對稱戰略,不過部分台灣官員仍持續向美方施壓,要求出售如M1A2艾布蘭戰車等昂貴的常規武器。

我軍事專家指出,台灣仍需要部分傳統武器,以預備不一樣的戰爭場景。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安全分析師揭仲指出,台灣已接受許多美國建議,但台灣仍需要為其他可能的、長遠的戰爭情況預作準備,他擔心烏克蘭戰爭導致美國更深入不對稱戰略,而忽略台灣的具體需求。他強調台灣的火砲系統已太過老舊、必須升級,「你怎麼能叫我們拿二戰設備對抗中國?」

報導指出,國防部長邱國正先前在立法院表示,因價格過高而取消向美購買MH-60R反潛直升機,但他沒提到的是,美國官員一直在敦促台灣不要購買這類直升機,目前台美也正在討論台灣是否該採購E-2D預警機。

美方鼓勵台灣採購刺針飛彈,以及波音公司生產的岸置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部分美官員也建議我加購沿岸防空飛彈系統、武裝無人機及水雷。

文章來源:U.S. Presses Taiwan to Buy Weapons More Suited to Win Against China

李光耀對中國9大預言被翻出 資深外交官驚喊9字

19:332022/05/08 中時新聞網 李俊毅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於2015年病逝,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曾說,「我觀察這個人幾十年,他的預言從來就沒有錯過。」據大陸《鳳凰網》報導,李光耀生前對中國大陸曾多次做出預言,其中的一些已被驗證,另一些則仍待事情演變。對此,前大使、資深外交官介文汲8日直言,李光耀「敢講真話、敢預測未來」,是很令人尊敬的。

介文汲8日在《TVBS》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表示,從中國大陸這些年的發展趨勢來看,李光耀講得很對,對政治人物而言,敢講真話是很令人尊敬的,且敢對未來做預測,這種政治人物是不多見的,也是眼光比較深遠的領導人。而李光耀就是兩者兼具的人。他認為,李光耀做的預測,也是世界正在走的方向。

介文汲坦言,李光耀過去預言中國崛起將「勢不可擋」,而美國近年也盡一切能力,在阻擋中國崛起,但目前來看,是有些失敗的,包括調高關稅等手段來制裁中國。

陸媒《鳳凰網》曾整理出「李光耀關於中國的9個預言」。內容大致如下:

預言1:中國在西太平洋的對抗終將占上風。

李光耀稱中美兩國爭奪亞太地區主導權的競爭已經開始。中國將把美國趕出12海裡的領海乃至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屆時,中國將成為區域大國,必要時也會展現力量。

預言2:中美並不是美蘇的零和遊戲關係。

很多人認為,美國重返亞洲,是要防堵中國。可是李光耀認為,中國不是蘇聯,因為中國過去苦了這麼多個世紀,志在國家的利益,而不是改變世界。

預言3:日本正在慢慢「走向平庸」。

李光耀早在1996年就預測中國經濟將超越日本,而中國並沒有讓他等到2030年。日本2010年名義GDP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預言4:「戰後出生日本人若掌權,日本或自行發展軍力」,「在日本戰後出生的一代人於15至20年後掌權時,日本中斷與美國盟約,而自行發展軍力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

時至今日,似乎李光耀的預言正在應驗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是日本脫離和平憲法的第一步,日本右翼政客們也希望擺脫美國的束縛。

預言5:阿莫爾(中國境內稱黑龍江)河灣地區將重新住滿中國人。

俄羅斯並沒有有效的讓烏拉爾以東地區的經濟和人口增長,在遠東閒置了大量的土地。李光耀認為俄如果不在遠東地區採取措施,該地區將成為中國的「原材料附庸」。目前至少有20萬中國人生活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未來將有更多。

預言6:「印度會成為軍事大國,但經濟不會繁榮」。

2005年,李光耀曾認為印度在未來將超越中國,但是4年後他明確對記者說:「我收回之前對印度的樂觀判斷。」他批評印度「尚空談,少實幹」。基礎建設落後,語言不統一及種姓制度也都制約了印度的能量;

預言7:「兩岸統一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當被問到「臺灣調查顯示,支援獨立比要統一的人更多」,李光耀直言這毫無意義:「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對美國則不是。(假如台海出現戰事)即使中國在第一戰打輸了,也會返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直到勝利」。

預言8:習近平「應該屬於曼德拉級別的人物」2007年11月訪華時同習近平的首度會面,給李光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光耀稱「習近平的大氣讓我印象深刻。他視野廣闊,看待問題深刻透徹,但又絲毫不炫耀才識。他給人的感覺很莊重。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我進一步想到他曾經受的磨難與考驗。我想,他應該屬於納爾遜·曼德拉級別的人物」。

預言9:中國未來「很難預測」。

習近平未來將採取什麼政策,李光耀罕見表示「很難預測」。就國內的挑戰而言,中國正處於關鍵時期,習近平將會集中精力處理這些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會有怎樣的外部突發事件擺在他的面前。一旦發生嚴重的不測,計畫必定要受影響。「不過我相信,他能處變不驚、妥善應對」。

文章來源:鳳凰網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上大人-閱兵看點
2022/05/10 23:58
想多了

台灣打中國的武器和膽還未出現。

美國打伊戰時﹐慢的先行飛的在後﹐最後是那群導彈。大家差不多時間一起到達﹐敵人的設施和人命都是半小時內放題式屠殺﹐跟本不知發生什麼事。

大陸收台應更精準﹐一小時全台島絕對癱了。

兩岸"戰爭"最好玩的點是: 台灣絕不敢先動手﹐爆到稀巴爛的地方是自己的家﹐死得最多的是島民。美國絕不會插手。

這種遊戲好玩嗎?

我認為台灣人是不自由勿寧死,與中國大陸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會用盡一切手段,即使是游錫堃擔任行政院長時也揚言要攻擊平民都市,兩岸一開戰,台灣的攻擊不會手軟的

就像當年二戰時,台灣人心甘情願替日本賣命,蔣介石來台灣後,許多台灣人說自己被迫當日本人,但國民黨完蛋之後,紛紛還原自己對日本的孺慕之情,就像李登輝當年在蔣經國面前只敢坐三分之一椅子,其實全是另一種心思

我現在對兩岸的看法是,兩岸是死敵,大陸不該想要統一台灣,而是像台灣誓死仇中一樣互相當成永遠的敵人,互相仇恨的兩方硬要融合,只會更加仇恨

兩岸完全斷絕所有往來,堅壁清野,才有和平的可能啜泣

blackjack2022/05/11 00:0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