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隻因迷路而感到徬徨的小雞,突然看到前面有一隻母鴨帶領小鴨行走,遂立即跟了上去。走啊…走啊…走到一個池塘,小鴨逐一跟著母鴨跳了進去。此時,小雞竟也不加思索地跟著跳進了池塘。結果是,戲水的是那些快樂的小鴨,而溺水的是那隻可憐的小雞──「追隨」應適可而止,而不可「盲從」到底。
//即便「仿效」,亦切莫「盲從」。
//威廉‧考伯曾說:「知識與智慧非但不是同一回事,甚至常常彼此之間毫無關聯。知識貯藏於『腦殼』之內,裡面盡是充滿了別人的思想;而智慧則深藏於『心靈』之中,專注於他自己的(思想);知識先生因其自己已學了好多東西而自傲;但智慧先生却以其本身所知無多而顯示謙虛。」
//有錢固然「好辦事」,但却不一定用來「辦好事」,更不一定會把「事辦好」。
//你當然可以「請求」人家提供某些「服務」,但却不能「要求」人家必須「服侍」你。
//尊敬不能「強求」,而只能「贏得」。
//「問對」問題要比「答對」問題來得重要。
//馬克吐溫說:「『不去』讀好書的人,比『不會』讀好書的人,好不了多少!」。
//要善變的是你的「腦」,而不是你的「心」。
//腦要「複雜」,心要「純一」。
//你不可妄想,只要砍掉蝌蚪的小尾巴,牠就會馬上變成青蛙!
//遇有重大事情發生,不要只想如何「化解」或「擺平」,而應力圖根本的「解決」。
//所謂「道德」,簡單說起來,就是把人當「目的」而非「手段」;把人當「主體」而非「客體」。
//悲觀者只看到「機會」前面的「問題」;樂觀者卻能看到「問題」背後的「機會」。
//處理事物時,不應單就表面現象加以反應,而應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剝下去,以求徹底了解現象背後的真實。
//「愛」至少包括三個要素:即尊重、關懷與奉獻。唯尊重(或尊敬)不同於阿諛或討好;關懷也有別於同情與憐憫;而奉獻更不是施捨。
//處於多變、速變的後現代社會,我們再也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而應以「預變應萬變」。
//「自尊」與「自大」有所差別,自大的人往往看不見自己的缺點,卻又高估了自己的優點;自尊的人除自尊之外還會尊重他人,而自大的人卻會輕視別人,甚或目中無人。
//握有熊熊知識火炬的人,應不吝點亮週邊的小蠟燭。
//幽默感不等同於滑稽、搞笑或詼諧,他實為機智的化身,也是自信心的一種表現。
//臉可以「黑」,但心一定要「紅」,手一定要「白」。
//不要跟他人「搶」空間,而要自己「創」空間。
//心要熱,頭要冷;手要快,腳要穩。
//敢自嘲的必定是個有自信的人。
//不可有傲氣,但要有傲骨。
//做人可以有傻勁,但不可以有傻氣;可以裝傻,但不可以真傻。
//對於那些溢美之詞,你們最好把它當成「香水」,可以聞一聞,但千萬不要吞下去。
~~~~~~~~~~~~摘選自《教育小語》 黃炳煌 著作
****************************************
這本書不是買來的,
也已經忘記了是何年何日何地取得這本書的。
一直以為這本書是教職人士所閱讀的書籍,
所以一直擱在書架上不曾翻閱過。
近日,不知哪根筋接上了哪根筋,
眼睛直盯著書櫃裡的這本書,進而想翻閱這本書。
雖然是給予教職人員的教學理念與指南,
然,書中的哲思條條有理,
可也適合一般人作為睿智名言來勉勵自己。
讀完這本著作,深深覺得獲益良多,
有時候的一句話,便能使自己有所省悟,
有時候也因為一句話,心情如被點醒般的豁然開朗。
********寫於20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