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首先稍作說明,請別因著標題,以為這是篇涉及宗教的文章;它純粹是談音樂,談藝術,談審美。就像旅遊時,不信佛教的人也不會迴避名山古剎,為的是欣賞建築之景觀及品鑑寺廟內的文物、陳設等。反之,非基督徒去歐洲一樣會遊訪不少教堂;而基督教的音樂被世俗接受,甚至成為經典流行樂,也屢見不鮮。自然,佛教的善男信女對本篇的音樂或許會有另一類情愫。
話說 2012年12月上旬,也就是在無意地成為聯網的『作家』滿三個月時,我出了一篇音樂介紹的文章“周流揚梵音”,介紹了一位特殊的作曲家和一種特別的音樂形式。最近心血來潮,把它重新改編成為升級版 2.0;主要原因大概就是
- 後來對這位作曲家,何訓田有更多的認識。
- 那時知道這部落格的格友少,有機會來欣賞所介紹的音樂就更少。
- 彼時文章格式生嫩,也尚未發掘及裝置自動播放器,音樂欣賞不夠方便。
- 原版裡,樂曲的排列順序不盡理想。這次重新安排,正值和煦春日,特以源自古詩偈的《春歌》引領,巧和時令。(陰曆四月初八,今年是陽曆的五月六日又正逢佛誕)
前年我發原文後,陸續一直有格友來訪、閱讀及聆聽它。其實後來所看到已經不是原始的模樣,因為我偶爾想到什麼,就會去改,包括分段、編排、補加播放器等。
(請留意:《春歌》和《千江月》開始音量都很小,再漸次放大,這是編曲的有意安排,代表聲音由遠而近,並非播放器有問題。尤其是《千江月》要過了一、兩分鐘音量才正常,它的全曲長近8分鐘。) (2014.5.1,已補加《般若心經》經詞 於音樂介紹欄。)
_____________(主文始自此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篇介紹的心經音樂是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訓田(1953- 見下圖)的作品。出身自四川音樂學院的著名作曲家何訓田是音樂新語言開創者,和當代中國第一位用自己的作曲技法創作的作曲家。
1981年創立「三時說」和「音樂維度論」;1982年創立「RD作曲法」,是中國當代第一部作曲法;1995年開創了國際唱片史上在全球發行第一張中文唱片的歷史,創作的《阿姐鼓》、《央金瑪》、《波羅密多》、《七日談》等唱片全集在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出版發行,銷量數百萬張;1996年創立「結構流作曲法」;1997年創立「空隙論」;2003年完成人類第一部獻給所有物種的元音樂《聲音圖案》;2008年完成人類第一部前意識音樂《一訸上歌》。
何訓田曾獲得〖1989-90美國國際新音樂作曲家比賽/唯一/傑出音樂成就大獎〗等十五項國際作曲獎;獲得〖第三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一等獎〗等十三項國家作曲獎;獲得〖第四屆梅賽德斯國家精神造就者〗等多項國際國內的榮譽大獎。
其它的榮譽包括:國際華納、朔特音樂等多個國際出版機構在全球出版發行何訓田的作品;英國BBC交響樂團等數十個樂團為他的作品在全球作世界首演和演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BBC、ABC、CNN、NHK等全世界數千家新聞媒體和學術刊物評述了他的作品、作曲技法和創作思想。
何訓田的理論和作品被譽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無法在西方文獻中找到藍本”、“最具個性的中國作曲家”、“他的音樂出現標誌著中國有了自己的音樂學派”,紐約時報稱他“幫助中國人實現了讓其音樂走向世界的理想”。他的傳略被編入《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辭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和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編纂的各類《世界名人錄》。何訓田被譽為用快樂表達哀傷的人。
第二段裡提到的《波羅密多》專輯是何訓田在2002年發行之一張空靈感十足和音色異常完美的專輯。這個專輯以其獨有的音樂風格征服了全世界,受到全世界音樂迷的一致好評。現在就從這專輯裡選出幾首最能代表何訓田特立獨行風格的樂曲,它們氣勢磅礴、震撼而又洗滌人心。
或 (如要直接聆聽某曲,點擊該曲曲名即可)
音樂編制:reaizuguo*
- 《春歌》的歌詞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源自南宋黃龍禪宗慧開禪師(1183-1260)的一首詩偈,立意新穎,耐人尋味,歌曲則借鑒了江南民謠的曲調。述說了音樂家内心想望的自由心靈。以高達八百餘人次的大合唱呈現人間榮景,和諧歌聲由遠而近,有着雨過天晴後的清新透亮與盎然生機。歌曲自始至終反覆吟唱這四句禪宗詩句,初始輕盈飄渺,而後蕩氣迴腸。曲調無一點變化,卻讓人跟著緩慢的鼓樂與歌聲進入到另一種境界 ...
- 《波羅密多》是由女聲反覆吟唱「般若波羅密多」六字,清美而空靈。
- 《般若心經》是一首堪稱經典的全新創作曲,它打破了一般歌詞的韻腳規則,打破了長久以來,心經難以用朗朗上口的旋律被唱出的困難。何訓田以自創的音樂語法,開創了在最短時間内讓人背下心經的方便法門,清新可喜的節奏與温柔人聲引導着一字一句的進行,散發着敦慈的美妙能量。《般若心經》詞: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 《千江月》全曲(曲長近8分鐘,曲首音量從小變大,代表聲音由遠而近)分三段:先是撼人心魄的佛鼓,然後是百人禪詩大合唱,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最後是悠揚、空靈的笛聲。生命轉折後的破繭而出,正是此曲所表現的生命境界。音樂由山林傳來的木鱼聲開啟序幕,大鼓接續而出,由緩而急,霎然停於高峰處。氣勢磅礴的百人禪詩大合唱、鐘聲伴隨的誦經聲,逐漸由近而遠。悠遠笛音吹起贯穿全輯的主旋律,空靈氣韻中乘風而去。
- 《塵鼓》是一首純粹的打擊樂曲,節奏變化多端,多種打擊樂器風格各異但又結合得非常融洽。和一般的鼓曲不同,這首曲子含有豐富的佛教音樂元素,層次豐富的打擊樂,以鲜活律動架構出點、線、面的均衡節奏,主次交替更迭,營造一種極為温暖的包圍感。就純打擊樂來說,很難得遇到如此精彩的作品!
- 《琵琶行》是由九九八十一把琵琶交叠而成,充滿歷史感的彈奏語法,帶領聽者進入時間的甬道,窺探那源於印度、揮灑於敦煌的異域面貌,猶如千古壁畫上騰飛的伎樂天幽然再現。
最後,就借用於我心有戚戚焉之網絡裡的評論為這精彩的專輯做個總結:
“波罗密多”唱的是心经,却不是佛教音乐。
“波罗密多”有81人次琵琶演出,却不是民乐。
“波罗密多”有江南小调,却不是民间歌谣。
“波罗密多”有激越鼓声,却不是打击乐。
“波罗密多”把音乐还原给音乐。
正是“繚繞聞天樂,周流揚梵聲。”(出自:南朝 梁武帝 《和太子懺悔》詩)信佛與否,皆為梵音有緣人。
聆聽好音樂要鉅細靡遺。
_____(本文止於此行,以下附屬欄目,瀏覽與否是讀者的自由選擇,謝謝!)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作推薦】你不懂民國島嶼的憂懼 南歌作
民進黨服貿及反核四大獲全勝應嚴肅面對全民經濟貧窮問題 蕭何作
- 26樓. 驀然回首 (川普苦等中國來電 )2014/05/10 07:51小插曲
歐洲友人無意間聽到這些音樂,不但欣賞,還講評一番,與我們的意見很類似 ;可見音樂無國界。
這位友人,卻誤把「琵琶行」, 當成土耳其音樂,也同樣能感受出西域古絲路上的風情 。讓我想起,置身於尚保留在土耳其的 一些絲路駱駝驛站 時的思古幽情。下次再造訪 某些古西域國家時,一定要帶著這首曲子,作一趟穿越時空之旅 。呵呵,音樂果然無國界。
《琵琶行》確實是這六首裡(對中國人來講)最有異國風味的。
您的想像力很豐富,感覺上方向應該是對的哦 ^..^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10 12:56回覆 - 25樓. 戈 筆 揚2014/05/07 09:58不同凡响。多谢!評得好啊。 多謝!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07 10:42回覆
- 24樓. 快樂水兵甲狗狗2014/05/03 22:08
今夜掛在網路上, 一直聽著 貴格編排的好樂曲, 感謝分享!
2200時感覺「般若心經」一曲不耐聽, 多了一點輕浮、少了一點悲意. 或許是我習慣了曾經聽過的, 那比較莊嚴的.
如文中提到的,專業人士,包括樂評們給的評價:何訓田被譽為用快樂表達哀傷的人。
雖然我既不信佛,對心經也知之甚少;但對何訓田的詮釋,我不會有任何輕浮的感覺,最多只能說感到輕鬆愉快。心經是該有悲意嗎?這個我並不知道。
話說回來,藝術的欣賞和審美本來就有很強的習慣性和主觀性;每個人的感受不同也很正常。
謝謝分享感受!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04 12:26回覆 - 23樓. 鄆2014/05/03 15:50歌好聽.
- 22樓. 金大俠2014/05/03 09:48
春有百歌秋明月,
夏有蟬鳴冬瑩雪;
歌月蟬雪如無物,
便是人間好時節。
中的第三句,歌、月來自第一句,蟬、雪來自來自第二句,無物來自六祖慧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 - 21樓. 金大俠2014/05/03 09:42
謝謝
仍舊一樣啦打油詩源於古詩(絕句律詩等),就說說絕句的基本規範吧: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第二、第四句要押韻,第三句不可押韻。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那是我弄錯了,以為是第二句不需押韻;到底是外行,呵呵
第三句不可押韻,意思就是押韻反而是錯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04 07:16回覆 - 20樓. 易水2014/05/03 06:53可惜奌不出聲音(Chinwenlu99@yahoo.com)請別用 iPad,那是無法聽的!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03 07:24回覆
怎會呢? 請注意【導言】的尾端:
(請留意:《春歌》和《千江月》開始音量都很小,再漸次放大,這是編曲的有意安排,代表聲音由遠而近,並非播放器有問題。尤其是《千江月》要過了一、兩分鐘音量才正常,它的全曲長近8分鐘。)
再試試看(檢查一下您那播放器的音量),大家似乎都沒問題。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03 07:15回覆 - 19樓. 景寔2014/05/02 21:1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是無門慧開禪師頌趙州問道的禪門公案,此首詩頌即是一個平常心境界,但如趙州也參了30餘年,一般芸芸眾生也就需花更多時間了!
- 18樓. 金大俠2014/05/02 11:46
春有百歌秋明月,
夏有蟬鳴冬瑩雪;
歌月蟬雪如無物,
便是人間好時節。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第一、二和四句押韻,和大俠上次說的規則不太一樣了?
另外,請教第三句如何解?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02 12:03回覆 - 17樓. 金大俠2014/05/02 11:27至貴格聽歌(以PC),一直聽、一直聽,反複的聽,我前輩子,有幾回可能真的是老和尚或禪學小師!
謝謝介紹、分享
漢普頓路海軍博物館 艦比館還大(世界日報週刊旅遊版)
泡泡隧道探訪(世界日報家園版)
為老太太開車(世界日報世界副刋)
比白宮還要白宮(世界日報家園版)
小品「老師,我要請假」我看也是;
所以昨天大俠來了以後,此文有了點改變,大俠沒看出來嗎?
那就請看【導言】的最後一句話,藍色的 ~呵呵請別客氣 ^..^
reaizuguo*😻詩韻映時事 於 2014/05/02 11:5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