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Germain 在巴黎算是比較老的區, 在塞那河的左岸
我就住在這區一棟老房子裡, 三樓. 房子雖然經過修整, 但是19世紀初"公寓"概念剛開始的風格, 還可以從屋頂一條一條原木橫樑看出來. 電梯? 當然沒有! 樓梯都還是木頭板子, 窄窄的, 中間略略凹陷, 走起來咿咿啞啞.
一晚在廚房弄些東西, 背對廚房向著天井的窗戶, 忽然聽到一些聲音.
斷斷續續的
顯然是呼喚….
當時天未全黑
正是幽冥相接的時刻
嗯…
我回頭尋找聲音, 隔著天井, 有個年輕人正想辦法引起我的注意.
"嗨"
"哈囉. 我住在斜對面.你的鄰居"
原來他就是每晚練吉他的人, 借住朋友家, 明天要離開巴黎. 但是冰箱裡還有食物, 放著必定壞掉, 覺得很可惜. 問我願不願意接收. 就這樣, 兩小時以後, 他拿了六片冷凍牛肉, 半瓶白酒, 一個青椒, 兩顆雞蛋來敲門. 簡短自我介紹後, 互相道謝, 互祝旅行愉快, 道晚安. 前後不過五分鐘
這一段簡短的相遇, 有許多"如果怎樣怎樣,就會很糟很糟"的假設.
常常一個人旅行, 所以不是沒有戒心的人. 如果將來再有類似的事件, 也不表示我會再度接受. 但是當時直覺沒有危險的判斷, 事後卻很難用實質的言語解釋 “為什麼”? 也許是因為聽到他的吉他練習?
也許…. 如東方哲學所說,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和分開, 無論多麼短暫, 都是某種因果的完成...
- 5樓. 舊金山金芭莉2006/10/06 11:05好故事
說是聲音的故事,也像是生活的故事啊!
活在當下,精采生活 - 4樓. Aqua Space2006/09/02 14:52啊...
離"會法文"有點距離啦
學得... 厘厘辣辣...
- 3樓. Calla2006/09/02 14:38哇!你好棒會法文~
兩個女兒在高中都修法文,她們笑說現在加州東方人多,
有時想罵人,又不想被別人聽到,就用法文罵~
我最近車上常放的 CD 就是她們燒給我的法文歌,真好聽!
-------
我不是小說家,要不這好像是一個故事很好的起頭~
有時直覺是很準的,也不必真正去理清什麼,
遇到什麼,那也是命~
- 2樓. Aqua Space2006/08/22 03:23hi
他看起來是學音樂的學生.
我倒覺得這不是熱情, 是環保的一種心態, 或是一種對食物的珍惜.
當然, 和學生身分多少有關.
- 1樓.2006/08/21 08:23歐洲人好熱情
這種直接簡單的熱情令人感動,換做是我,考慮一堆後,東西就送不出去了。
這種老房子在台灣都可以列入三級古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