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羅馬帝國 vs 中華帝國
2010/12/04 00:32
瀏覽2,232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去年颱風之後和一位許久未碰面的老外聊天。 原本是美林證券高層的他,幸運地於前一年離開這個行業,聊起最近金融圈的變化,都感覺不勝唏噓。話題一轉,開始聊到羅馬帝國與中華帝國。

很多東方人認為羅馬帝國是古代史,跟現代社會沒有太大關係。 其實整個西方歷史,由古希臘文明開始、經過羅馬帝國、西班牙霸權、英國帝國主義、到今天的美國,跟中國歷史一般,可說是一氣呵成!對於歐裔人士,談到羅馬帝國就相當於我們中國人的漢唐盛世。

西方當權者往往希望與當年的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雖然他並沒有當過「帝」)比較。 凱撒雖是姓氏,但是在不少歐洲語言,凱撒(Caesar)演變為帝王的稱呼,如德文的 Kaiser 與俄文的沙皇 Czar。 羅馬帝國所使用的拉丁字母,除了意法西拉丁語系外,德國與英語也使用。 更不用說許多今天使用的詞彙還可以看到當出拉丁文的影子。

中華帝國傳說中的始祖是黃帝,最早在河南省新鄭建都。 版圖逐年擴張,中華文化慢慢被鄰近民族模仿,中華文字也被採用學習(但是語言並沒有被接受)。到了漢唐,國力相對達到頂盛,接受中華文化的族群因而被通稱為「漢人」或者「唐人」。中華帝國對鄰近民族並不友善,經常高傲地用「蠻夷倭」來稱呼。 但是許多「蠻夷」最後都是接受(不少是被迫接受)強勢的中華帝國文化,數百年之後也就自認為是漢人。 所謂的「漢人」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對一個接受中華文化群體的稱呼。不過中華漢族的融合也是經過兩三千年才完成,而且是持續在進行中。

帝國文明到了一個階段,生活舒適的人民很自然地會懶散下來,安於現況不求改變。這時候帝國如果要繼續擴張國土,科技文明要突破現狀,就必須引進新血。 很多時候「引進新血」也是被強迫,往往先是全面性的破壞才會被重新建立! 汰舊換新是殘酷地,但是對於帝國整體的延續性則是有其必要。

中華帝國有「五胡亂華」、「滿清入關」,西方則有哥德蠻族(Goth)掠劫羅馬與蒙古西征。 維持一個帝國須要蠻橫暴力,但是也必須開放通融。 中華帝國雖然歧視鄰近「蠻族」,但是也展示一定的包容力,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最後自己認同為漢族。

羅馬帝國也是一樣: 傳說中羅馬的始祖是被母狼奶大的雙胞胎 Romulus Remus。 羅馬城建於西元前752年,在共和國時代,「羅馬人」的定義十分嚴格;因為只有「羅馬人」才是公民,可以參加政治。 羅馬與中華帝國一樣有文化優越感,周邊的民族動不動就被羅馬人高傲地用Vulgar粗鄙),Goth粗野)甚至Vandal破壞)來取名。到了帝國時代,隨著國土的擴充,公民的定義也越來越寬鬆,先是其他義大利地方、西班牙的民族也可以成為公民。 凱撒大帝與高盧「蠻族」雖然爭戰多年,最後高盧人被征服。數十年之後(西元48年),高盧貴族也被允許進入羅馬元老院參與政治決策。 帝國文化必然有其優勢,有了優勢必有自信,有了自信就能夠開通包容。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德意志這些「優秀」新興民族無法建立帝國的原因,因為他們自我要求極高卻無包容異類的心胸的…

羅馬帝國與中華帝國不一樣的地方是西羅馬帝國第五世紀在「蠻族」的掠奪下瓦解之後,雖然還有自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帝國,但是分裂之後的羅馬帝國從來未能統一。羅馬帝國未能復興統一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文字。 西歐國家雖然全部繼承了拉丁字母,但是拉丁字母是活文字,是拼音文字,與語言無關。 各個民族獨立後自然而然地用拉丁字母書寫自己語言。拉丁文在初期有它絕對優越的地位,是羅馬教會的語言,也是知識份子必修的語言。 但是隨著西歐各個民族的先後興盛,法語、西班牙語、英語在不同的時代也逐漸取代拉丁文的重要性。

漢文字則與語言無關。 同樣是漢人,山東人、江浙人和廣東人聽不懂對方的語言很正常,但是書寫漢字則是相同。其實中國許多「方言」原本就是不同語言,廣東話與北京話的差異不僅是語音不同,文法與名詞都大不相同,差異之大有過於同是拉丁語系的法文與西班牙文。 心理上來說,漢文字加強了「漢民族」的向心力。決心在政治上與中國劃清界線的民族,如韓國人與越南人,都必須創新自己的拼音書寫文字以達到文化上的獨立。

雖然如此,後代的歐洲諸國君王對羅馬帝國依然念念不忘。 羅馬教會也利用這種心態居中大搞政治平衡遊戲。西元800查理曼大帝第一個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後德意志、俄羅斯甚至連土耳其君王都有「認領」這個虛榮頭銜的紀錄,持續到十六世紀。 之後的拿破崙稱帝,加冕的儀式依然有濃厚的羅馬帝國味道: 桂冠、老鷹圖騰等等。 事實上,老鷹圖騰在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不下於龍圖騰在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凱撒大帝 Julius Caesar (雖然他從未稱帝)時就採用的老鷹圖騰代表軍事勝利,而拿破崙與希特勒都曾回復過羅馬帝國時期的老鷹圖騰。而老鷹更可見於許多歐洲國家的國徽內: 俄羅斯、波蘭、奧地利、阿爾巴尼亞等等。 當然還有今日第一強國美國,國徽依然是用老鷹。西方人對凱撒大帝、奧古斯都Augustus的推崇,就有如漢武帝與唐太宗在中華民族心中的一般。

雖然西方帝國主義在十七、八世紀稱霸全世界,駕馭舊中華帝國勢力與回教國家。但是西方世界的爭鬥依舊並沒有一個單一國家可以取代當年的羅馬帝國霸主地位。 也難怪基督教徒有說法是羅馬帝國復出則世界末日將近,有些人甚至認為今日的歐盟也就是現代的羅馬帝國復興…

除了政治與語文,我們現在在西方社會仍然可以見到羅馬帝國的影響︰許多歐美大型政府建築物依然是採用羅馬圓柱建築。 在學校讀生物或者其他科學會發現許多現代科學用詞都是使用拉丁文。

在現代社會裡,尚遺留下許多羅馬帝國定下來的遊戲規則。 西方人遵循這些規則已兩千多年,已經是他們文化與生活的一部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東方人或者其他非西方人往往在現代社會中玩輸給西方人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還在摸索學習他們閉著眼睛都知道的遊戲規則。 其中一個羅馬帝國傳下來的知識就是「殖民主義」。

受過殖民主義禍害的民族想到殖民主義就聯想到帝國主義,也一定只想到壞處。但是其實「殖民主義」就是現代公司治理的前身!

不要小看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起於希臘,但是羅馬帝國時代將殖民制度變得更完整,最後由西班牙與大英帝國發揚光大,取得最後的成果!因為「殖民主義」的優勢,奠定了白種人掌握全球大部分資源,數百年來凌駕其他民族之上的事實。 放眼世界七大洲,源於西歐的白種人佔據了南北美洲、澳洲、部分的非洲與大洋洲。

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土地資源是控制在講英文、西班牙語與法文的人手上

反觀中國人雖然文明領先東亞數千年,明朝的航海技術領先全世界,但是華人居住的區域除了自己的起源地中國,僅有數千萬散居東南亞各國在異族統治下做二等公民。

殖民主義有良好的SOP「作業準則」。十八世紀,同樣的一個大英帝國的總督,用同一套大英帝國認許的作業準則,帶著一隊有SOP的職業軍人,今年被派去管理馬來亞,後年被調去管理以色列,然後再去斯里蘭卡。不同殖民地的屬民可能有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宗教信仰,但是都可以以同一套「作業準則」管理。 因此宗主國可以專心經濟剝削或者移民政策。 這不就是現代的跨國公司嗎?

兩千年前羅馬帝國時期凱撒派出的總督帶著軍隊就可以輕易地控制中東地帶。新約聖經上就讀到羅馬總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e)如何管轄猶太地區,如何與當地的國王與宗教領袖溝通協調,最後依照猶太人的要求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因為只有他被羅馬帝國授權可以下令處死耶穌基督。 

西方文化殖民主義的功力是表現在現代跨國企業。 西方企業重視「作業準則」與「授權」,而不是總行直接的控管。總行派出來或者認定的分行主管,只要遵守公司的作業準則,依然可以管理當地聘僱的員工,在外地幫公司賺錢,達到勢力擴張與經濟效應。

最早的跨國企業,如荷蘭東印度公司或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是殖民主義下的產物。 至今依然存在的Jardine Matheson「怡和洋行」就是當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衍生出來的跨國公司。也因為多年的練習,現今成功的跨國企業還是以西方公司為主。

亞洲西化最早的日本,雖然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多年,依然無法建立成功的跨國企業。日本文化還是中華文化的分支,日本企業對海外業務還是注重直接控管,還是不懂得授權。 日本企業在海外做業務的依然是總行派出來的日本人。 不熟悉當地市場自然業務也就無法做得太積極。

西方文化重視實質利益與速度,華夏文化則重視控制與文化統一。

中華帝國太注重中央集權與文化一統。 浪費太多時間教化原住民,更不鼓勵移民海外。直到近代,移民海外還是有「背叛祖國」的連想。 而海外華僑更是被當作棄民看待,被當地國家欺凌是理所當然。 所以中華帝國的擴張能力與當年的軍事力量無法成正比。 

但是中華帝國的做法也有她的優點,數千年來以文化融合了一群以漢民族自居的東亞人種。這些人有不同的語言與不同的體型,但是都認同中華文化,自認為炎黃子孫,也自以漢人自居。 所以漢人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單一民族」。 歐洲今日建立歐盟的種種困難,華夏民族已經在過去兩三千年緩慢地以文化融合的方式解決了。

中華帝國在文化上的整合雖然比羅馬帝國成功,但是並沒有給人民帶來更多的安定生活。中國歷代的內戰與對外征伐絕對不少過歐洲。 同樣地,統治者對人民的欺壓也不會低於歐洲的君王。

羅馬帝國與中華帝國在歷史上的發展大不相同。 但是經過兩千多年的個別發展,今天地球上的兩大強權依然是這兩個帝國的繼承人:美國與中國。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歷史與今日
上一則: 穆巴拉克下台與美國的偽善
下一則: 在美國坐飛機…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