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施是積德最直接的方式,不限於金錢。
- **財施:**捐款、捐物資,或資助有需要的人。
- **法施:**分享知識、智慧或經驗,幫助他人解決困惑。
- **無畏施:**幫助他人脫離困境或恐懼,例如在危急時刻伸出援手。
由衷地為他人的成就、善行和美德感到高興並表達讚美,這能培養寬廣的胸襟,避免嫉妒心。當他人有好表現時,不吝給予鼓勵,能幫助他們發光發熱。
尊重所有生命,包括動物和植物。
- **放生:**在安全的條件下,將受困的生命釋放回自然,培養慈悲心。
- **珍惜資源:**不浪費食物、水和各種資源,減少對地球的耗損。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最大的恩德。
- **事相供養:**在物質上滿足父母的需求。
- **法供養:**以正念修行,將功德迴向父母,使他們能脫離輪迴之苦。
- **孝敬:**以恭敬心和愉悅的態度對待長輩,讓他們安享晚年。
用善意看待身邊的人事物,真心待人。
- **換位思考:**多從他人的角度出發,理解對方的難處。
- **友善言行:**以和善的態度與人溝通,避免惡言相向。
負面情緒會損耗福報。
- **正念覺察:**覺察自己的負面情緒,練習以正向角度看待問題。
- **靜心冥想:**透過打坐、冥想等方式,平靜內心,淨化思緒。
身、口、意三業清淨是修行的核心。
- **不說惡語:**不說謊、不惡口、不搬弄是非。
- **不造惡行:**不偷盜、不傷害他人。
- **不起惡念:**不貪婪、不嫉妒、不瞋恨。
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乾淨的環境,能幫助靜心思考,保持身心健康。
學習能提升認知、增長智慧,分享知識給他人也是法布施的一種。
默默行善,不張揚、不求人知,能累積更深厚的「陰德」。例如匿名捐款、暗中幫助他人。
支持正信的宗教或慈善事業,幫助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智慧,其功德無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真誠反省:**意識到自己的過失後,發自內心懺悔。
- **決心改過:**下定決心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付諸行動。
處在這個矛盾的心境中,沒有任何的科學方法能印證算命師所說的天命已定之說(凡人命運不可改)。但我深信-個人願意修身養性,一定可以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自在、過得更快樂些,可能改不了命理師口中的大運,但應可以躲過許多惡運刼數吧。
我在日本看到一個電視節目,提到透過以下八個生活思維,就能改善自己的命運。我覺得內容非常的平易近人,知易行易,值得分享給大家。
1. 保持環境乾淨
環境乾淨,才能靜心思考。心靜,才能思慮清晰,靜觀萬物,做對決策,做事才有效率。
每天花30分鐘,整理自己的環境,從廁所、書桌、房間、廚房及鞋子開始吧!
2. 挺胸抬頭、端正姿勢
一個人的體態,代表一個人的精氣神。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像。走路也必須要抬頭請挺胸——一個人的體型姿態,足以展現自己的自信企圖心及身體狀況。試想面試時,看到一個彎腰駝背的年輕人,你會大膽錄用他,授予大任嗎?
3. 舉手之勞,方便他人
助人為快樂之本。多想利他之事,予人花朵,手留餘香。處處給別人最大的方便,譬如去餐廳吃飯不要弄得滿桌垃圾,盡量將碗盤歸類,方便服務生收拾。用完餐離開時,不忘將椅子拉回原位,像搭飛機下機時,要豎直椅背-様。搭捷運交通工具讓位給長者或需要的人;過馬路,停止滑手機,小步快跑通過,方便汽車安全通行。
4. 控制情緒,改變角度看問題
負面思考是百病之源。當一個人容易受外界影響,就容易生氣、焦慮,恐懼,形成情緒不安緊張。真正困住自己情緒的主因是自己的負面思考。
我們必須要相信一個人很難改變外在的世界,千萬別相信「-夫當關,萬夫莫敵」之說。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時,就必須學習用柔軟心,轉換角度去看問題、看世界。此外,想要改變別人想法是很難的,還是學習改變自己較為容易。
5. 培養討喜的性格
全世界的心理學家都認同一句話——「性格決定一個人的成敗」。
一個學經歷、能力好的人,如果性格不好,就無法廣結善緣,得不到貴人相助,最終是才高八斗、無法聚沙成塔,最終也很難走向成功之路。
因此,培養一個討喜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職場競爭力;此外,也可以從外表展現笑顏,口說好說、貼心待人…等待人接物禮儀開始訓練自己的討喜性格。
6. 珍惜擁有,惜緣惜福。
世人不可能擁十全十美的人生,每個人總有生命的缺口。
有人很有錢,但身體欠安;有人很健康,卻沒有圓滿的婚姻;有人活得很長壽,但卻是一生潦倒;有人事業成功,卻沒有子孫繼承家業。
如果你還健康活著,代表你已擁有許多別人沒有的(去看看急診室的病人或癌症的安養病人)。人能自在活著,已是萬幸之人,不要去想你沒有的,不必様様跟別人攀比,永遠感謝及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
7.感謝天地,感謝遇見的人
當我們享受三餐食物時,必須感念每樣食物都來之不易。來自天地、陽光、雨水,因此要禮敬自然的萬物。更要感謝服務你三餐之人——廚師、父母, 感謝你遇見的每個人,舉凡師長、同事、家人,朋友…等都是生命中的貴人。 佛法說今世能遇見之人,前世必定有前緣,甚至還說前世不欠,今世不見。人之所以會相見,就是要報恩或還債。若有前世債,今世就乾乾淨淨還清吧!
故永遠記住別人的恩典,用觀功念恩之心,盡量回報今生今世你遇見的人。
8. 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
健康最值錢,但有錢不-定買得到健康。永遠要把健康攞第一。
飬生之道很多,選擇最適合自己體質的方法,長期身體力行才能獲得健康。此外,減重、運動…等,需要長久的耐心與耐力,更需要更務實的自我管理。
福報不足時,可以從三個方面去累積:行善積德、修心養性、改善習氣。1. 行善積德福報的累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做善事,包括: • 布施:財施(捐款、資助有需要的人)、法施(分享智慧與知識)、無畏施(幫助他人解除恐懼、困難)。 • 幫助眾生:不一定是金錢上的付出,行善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助人,比如扶老攜幼、幫助弱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護生:戒殺放生,對待動物懷有慈悲心。2. 修心養性 • 保持善念:心存善念,才能感召福報。 • 感恩惜福:時刻感謝現有的資源與機會,不浪費、不抱怨。 • 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對人對己負責,這樣能讓自身的能量提升,福報自然增長。3. 改善習氣 • 斷惡修善:避免貪嗔癡,減少負面行為,如批評、嫉妒、計較。 • 懺悔過去:如果過去有做錯的事情,誠心懺悔並改過,福報就會慢慢回來。 • 誦經修行:持誦《金剛經》、《地藏經》或念佛、持咒(如六字大明咒、往生咒),可以轉化業力,增加福德。福報的累積是長期的,需要持之以恆,當福報增長了,人生的順遂度、貴人運、身心狀態也會改善。 行善積德10個方法
1、與人為善。2、敬愛存心。3、成人之美。4、勸人為善。5、救人危急。6、興建大利。7、舍財作福。8、護持正法。9、敬重尊長。10、愛惜物命。
1、何謂與人為善?
為人應儘量不拿自己的長處,去彰顯別人的弱點。
不要故意表現自己的善心,去顯示別人的惡意。
千萬不要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捉弄別人,折騰別人。
應該儘量謙虛處世,見人有過,儘量寬恕。
見人小善,也要表揚,則可對惡人形成一種沉默的,也不會撕破惡人的面子,使惡人不敢放縱,也有改過的機會。
總之,念念不忘為大眾著
想,維護真理原則,即是與人為善。
2、何謂敬愛存心?
就一般人的行為來看,君子與小人實在有點混淆不清,但若能留意一個人的存心正邪,則善惡就像黑白一樣的明白。
因此說:“君子所以異于小人,僅在一念之差而已。”
孟子也提到:“人所以異於禽獸幾稀?”
俗語說:“一樣米養百種人。”
人雖有親疏貴賤,智拙賢愚之分,但萬品同體都是同胞,誰都應該互相敬重,敬愛眾人也等於敬愛聖賢,能瞭解眾人的立場,即合聖賢之道,因為“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人人若都能敬業樂群,安份守己,敬重別人,也珍重自己,即是代天行道,敬重存心。
3、何謂成人之美?
一般來說,社會上持善之人較少,迷糊之人較多,而一般人又有坦護自己,排擠異群的劣根性,因此善人處於俗世,除非他能有守正不阿,有破斧沉舟的勇氣決心,否則也很難立足。
加以有意行善之賢達人士,言行都與世俗不同,心直口快,不善心機,不善於粉飾自己,以博取虛榮,因此見識不高的俗人,就常給他們不公道的指責,而達不到為善的目的。
因此說:仁人志士,長輩君子,應時加匡正輔助,以宏揚此等善士之功德,就像處理玉石之道一樣,任意拋棄丟擲,就同互礫,若懂得加以琢磨,則就是寶貝。
因此,凡發現有人行善,其志可嘉,就應該設法給予扶助,以成人之美。
4、何謂勸人為善?
凡人都有良知,只因人生旅途紛擾動盪,為名為利而使人沉淪墮落,因此與人相處,須時時提醒告誡他人,以解開迷惑。
韓愈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
為人若能臨機應變,因材施教,做到不失人不失言,則就像解人煩惱,醒人惡夢一樣,是最好也最實惠的事。
5、何謂救人危急呢?
人生在世,難免都會有失敗與不幸的遭遇,當碰到別人遭到禍害之時,應當像自己碰到災難一樣,盡力給予協助,譬如拿話安慰,或發洩他的冤屈,或給予其他方式的接濟都可以。
古人說:“恩惠不在大,能救人緊急為貴。”這是救人危急的大道理。
6、何謂興建大利?
就是協助建設公共設施,譬如開渠導水,修築堤防,修建橋樑、救濟貧困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算興建大利。
7、何謂施財作福?
佛門萬種行持,以佈施為第一,施就是舍,賢明之人內舍六根,外舍六塵,一切所有都可施捨,而不掛意。
一般人當然做不到此種境界,還把錢財看得比生死更重要,因此為人若能看破人生,從最困難的施財做起,以利群生,廣積陰德,則內能去除自私吝嗇的劣根性,外能濟人之急難,則將大有助於修善行持。
雖然初期會感到勉強,但慢慢就會感到心安理得、心曠神怡,而消除其他過失。
8、何謂護持正法?
正法即是佛法,佛法是萬物萬世的指標,沒有正法,則天地萬物將難以化育成長,難以脫離凡塵三界,難以維護蒼生,救渡眾生。
因此,凡是見到佛堂、神廟、或經書典籍,皆應敬重並加愛護整理,至於弘揚正法,以報佛恩更要認真去做。
9、何謂敬重尊長?
就是尊重父母兄姊,長官上輩,凡是年高德重、長輩、上官都要敬重。
奉侍父母應柔聲下氣,必恭必敬。
服務社會國家,也不可因為天高皇帝遠而放肆亂來。
有刑于犯人時,不可作威作福。這些都是最關係陰德的,試看忠義之家,子孫沒有不綿延昌盛的,這是敬重尊長的道理。
10、何謂愛惜物命?
古人曾說:“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當然一般人很難做到此種境界。
這只是提醒我們,必須維護人所俱有的“有惻隱之心”。
孟子所以說:“君子遠庖廚。”
也是為了養成人人皆有惻隱之心。
因為人生在世,求仁者盡在此心,積德者也憑此心。
因此說:為人若不能斷肉持齋,也應當做到“自養者不食,見殺者不食,聞殺者不食,專為我而殺者不食。”的四不食之修養,以培養慈悲心腸,增長福份智慧。
再說:古人煮繭以求絲織衣,今人種田除蟲以養人,衣食之源,樣樣動人惻隱之心。
因此為人一生,若不知愛惜物命,珍惜勤儉,就跟造了殺生孽的過失一樣,至於手所誤傷,足所誤踐者,更是常見,都應當隨時防範,儘量避免。
總之,積善之方太多太多,難以一一例舉暢述,但只要能依此十項方法推廣修持,則萬種功德都能完成的。阿彌陀佛!
下一則: 性功能障礙?!有何食物可改善的?泌尿科體系戴槐青總院長說:花生和堅果,酪梨,橘子,黑巧克力,魚類.等富含黃酮類化合物水果或含精氨酸的堅果和種子,深色葉菜,高鋅食物!
- 性功能障礙?!有何食物可改善的?泌尿科體系戴槐青總院長說:花生和堅果,酪梨,橘子,黑巧克力,魚類.等富含黃酮類化合物水果或含精氨酸的堅果和種子,深色葉菜,高鋅食物!
- 白髮可能是身體啟動'抗癌機制',追蹤6104名55至77歲參與者3年:中高齡人士只要在運動,飲食,腦力訓練和情緒管理四方面採取正確行動,就能延緩認知衰退並降低失智風險!
- 硒(S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以硒胺酸形式存在,並構成至少25種被稱為「硒蛋白」的生理活性蛋白。
- 中醫的舌診'是'望,聞,問,切'四種診察方法之一,透過觀察舌頭的顏色,形狀,舌苔和潤燥程度,確是觀察身體健康狀態的重要窗口,可判斷身體的寒熱,虛實以及陰陽失調?
- 唉!總有戴耶穌面具的牧師,傳道,宣教士巧言詭辯,掩飾耶穌,無能,無信!神應允禱告,是要加強你的信心;神延遲應允禱告,是要訓練你的耐心;神不答應禱告,因他要為你預備更好的?
- 自'台灣住家'被拐誘出國'28年多的'我三溫哥華出生兒女們'你們已成年了,回台灣看看父親吧!祝妳們開眼界,擴格局,得自由,能有如意自主,自在愉悅,吉祥豐盛的光明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