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研究:全球基督徒人口比正在下降
2025/06/13 22:47
瀏覽6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研究:全球基督徒人口比正在下降


資深記者Leonardo 2025年6月12日,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基督教在全球人口增長中所佔的比例在過去十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們放棄了信仰。


該報告基於2700份人口普查和調查的分析,顯示從2010年到2020年,全球基督徒人口增加了1.216億,達到約23億。預計2020年全球人口約78億,基督徒人口比下降了1.8個百分點,降至28.8%。


另一方面,全球穆斯林人口達到20億,增加了3.47億。其佔全球人口的比例增加了1.8個百分點,達到25.6%。研究也指出,穆斯林因禁止節育與改教是世界上成長最快的宗教群體。


研究人員指出,全球人口中基督徒比例下降的最大驅動因素是宗教脫離。他們發現,儘管在基督教信仰方面,成長過程中擁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多,但成長過程中信奉基督教的人中,現在開始自認為無宗教信仰的人,比現在信奉基督教的無宗教信仰者要多。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無宗教信仰者是指那些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或「無特定信仰者」的人。


研究人員指出:“宗教脫離是導致全球人口中基督教徒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宗教脫離——主要是脫離基督教的人——也是無宗教信仰人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010年至2020年間,全球無宗教信仰者人數增加了2.701億,總數達到19億人。他們佔世界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即24.2%。

為了更了解宗教脫離和宗教轉換問題,研究人員對來自 117 個國家的調查進行了研究。


「為了捕捉近年來發生的宗教轉換,我們使用了18至54歲成年人的數據。宗教轉換 在早期更為常見,儘管它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他們指出。


「我們發現,在該年齡層中,每有一位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宗教信仰的成年人加入宗教,就有3.2%的人轉向了另一個方向—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完全放棄了宗教信仰,」他們解釋道。 “因此,根據這組指標,無宗教信仰者群體因轉變宗教信仰而獲得的淨收益最大。”


而基督教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研究人員指出:“基督徒在改信基督教過程中遭受的淨損失最大(每增1.0個新信徒就有3.1個離開)。大多數前基督徒不再信仰任何宗教,但也有一些人現在信仰了其他宗教。”


截至2020年,中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位居世界之冠。中國約90%的人口(約13億人)被認定為無宗教信仰者。


美國位居第二,2020 年約有 1.01 億人認為自己沒有宗教信仰,比十年前增加了 97%。


報告也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目前已成為基督徒數量最多的地區,超過了歐洲。 2020年,全球30.7%的基督徒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而歐洲僅佔22.3%。


儘管大多數國家(約 120 個)仍然是基督教佔多數的國家,但研究表明,宗教脫離正在慢慢改變宗教格局。


報告指出,英國(45%)、澳洲(47%)、法國(46%)和烏拉圭(44%)的基督教人口比例已降至 50% 以下。


研究人員表示:“在上述這些地方,無宗教信仰者現在佔總人口的 40% 或更多,而其他的穆斯林、印度教、佛教、猶太教或其他宗教信徒等較小的宗教團體(加起來)只佔總人口的 11% 或更少。”


分析期間,無宗教信仰者在荷蘭(54%)、烏拉圭(52%)和紐西蘭(51%)成為多數。

2022 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除非發生戰爭或經濟蕭條等限制性事件,否則,如果 30 歲之前基督徒放棄信仰的速度超過目前的速度,那麼到 2045 年,美國就不再是一個基督徒佔多數的國家。


「當然,研究模型之外的事件——例如戰爭、經濟蕭條、氣候危機、移民模式變化或宗教創新——也有可能扭轉當前的宗教轉變趨勢,從而導緻美國基督教的復興,」研究人員指出。 “但美國目前並沒有可以納入數學模型來預測此類結果的轉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