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世俗主義原則
2025/05/11 22:21
瀏覽4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法國的世俗主義原則
但法國的「laïcité世俗主義」」原則意味著公立學校、醫院、法院和運動場的工作人員、學生和運動員不得佩戴「過多的」十字架、猶太小帽或伊斯蘭頭巾——但遊客和觀眾可以。
世俗主義作為憲法原則
法國憲法規定:「法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
1905 年的法律將政教分離編入法典,使政教分離,使政教分離不受對方的影響,這與大多數其他現代民主國家的做法類似,這些國家也曾經歷過宗教衝突和專制政權的暴力歷史。
但法國的版本與英國或美國的多元文化主義方法不同,它允許在為公民提供服務的公共場所限制宗教表達。根據教育部世俗主義委員會撰寫的指南,這些場所應該嚴格保持中立,強調「團結大於分裂」。
課堂上不許有宗教
巴黎南泰爾大學教授伊斯梅爾·費爾哈特 (Ismaïl Ferhat) 表示,第一個獲得合法許可的場所是學校。 19 世紀 80 年代的法律規定教育免費且義務,同時要求公立學校的課程中不得涉及任何信仰觀點,禁止牧師授課以及在教室中出現宗教標誌。
支持者們的觀點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學校應該沒有任何「擾亂和平」的言論,無論是政治的、宗教的還是其他的。
第一次大規模政治衝突發生在1989年,當時三名學生在巴黎附近的教室拒絕摘下頭巾,被開除。該國最高行政法院裁定,學校可以限制炫耀性或「出於抗議精神」所穿戴的宗教標誌。
在此類事件激增之後,2004 年的一項法律禁止在公立學校(但大學除外)佩戴任何「明顯體現宗教信仰」的服飾。去年,現任總理的教育部長表示,禁令包括穆斯林占多數的國家傳統上穿著的長袍和卡米——此舉遭到美國政府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的批評。
反極端化還是歧視?
支持這種做法的人表示,世俗主義,尤其是在學校和體育俱樂部中的世俗主義,對於年輕人擺脫傳教和激進化的壓力至關重要。
後者在法國引起了強烈共鳴,2015 年伊斯蘭恐怖分子襲擊造成近 150 人死亡,法國至今仍對此心有餘悸。奧運期間,政府將採取特別反恐措施,全副武裝的警察將在各大城市例行巡邏,從遊樂園到劇院,到處都張貼著警告民眾注意恐怖威脅的標誌。
但批評者也認為,當權者正在對反移民政黨的崛起做出反應,這些政黨煽動人們認為伊斯蘭教對國家構成威脅。
這只會讓原本就處於邊緣化的社區更加憤怒。艾克斯-馬賽大學教授弗朗索瓦絲·洛爾塞里說,在那裡,恐懼與反抗同時增長,對法國的疏離感與對宗教身份的更多依戀同時存在。
體育戰場
世俗主義之爭也延伸到了體育領域,從學校體育教育到精英運動員。
教育部認為,運動場上的極端主義威脅日益嚴重,最近出版了一本小冊子,提醒學校學生不能「拒絕那些他們認為與自己信念相悖的科目」。報告建議,如果他們出示「不合理」的醫療證明來逃避游泳課或健身課,該怎麼辦。
去年,法國最高行政法院裁定,足協可以禁止在比賽中佩戴頭巾,這對發起反對禁令的法律行動的足球運動員團體「Les Hijabeuses」造成了沉重打擊。
美聯社宗教報道由美聯社與 The Conversation US 合作支持,並由禮來基金會資助。美聯社對本內容負全部責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