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拒信宗教在中東和北非生命會有危險
2025/05/11 21:35
瀏覽1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拒信宗教在中東和北非生命會有危險

在中東和北非,宗教往往根深蒂固地融入日常生活,拒絕信仰可能會帶來不幸後果
瑪麗亞姆·法姆
有一位突尼斯婦女在伊斯蘭教齋月期間禁食,但她不是為了真主。直到最近,這位伊拉克婦女還戴著頭巾。一名男子的埃及身分證上仍顯示他是「穆斯林」。
這就是一些無宗教信仰者,或者說「無宗教信徒」(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或其他任何特定信仰的人)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簡稱 MENA)生存的方式,在這些地區,宗教往往深深紮根於人們的生活之中。
許多人意識到拒絕宗教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因此隱藏了自己的這一面。宣稱不信仰可能會引發社會恥辱、被親人排斥,甚至激起當局的憤怒,尤其是當公開發表言論的同時還伴隨著對宗教或上帝的真實或感知攻擊時。
「我一直過著雙重生活,」這位 27 歲的突尼斯女子說。 “這比每天都發生衝突要好。”
儘管網路空間可能存在風險,但許多無神論者仍透過網路尋求社群、思想或數位反抗的空間。
美聯社採訪的大多數人都要求匿名,因為他們擔心遭到報復,而且他們的家人不知道他們的宗教信仰。
開羅大學政治學教授穆斯塔法·卡邁勒·賽義德表示:“中東是三大宗教的發源地,毫無疑問,該地區的文化長期以來與宗教交織在一起。” “宗教也是統治者合法性的來源,是知識和行為規範的來源。”
他說,許多阿拉伯國家的人認為缺乏宗教信仰就等於不道德。 “對他們來說,你不能談論對社會構成危險的人的權利。”
世界各地都出現了褻瀆禁令。但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分析,截至 2019 年,它們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最為常見。
這名突尼斯婦女說,她禁食是為了避免被家人發現。她假裝睡覺以避免親戚們因為懷疑她不相信而批評她。
從很小的時候起,她就拒絕在家裡信奉伊斯蘭教。她說她父親有時會強迫她祈禱。她抵制對性別角色等議題的傳統解讀,轉而閱讀進步的穆斯林讀物。
現在,她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並且願意嘗試不同的精神道路。
「社會會把你視為公敵,」她說。 “人們不認識你卻討厭你。”
Hany Elmihy 希望情況能夠改變。這位 57 歲的埃及不可知論者和其他一些無神論者在「阿拉伯之春」起義後看到了一線光明。
埃爾米希表示,2011 年他為無宗教信仰的埃及人創建了一個 Facebook 群組,其他阿拉伯國家也成立了類似的群組。當時,要求政治變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剛剛推翻了一位埃及總統,凸顯了社群媒體在表達異議方面的力量。
埃爾米希說:“革命並沒有讓一些人變成無神論者或無宗教信仰者,而是革命給了他們表達自己觀點的自由和勇氣。”
埃爾米希稱,他遭到了身份不明襲擊者的侮辱、威脅和攻擊。
為了尋求認可,他試圖將身分證上的「穆斯林」頭銜改為表明他不信仰任何宗教。他失敗了。
起義後的興奮感逐漸消退後,他於 2015 年離開埃及,目前居住在挪威。
「社會最讓我害怕,」艾爾米希說。 “我感到孤立無援。”
他對自己早先的倡導懷著複雜的心情,但表示“讓社會知道無宗教信仰者的存在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注意到了。
埃及個人權利倡議組織的研究員伊沙克·易卜拉欣表示,埃及青年部於 2014 年宣布了與宗教團體合作打擊無神論的計劃。
當地媒體也報導了一些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機構的反無神論努力。
開羅遜尼派穆斯林學術中心艾資哈爾大學的官員阿巴斯·舒曼 (Abbas Shouman) 表示:「我們認為那些不屬於宗教的人犯了罪,但我們沒有責任追究他們的責任。」他說,宗教權威的作用「只是解釋、澄清、傳播正確的教育和回應懷疑」。
舒曼拒絕對宗教的攻擊,並表示非信徒「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捍衛自己的信仰,但無權追求他人的信仰和信仰」。
易卜拉欣說,在埃及,無神論並不被視為犯罪。去年,易卜拉欣的 EIPR 表示,埃及法院維持了對一名被控蔑視宗教和濫用社交媒體的部落客的三年監禁和罰款的判決。該組織的律師對先前的判決提出上訴,稱該男子被指控管理埃及無神論者的 Facebook 頁面,該頁面涉嫌批評宗教。
今年五月,伊朗對兩名褻瀆神明的男子實施了絞刑,這是罕見的死刑。據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稱,這些人被指控參與一個名為「批判迷信和宗教」的電報頻道。伊朗司法部門米贊通訊社稱,這兩人侮辱了先知穆罕默德並宣揚無神論。
在沙烏地阿拉伯,一名男子因在網路上發表無神論言論被法院判處 10 年監禁和 2,000 下鞭刑; 2016 年一份媒體報道稱,宗教警察發現了否認上帝存在和嘲笑《古蘭經》經文的推文。
對某些人來說,例如艾哈邁德,對宗教信仰的不信任並沒有造成緊張局勢。但由於話題敏感,這位 33 歲的黎巴嫩人希望隱去自己的姓氏。他來自一個什葉派穆斯林家庭,目前居住在卡達。
他說:「我們之間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協議:我不批評宗教,你也不要批評我沒有宗教信仰。」他沒有宗教信仰,並表示他無法相信「我無法觸摸或看不到的東西」。
宗派分歧加劇了黎巴嫩的衝突,這是塔拉爾·德米爾吉安遠離宗教的原因之一。
「人們要麼深信自己的宗教或教派,要麼信奉其他教派。」德米爾吉安是一名擁有基督教血統的黎巴嫩亞美尼亞人,他談到宗教時說:“我什至沒有對它進行足夠的思考來標記它。”
對於一名伊拉克婦女來說,當她兒時夢想有一天能像她的祖父一樣成為一名伊瑪目時,由於她是女孩,這個夢想就破滅了,於是她開始產生疑問。伊拉克的動亂加劇了她的懷疑。
這24歲的年輕一代見證了美國領導的入侵、武裝鬥爭、宗派暴力、伊斯蘭國的殘酷統治以及民兵勢力的日益壯大。
她以前戴過伊斯蘭頭巾,在成為不可知論者之後,也戴過一段時間。當她居住的地方武裝分子激增時,她戴上它以遠離危險;其他時候,這是為了融入社會。她在 2020 年左右將其移除。
「我不會告訴別人我是不可知論者,」她說。 “在這樣的社會裡這樣做是愚蠢的行為。”
美聯社巴黎撰稿人 Youcef Bounab 和巴格達撰稿人 Abdulrahman Zeyad 也做出了貢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