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7/07 14:13
人們對教育的錯亂感比二十年前的教改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許多人認為教育的問題根源來自政治的威權,在威權之下教育方式僵化,沒有人的尊嚴,沒有適性發展的機會,沒有來自對地方和文化的尊重,人們被劃分成不同等級...
瀏覽:401迴響:0推薦:0 - 2014/03/14 10:45
《KANO》在台灣引起一波觀影的熱潮,但也引發了是否「媚日」的爭議,《KANO》以寫實的風格要喚起往日的美好,那麼需要討論的就在於詮釋歷史的角度如何處理這份「美好」。 《KANO》的1931是嘉農打進...
瀏覽:305迴響:0推薦:0 - 2013/11/26 11:18
《看見台灣》把冷僻的環保議題轉換成另人驚嘆的圖像語言,衝擊了大眾長久以來被麻痺的環境知覺。只是在稍微了解台灣環境議題的人士之間,這部影片帶來的感受是複雜的,一方面欣喜終於有一部環境影片可以引起廣大...
瀏覽:344迴響:0推薦:1 - 2013/10/09 16:40
大埔張文森死了快一個月,許多人還相當的憤怒要十月圍城,但也有不少台北人看膩了社會的紛擾,身為一個業餘的心理輔導工作者,我提供一些建議來幫助想要平靜的人。首先,劉政鴻開發大埔是為了炒地賺錢,這和我們馬政...
瀏覽:348迴響:1推薦:1 - 2013/07/23 08:10
「我是來自中國台北屏東區的葉瑋庭」,當台灣觀眾聽聞來自台灣的排灣族歌手在大陸的歌唱節目中如此自我介紹時,引起了不少的批評聲浪。這些討論讓我有個錯覺,就好似葉瑋庭一個人的決定就決定了國家或部落的尊嚴似的...
瀏覽:1,137迴響:0推薦:0 - 2013/02/24 00:51
這些天看了《亞果出任務》這部横掃各大獎項的電影,一種不快的感覺再次浮上心頭,這部片與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旅程》共同角逐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我不得不聯想到2005年時聲勢最盛的《斷背山》,敗給了《衝擊效...
瀏覽:805迴響:1推薦:3 - 2012/12/06 20:41
看過李安的最新電影《少年Pi之奇幻漂流》,深深的感觸是,這真是一個美麗又殘酷的故事,而我也要用很殘酷的方式來談這個故事。 李安又或是原著作者用一個故事的篇幅來講二個故事,在沒有食物的汪洋中,首先鬣...
瀏覽:485迴響:1推薦:5 - 2012/11/06 23:29
李宗瑞事件的新聞延燒一段時間了,對此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陳昭如曾投書媒體,指李宗瑞照片的廣為傳佈,網民跪求圖、傳閱「淫照」,更顯示強暴如何成為色情,擴大了對女人的傷害。陳昭如要大力批判的一個顯著現象是...
瀏覽:1,407迴響:2推薦:3 - 2012/07/03 23:12
窗外,下著雪的北海道,已經打洋的咖啡店只有老闆一個人,他凝望著手中的咖啡杯,翻轉著,撫摸著,尤如撫摸著見不到的親人。妻子的影像出現在吧台角落,軟語問候,老闆沒有靠近她,甚至沒有抬頭,只是在原來的位置上...
瀏覽:465迴響:0推薦:1 - 2012/02/03 19:12
十月二日,導演魏德聖出席《賽德克‧巴萊》台東上映記者會。由於台東沒有電影院,台東藝文中心特別安排放映。在此同時,在記者會場外,一小群由部落族人及台東在地居民,及東部團體組成的反美麗灣渡假村群眾,在傾盆...
瀏覽:1,073迴響:2推薦: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