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能量在另一層面的四個跡象*獨來獨往者三種來歷
2025/08/29 11:56
瀏覽788
迴響1
推薦5
引用0

有些人甚至在你開口之前就能感受到你的能量。

不是因為你聲音大——而是因為你與你自己契合。紮根。清晰。覺醒。

.

卡爾.榮格明白,當你的頻率提升時,它不僅會激發靈感,還會擾亂一切

你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而並非每個人都準備好看到你所反映的東西。

 

一個人並非透過想像光明而開悟,而是透過喚醒黑暗的意識而啟蒙。

——卡爾·榮格

我們將探討你的能量在另一個層面運作的強烈跡象——以及為什麼這常常會讓那些仍然固守舊習的人感到不安。

這不是針對個人的,而是能量的真相。

.

如果你感到被誤解、被拒絕,或對別人來說「太過分」——這就是你的確認:

你並不令人生畏。你正在激活自己

我們將透過卡爾.榮格的變革心理學視角, 探索靈魂能量、陰影動力和潛意識。

.

你是否曾經走進一間房間,甚至在你開口說話之前,就感覺到空氣在變化?

隨之而來的是一片寂靜,目光閃爍著,帶著某種敬畏或懷疑的神情。

人們瞥你一眼,然後迅速移開視線,彷彿看到了什麼意料之外的東西。

.

你不大聲說話,不引人注目。然而,你卻能打破常規,並非因為你刻意追求,而是因為你的存在,以一種大多數人無法言喻的頻率訴說著。

你帶著一種靜謐的強度,足以撼動表面平靜的深度。

有些人欣賞它,有些人則將其投射於此。無論如何,你都深深觸動與你有關的事。

.

卡爾·榮格認為,靈魂散發著一種能量,這種能量並非隱喻性的,而是心理的、象徵性的。

這種頻率由你"內在的契合"塑造。

當這種頻率上升,當你的意識深化,你的陰影融入其中,你的能量就會變得精煉,幾乎超越塵世。

它開始擾亂任何與之不產生共鳴的事物。

.

Warrior of GOD

本文非關自我傲慢或優越感。思考的是當你的能量提升時所發生的變&影響

.

當你心靈的碎片開始交織成一個整體時,你走進房間的方式就不再一樣了。

當你走進房間時,就像一個觸及了內心火焰的人,而其他人也能感受到那種溫暖。

.

如果你曾經感到過微妙的恐懼、被誤解,或被推到外面,卻不知為何。

這或許並非被拒絕,而是被認可,因為你不再隱藏自己的靈魂。

.

讓我們來探索更深層次的原因,以及你的"能量提升到大多數人無法解釋的水平"跡象。

.

在榮格心理學中,能量並非某個抽像或新時代的概念。榮格用「力比多 libido」來描述精神能量,不只是性能量,更是靈魂的生命力。它流淌於夢境、象徵、本能、慾望和想像之中。

.

當你開始整合你的潛意識,那些你曾經否認的自我隱藏部分時,你的能量不僅會改變,還會增強,並開始和諧統一。

在這種和諧中,你發出一種頻率,揭示真相

.

你越個體化,你的本質就越能從面具背後顯露出來。你不再裝腔作勢。

你不再讓自己變得討人喜歡。你的存在中蘊含著一種平靜,不是被動,而是穩固

.

這種平靜會擾亂那些仍然被風暴所籠罩的人。完整總是會擾亂碎片的。

對於那些仍然被自我防禦、未癒合的傷痛或"順從誘惑"所束縛的人來說,你的存在會讓他們感到威脅,這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你的存在性提醒著他們內心所迴避的東西。

.

榮格寫道:「個體化意味著成為一個個體。而就個體性擁抱我們內心深處、最終的、無與倫比的獨特性而言,它也意味著成為真正的自我。」

.

這段旅程不僅會改變你的身份,也會改變你的頻率。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的能量沒有辦法再融入集體

它開始以一種無法否認的清晰度振動。它變得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顛覆性。

.

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種情況正在發生的四個跡象,以及為什麼你的能量雖然罕見,卻可能會讓別人感到極度不適。

跡像一,你反映了別人所迴避的東西。

.

你走進一間房間,一些東西發生了變化。不是因為你大聲說話或引人注目,而是因為你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在不知不覺中,你反射出了別人多年來一直試圖忽略的東西。

一種安靜的誠實縈繞在你的氣場中,它讓人感到不安。

.

榮格認為,那些殘留的無意識會被投射到他人身上,投射到經歷上,投射到替罪羔羊身上。

當你努力整合自己的陰影時,你的能量就不再是表現,而是存在感。

而存在感,當被淨化, 不再偽裝之後,就變得無所不能

.

你不再躲在面具後面--而這本身,就在這個沉迷於幻想的世界裡,就是一種激進的舉動。

你對自身真相的堅定,化作一股無聲的壓力,對抗他人圍繞著秘密築起的圍牆。

.

你映射出他們曾經否認的部分,他們憤世嫉俗背後的悲傷,

他們驕傲背後的恐懼,他們無盡忙碌背後的空虛。

這並不意味著你試圖擾亂。但擾亂發生在潛意識被觸動的時候。

你面對衝突時的冷靜,揭露了混亂。你拒絕八卦,讓那些沉迷於閒聊的人感到不安。

.

你的沈靜讓其他人焦躁不安,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你提醒了他們尚未解決的問題。

對某些人來說,你是一種安慰。對另一些人來說,你是一種對抗。

但兩者都是合理的。

.

榮格:「個體化的旅程,成為真正的自我,會讓你的人格疏遠集體。」

.

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光芒,尤其是那些仍在與自身黑暗抗爭的人。

但你的角色並非讓別人感到舒適。而是要體現真理。而真理並不乞求認同

.

所以,如果你發現人們在你面前微妙地退縮、投射或憤怒,不要為了回到他們的舒適圈而收縮自己。

你不是在排斥。你是在揭示。

你在反映他們的內心衝突。而這才是神聖的工作。

.

第二個跡像,你的存在打破了*虛假等級制度

(*階級社會制度: 根據社會認可來定義自我價值)

.

你剛開始明白,你的角色不是安慰他人的幻想,而是要體現真理。

現在,另一層則顯露出來。

在這個權力常常披著外衣、在地位與價值混為一談的世界裡,你安靜的存在開始擾亂這種表演。

.

你走進入一個不尋求控制、不攫取讚美、只做簡單的自我的空間。

如此一來,你便拆除了許多人所依賴的無形鷹架。

自我,我們最真實的部分,不屈服於角色、頭銜或誇大的身份。它不參與遊戲。

.

當你獨立時,你的能量會從自我渴望被欣賞的期望中抽離出來,開始安頓在更深層、內在的價值觀中。

那些仍然依賴外部認可的人能夠感受到它。

他們並不總是理解它是什麼,但他們會感受到它。

Etiquette for Social Climbers

在其他人暗中爭奪主導地位、提高嗓門以吸引註意力, 或吹噓以尋求安全感的房間裡,你拒絕參與,不僅會讓你顯得神秘,還會讓你變得危險。因為你的存在揭開了舞台的面具。無需言語,你便揭示了其中有多少是空洞的。

.

你的能量變成了一種無聲的反抗。你不再攀爬梯子,而是徑直走過。

而那些需要"階級社會制度"來感受自身價值的人,可能會將你視為威脅。

.

他們可能會以微妙的方式忽視你、斜眼看你、排斥你,並非因為你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你的權力不需要掌聲。這讓那些依賴"被看見才能感受到存在"的人深感不安。這就是精神上的主權(自我賦權)。

.

你不再表演。你不再試圖讓自己令人印象深刻。你只是存在而已。

而真實存在本身就承載著一種力量,足以瓦解建立在不安全感之上的整個體系。

.

你不再相信聲音越大意味著力量越大,頭銜意味著真理,支配地位意味著深度。

而藉由這樣做,你挑戰了許多人所依賴的權力結構本身。

所以,你感受到來自掌權者的抵抗,那不是明顯的,而是一種語氣轉變上,冷漠、微妙的排斥,

那是因為你的存在感不會低頭。因為你的力量無需證明。

.

第三個跡象,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觸發了挑戰

.

你走過房間,毫無目的,只是做你自己。

但突然間,某人的語氣轉變,他們的眼神變得冷峻,他們的話語變得尖刻,你不禁疑惑:「我做了什麼?」

事實是,有時,你獨自存在,你的光芒,你的輕鬆,你的喜悅,對於那些已經忘記如何接觸自身的人來說,就像是一種挑戰。

.

榮格談過心理情結,一種埋藏在潛意識中,充滿情感的記憶和信念。

當一個人懷有未解決的情結時,它會潛伏著,直到有東西觸及它。那個東西可能就是你。

.

你的自由變成了音叉,啟動了他們壓抑的東西。

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身上所蘊含的。

你毫無保留地大笑, 他們稱為博取關注。你說出了真心話, 他們指責你傲慢。你愛自己,卻被質疑自私。

.

但更深層次的真相在於。這無關乎你。而是關乎你在他們內心喚醒了什麼。

你的存在讓他們想起了一個他們放逐的自我。一個他們拋棄的夢想。

一個他們為了生存而壓制的聲音。

於是他們把他們的不適投射到你身上。你變成了一面他們不願直視的鏡子。

.

他們不知道的陰影仍在追逐著他們。但你的靈魂並非來此黯淡。

你的道路是充實地生活,即使它打破了別人為了安全而建立的幻想。

你的能量是一種頻率。當你在其中昇華時,你會喚醒別人埋藏的秘密。

.

這無需道歉,而需要理解。

.

因為在這個大多數人麻木自己以求融入的世界裡,你的活力既是良藥,也是鏡子。

它提供了許多人尚未準備好的反思。

如果你注意到人們對你的反應過於激烈,困惑、嫉妒、敵意,

請在承擔罪責前三思。不要急於修復那些從未屬於你的東西。

人們的反應並非總是反映出你的錯誤,而是他們內心的破裂。

.

你沒有激怒他們,反而揭露了他們。這不是殘忍,而是力量。

當你的存在喚醒潛意識時,它很少令人感到舒適,但它是真實的。

.

所以,下次當你的喜悅感覺過於喧囂,或你的平靜感覺過於強烈時,

請記住這一點...

令人反感的並非光芒,而是它所揭示的陰影。

.

第四個跡象,你是個矛盾體。柔和卻堅強;踏實又空靈;隱謐而震撼。

.

在你的存在打破了虛假的社會認可製度,並觸發了未解決的陰影之後,

你的能量所引發的下一個擾動,是微妙的,卻深刻的。

你拒絕被*束縛。(束縛=突破終極物質矩陣幻象:二元性)

.

個體化並非追求單一固定的身份,而是對立面的整合

男性與女性、意識與潛意識、光明與陰影。

個體化的自我成為內在矛盾的鮮活綜合體。

.

因此,隨著你意識的擴展,你的存在本身變得難以解讀

你不斷轉變,不斷延伸,你超越了範疇。

*前一刻你語氣清晰,像聖人。下一刻你卻像孩子般頑皮。

(* "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 孔老示範 , 怎麼做怎麼爽, 行雲流水, 出入自然)

.

然而,社會更喜歡簡單的劇本,一成不變的角色。

保持安全-單維度的原型。標籤讓人感到舒適。

可預測的人讓世界感覺穩定。

.

但你,你代表改變、煉金術、進化。

你可能會注意到人們很難描述你。他們說你難以理解,或者你變了。

但他們真正想說的是,你不再適合我為你設定的位置。這就是關鍵。

.

你已經超越了投射。而這樣做,你打擾了那些無意識地, 依賴這些投射來錨定自己的人。

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緊張。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

而是因為你已經從他們的掌控中溜走了。

.

事實上,你已經變得無以言表了。

活在狀態之間,活在定義之間,活在世界之間。

你不再是別人劇本裡的角色。你是自己劇本的作者。

.

這不是困惑,而是更高層次的連貫性。你正在變得完整。

一個整合了多個自我,卻依然根植於一個靈魂的人。

.

如果有人說你前後矛盾、過於複雜或難以定義,請不要退縮。你的能量從來就不是扁平的。

讓別人感到困惑吧。你不是一道需要解開的謎題。你是一股需要被感知的力量。

.

或許這正是你被誤解的原因。並非因為你不夠清晰,而是因為你是多維的。

而維度會讓那些只知道平面的人感到不安。

.

如果這些跡像在你的生活中迴盪,那就讓這成為你的肯定。

你並非過分。你只是飽含著生命。

你並非有意煽動,但成長會擾亂平靜的水面。

.

榮格提醒我們,靈魂的出現很少會讓人感到禮貌。它攪動。它挑釁。

靈魂剝去人物性格偽裝,即使在他人身上。

所以,當人們縮、給你貼標籤,或似乎不確定該如何應對你的存在時,

不要退縮不前。

不要為了迎合他們的限制而編輯自己。

.

相反,回歸你的呼吸自由,回歸你的深度下沉潛,回歸塑造你的靜謐。

.

寫信給你內心"曾經"渴望歸屬的那部分。告訴她,他們抗拒你,並非因為你錯了。

他們抗拒,是因為你的真相, 在他們準備好之前就到來了。

你來到這裡,不是為了適應。

你來到這裡,是為了反映。

(關於下面的影片: 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來歷,遇到了要"深"交)

你是哪一種?每個「自在者」都帶有天然、歷煉、求道、使命等等特質,只是比重不同吧。

第三種「追求自我者」,知道追逐外在權力無用(財富、名聲魅力等..) 僅看看我們這物種兩性違抗生物學自然, 煞費苦心維持「美魔女」、「凍齡」「逆天生長」的形象, or精心保持錢權虛名社會等級的例子- 追求外賦權力是「孩童社會」的特徵之一 , 需要掌控源源不斷的外來認同來支撐"外賦權力",追求自我者」轉向追逐內在的力量,認同來自更高的維度,高等層次的認同是不請不求自來的,更無須掌控。

須要人群、依賴集體意識為生,通常是較年輕的四~五級靈魂以下。(click)

進入六級的資深靈魂,自然會一點一點的遠離眾生是非,開始獨樂樂的個人英雄之旅。在此之前,人格都是圍繞著慾望軸心而生。

「向外看-做夢,向內看-醒來」榮格杯杯說。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zn4EwDKmM&ab_channel=EchoesofPsyche 

參考文獻:

榮格,C.G.,1964. 《人及其像徵》。倫敦:Aldus出版社。

史坦因,M.,1998. 《榮格的靈魂地圖:導論》。芝加哥:Open Court出版社。

埃丁格,E.F.,1972. 《自我與原型:個體化與心靈的宗教功能》。紐約:Putnam出版社。

希爾曼,J.,1975. 《重新審視心理學》。紐約:Harper & Row出版社 

Jung, C.G., 1964. Man and His Symbols. London: Aldus Books.

Stein, M., 1998. Jungs Map of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 Chicago: Open Court Publishing.

Edinger, E.F., 1972. Ego and Archetype: Individuation and the Religious Function of the Psyche. New York: Putnam.

Hillman, J., 1975. Re-Visioning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一丁
2025/08/30 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