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宜蘭特搜隊: 成軍過程
2025/07/29 05:13
瀏覽897
迴響5
推薦22
引用0

      因應地震或颱風等等天災頻繁, 加上對大陸的不斷挑釁所可能引發的戰爭, 我們國家這幾年啟動了韌性醫療, 希望在災難來臨時, 有一群搜救及醫療人員, 可以直接到災難現場去救援, 而不是期待有人把傷患送來醫院. 在此前提下, 本來的北中南緊急災難應變中心 (EOC: 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 化身為各縣市的搜救隊 (USAR: Urban Search And Rescue).

      這幾年, 已經陸陸續續有好幾個縣市成立特搜隊, 並通過國家認證考試 (NAP, National Accreditation Process); 六都大致上都是申請重型特搜隊, 只聽說台南市因為超過設定的 36 小時沒救完傷患, 被要求重考一次才過關. 宜蘭縣消防局去年決定要成軍, 申請中型隊伍, 年初開始籌畫, 年中則發文到各消防分隊來招兵買馬.

      當時 8 月份正好我辦了東部急診季會, 救護科科長來參加會議時, 跟我提到這件事, 我一口答應 "我可以加入, 還可以幫你們抓人". 於是在我搜尋鼓勵下, 找了 8 位醫師, 7 位護理師加入特搜隊裡的醫療組.

      特搜隊在編制上, 先制定出管理組, 下面分別是搜索組, 救援組, 醫療組後勤組. 我們醫療組於去年 8 月開始上課, 請新北市的教官先指導我們了解 USAR 在做些什麼, 以及如何運作; 接著帶大家實際操演, 練習在侷限環境下的醫療處置, 並且開始籌劃建立藥材庫和衛材庫.

      11 月被帶到新北市的一處廢棄場地, 練習在塵土飛揚中, 如何幫病人打點滴以及氣管插管.

      我還記得當時在地洞中, 找到安妮要打點滴時, 教官竟一直在洞口用風扇把沙土噴進來, 要我們練習在防塵罩下操作無菌技術, 真的很辛苦. (這一段過程, 之前已記錄在 宜蘭特搜隊: 前言)

      另一關要在涵洞中做氣管插管, 每個人要想辦法在窄窄的空間下, 完成氣管插管. 只見大家用盡各種奇怪招術, 或正向或反向, 努力維持住傷患的呼吸道暢通.

      每個月, 各組有自己的定期訓練, 其中搜救組最累, 他們新買了許多儀器和工具, 消防隊員們要練習及熟悉新器材; 加上平時該有的勤務, 所以他們幾乎是全年無休在上班, 把自己訓練成水電工, 木工, 甚至建築師.

      醫療組的主角雖然還是警消人員, 但工作幾乎完全是醫療事務, 所以我們這些醫護人員, 也是戰戰兢兢地聽課, 操演, 被虐待........., 畢竟 "到院前的醫療" 其實是大部分醫護人員很弱的一環. 但由於有我們這些醫護人員在, 所以至少幫這一組的警消減少了許多醫療工作.

     大家的裝備逐漸到位, 一月份先發了衣服, 二三月份把防切割手套, 救助鞋, 護肘和護膝發齊; 到了五月份, 裝備幾乎都齊全了, 只有護理師的小號救助鞋一直到 7 月中才終於拿到.

      我們醫療組比起其他組, 應該是歡樂多了. 因為其他組全部都是警消加上一兩位義消, 那種公務員一板一眼的心態, 跟我們這些 (尤其是我) 把特搜隊當成 "戰鬥營" 的想法, 大相逕庭. 因此, 每次醫療組自己的定期訓練, 最後常常都會用 "歡樂聚餐" 來結束, 嘻嘻!

      從今年一月, 開始了全體動員訓練, 借 "已故的" 蘭陽科技大學校園當作訓練場所 (因為這學校已經停止營業, 校園荒廢許久).

      整整大半年, 各組的自我訓練, 不同組別之間的默契磨合演練, 讓大家越來越有 "上戰場" 的感覺和架式. 原本預計是 8 月底接受評測, 但消防局考慮到 921 的例行性活動 (今年的 921 紀念活動在宜蘭舉辦), 因此向消防署要求提前在 7 月底評測.

      這一來就尷尬了. 原本為了平衡三家醫院的人力支出, 我們決定派義中, 瑞峰和昱愷出馬接受評測; 我自認年紀已大, 應該給年輕一代的去接受考試, 以利將來的傳承, 所以跳出來擔任情境官, 負責在每次練習時, 出題目考他們, 以及做現場的監測評核 (醫療組長逸鎮用其他縣市的考古題來當情境, 我再把這些題目做一些傷情變化, 來評估組員處理傷患的適當與否, 竟讓外縣市來的指導教官驚艷不已, 覺得我們自己就像考官一樣認真仔細了).

      沒想到 3 月底突然說要提前到 7 月評測, 義中已經訂好 7 月的機票要帶家人去歐洲, 於是變成我要上場了! (當時排定我當第一候補, 因為另外的幾位醫師, 都已經確定 7,8 月沒空)

      一陣混亂中, 我本來只是擔任幕後指導的教官, 現在卻變成要上場的考生了!

      上場我是沒在怕, 身為急診醫師, 又是野外醫學救命術的指導員, 這種 "院外醫療處理" 我算是有概念且操作過. 但是, 想到 7 月要在烈日下全副武裝去鑽洞, 吊繩索, 搬器材, 睡在火爐般的帳篷裡, 光想到就覺得累呀! (我都這麼老了.......)

      從 4 月份開始, 我和瑞峰及昱愷三人便輪流跟搜救一組和搜救二組搭檔出隊, 我和瑞峰還另外練習營本部的作業流程 (昱愷後來只想專心在搜救一組), 因為營本部還有許多作業要注意及操演, 而且也是評測重點.

      就這樣, 一路乒乒乓乓的全體動員練習, 各組定期訓練, 其中還拉去南投竹山消防署的訓練中心練習兩次, 並接受一次模擬考 (據說那一次考得還不錯, 消防局的徐局長很開心).

      幾次操練之下, 兩組搜救弟兄決定採取 "每 6 小時輪班" 的方式 (這是參考其他縣市的作法, 以及練習過後的體能負荷能耐), 作為宜蘭縣的制度.

      但事實上, 操作完 6 小時, 全身臭汗, 一定是先洗澡, 然後吃飯; 吃過飯後, 又不可能馬上睡覺. 可是不睡覺的話, 下一輪必須在上場前一小時就起來著裝, 接受體檢, 聽從簡報. 所以算一算, 兩次上場之間, 大概只能睡 4 小時. 但若 8 小時才輪一班, 光是現場體力就負荷不了. 所以最後大夥兒同意用 "6 小時制". 因此, 每次輪休時, 有些弟兄就直接趴在餐桌上補眠, 看了真的很不忍心. 但後來發現, 白天輪休的更慘, 因為熱到根本睡不著!

      今年一月訓練時, 到了晚上非常冷; 但 5 月開始, 則是熱到爆! 有弟兄抽筋, 有人虛脫嘔吐, 這時, 就是我們醫療組要派上用場了. 在這段期間的訓練下, 大家不但練習了技能, 同時也訓練了體能. 而我們醫療組則是大家上戰場的後勤部隊, 負責事先提醒補水, 休息, 監控環境安全 (溫度, 濕度); 事後處理熱衰竭, 熱痙攣及工作傷害 (挫傷, 切割傷).

      7 月 17 日最後一次動員演練前, 大夥兒被拉到大里天公廟拜拜, 祈求評測能順利過關. 為了 "拜拜" 這件事, 我問了好幾位警消 "你們消防隊員有固定拜什麼神嗎?" 我本來以為是拜關公 (想說是跟 "武" 有關), 沒想到問到的幾位夥伴, 都說沒有在拜拜的呀; 然後有人開玩笑說 "當然要拜五路財神", 有人則說要拜火神星君, 呵呵!

      終於, 水到渠成, 我們要上場接受評測了.......

有誰推薦more
迴響(5) :
5樓. 陳正華 牧師
2025/07/30 04:19

真正令人敬佩!

感謝分享;

加油!

謝謝~ 老魔王2025/07/30 14:30回覆
4樓. tzi
2025/07/30 03:13
人都有悲憐之心

希望 不要故意老惹 對岸

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沒有戰爭, 我們才有安定的生活.

您們辛苦了.. 千萬不要有戰爭....

感謝在這些日子,您們辛苦勤練習救人的行列.

偉大的消防人員和醫療人員.😊👍👏

謝謝.

我真覺得, 好好做鄰居不好嗎? 馬總統執政那 8 年, 已經示範過如何和鄰居和平相處, 為什麼後面的一直要挑釁和破壞這種默契咧!? 唉!

老魔王2025/07/30 14:30回覆
3樓. kilysdf3
2025/07/29 19:08
--

謝謝分享labubu  hoka

謝謝~ 老魔王2025/07/29 23:47回覆
2樓. lillian
2025/07/29 13:12
了不起!
令人感動的好公民~
非常敬佩!
深深 一鞠躬
謝謝!
不敢當, 守衛自己的同胞, 是國民的本分. 老魔王2025/07/29 23:47回覆
1樓. 羅希希
2025/07/29 05:38
裝可愛(害羞)讚啦
謝謝~~ 老魔王2025/07/29 09:43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