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41號演習邁入尾聲進入第9天,國軍持續進行「縱深防禦逐次抵抗」演練,海軍陸戰隊66旅武裝悍馬車與官兵,連日來都被目擊到在北市街頭奔馳並在戰術位置接敵,這也是國軍部隊有史以來除了憲兵以外,第二支進入首都作戰的部隊。

海軍陸戰隊66旅在國防部政策指示下,已在今年初核定戰時將成為戰略預備隊。今年3月,賴清德總統前往松山機場陸戰隊營區進行視導,營舍的單位銜牌就「海軍陸戰隊陸戰六六旅衛戍第二戰鬥隊」,顯示與憲兵共同擔負首都衛戍及反斬首任務,並「前推」進駐松山機場,成為第二支「拳頭部隊」,加強快速與機動打擊戰力。

國防部憂心為哪樁?過去多年來,解放軍在內蒙古朱日和複製台北市博愛特區街區,多次進行模擬攻擊總統府「斬首演習」,針對台灣的「首都衛戍區」意圖與目標明確,讓國防部開始重視反制戰術。

且俄烏戰爭後,國防部也積極收取戰場經驗,認為憲兵部隊訓練與編裝,不足守備中樞,因此增加機動性高、反應快速的陸戰隊,協助中樞衛戍,並增設無人機部隊,捨棄重裝甲,加強反裝甲、低空防禦等不對稱作戰實際需求,完全已將陸戰隊「特戰化」。

陸戰隊好用之處,更可利用擅長的灘頭作戰,敵部隊突襲淡水河,直攻總統府以及戰時衡山指揮所,並戍守關渡平原,對空中機降部隊進行反機降任務。

但是說白了!任憑陸戰隊多勇猛頑強,以目前戰鬥隊僅百餘人編制,要加入機動支援衛戍中樞任務,能夠發揮多大作戰能量令人懷疑。

以目前主要衛戍中樞的憲兵,不僅在台北市已增設到6個營,兵力也將從5600人擴編成11000人,且機動化能力愈來愈強,因此陸戰隊要凸顯加入衛戍首都,成為有力的打擊拳頭,似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