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病)患疏散撤離依傷情輕重及軍民身分,轉送榮民之家、急救站、救濟站與鄰近非急救責任醫療院所。 (記者范瑜攝)

三軍總醫院昨日於「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中,進行首次傷(病)患疏散及醫療量能撤離演練,國防部長顧立雄前往視導,驗證持久作戰階段,國軍醫院大規模撤離,醫療量能保存不墜相關作為;參演人員依規劃完成演練,展現軍民醫療體系整合成效。

演練模擬共軍登陸,國軍考量敵情威脅,遂撤離重要軍政機構及軍事設施,由三總、國防醫學院、陸軍3支部運輸兵群等單位,啟動傷(病)患疏散及醫療量能撤離運作機制,進行 傷病患疏轉聯繫、車輛派遣、臺北市聯合應變管制中心通聯、申請路權、反資敵作為等項目。期間,顧部長也偕同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林飛帆、衛生福利部次長林靜儀等人前往視導,並頒發加菜金,慰勉各單位戮力演練的付出與辛勞。

傷(病)患疏散演練中,輕、中症傷患分別運用小貨卡及救護車實施疏散,轉送至急救站、救濟站等處,重症傷患因不適移動,轉移至地下臨時病房,不另實施疏散。另在醫療量能撤離演練部分,人員完成藥衛材、醫療裝備、血品,以及糧秣裝載後,便依序進行撤離,未納編撤離之醫裝則實施反資敵作業;其中,將醫裝X光機等重要設備設置高強度密碼、心臟電擊器拆除關鍵零件,避免資源為敵所用。

顧部長表示,三總首次配合漢光演習,進行疏散撤離演練,除實際驗證國軍醫院在戰時,如何有效確保醫療量能、軍民能量整合機制;亦可在演練後,透過「行動後檢討」(After Action Review,AAR),持續精進各項戰時醫療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