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經典女星34]好萊塢影壇神話傳奇巨星──米高梅女皇──‘明星中的明星’──瑞典冰山美人[葛麗泰.嘉寶](84)
2025/04/27 21:03
瀏覽138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未成形的電影題材]

 

1942年12月 - 嘉寶與米高梅簽署一份新合同,條款與前一份合同相同

片酬15萬美元.這部電影是[The Girl from Leningrad/列寧格勒的女孩],

但一個月後,因項目無法達成協議而,經雙方同意終止。

當她與路易·B·梅耶最後一次會面時,對方給她一張大額支票作為合約報酬(15萬元);嘉寶拒絕接受這筆錢,並解釋說這不是她賺的。

 

 

《好萊塢報導》:1943年,嘉寶曾在考慮翻拍[As You Desire Me],未果.

 

1943年秋季 - 有傳言稱嘉寶將在一部英國作品中扮演聖女貞德,但計劃落空。 

 

導演Albert Lewin 在談到[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格雷的畫像](1945) 中的主角選角時說道:「有一天,我收到了Cedric Gibbons的消息,他想見我,有一件緊急且保密的事情。

Gibbons是嘉寶在米高梅裡的親密朋友,他被委託告訴我嘉寶想扮演多利安。

事實上,這是她重返銀幕的唯一角色。

當然,我竭盡全力把它設定它。

但每個人都感到驚恐:審查制度的問題,不管怎樣,對一個女人來說是難以克服的」。 

 

 

1946年,嘉寶拒絕[The Paradine Case](1947).

大衛·O·塞茲尼克於1933年購買Robert Smythe Hichens小說《The Paradine Case的版權,當時塞茲尼克仍在米高梅工作,並考慮讓葛麗泰嘉寶出演——事實上,嘉寶是Hichens創作主角Mrs. Paradine的靈感來源。

嘉寶確實考慮過拍攝這部電影,但最終拒絕。她決定退出演藝圈。

謠傳導演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原本希望嘉寶扮演Mrs. Maddalena Anna Paradine,但她在試鏡後拒絕這個角色,這讓Alida Valli接替,作為她的美國電影處女作。

然而希區考克在1972年接受《The Dick Cavett Show》採訪時否認這一點。

 

製片人Harriet Parsons最初聘請導演喬治·庫克,希望他能說服葛麗泰嘉寶復出,未果。

1947年,導演喬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最初向葛麗泰嘉寶提出主演[I Remember Mama](1948)挪威裔漢森媽媽的角色,,但她拒絕了。

據說嘉寶說過「沒有兇手,就沒有媽媽」。)

 

 

1947年8月,一部關於喬治桑生平的電影計劃落空.

 

 

 

 

1948年,嘉寶與曾製作過[克里斯蒂娜女王]的製片人Walter Wanger簽訂一份合同,根據巴爾扎克(Balzac)的《La Duchesse de Langeais/朗熱公爵夫人》拍攝一部影片。

Max Ophüls 將負責改編和執導。

1949年5月 - 嘉寶返回片場為[朗熱公爵夫人]試鏡。

 

葛麗泰學習了劇本,並於1949年夏天抵達羅馬拍攝該片。

然而,融資未能落實,

1949 年9月 - [朗熱公爵夫人]的財務安排解體,該項目被擱置,最後放棄。

 

試鏡記錄——嘉寶最後一次站在電影攝影機前——被認為已經丟失了41 年,直到1990 年被電影歷史學家Leonard Maltin和eanine Basinger重新發現。部分片段收錄於2005年TCM紀錄片《嘉寶》。

 

比利懷德和Charles Brackett是[Ninotchka]的編劇,當他們籌拍[Sunset Boulevard日落大道](1950)時,曾詢問中與他們合作過的葛麗泰·嘉寶,但她不感興趣。

 

 

1950年,導演克拉倫斯布朗建議嘉寶和米高梅重拍[Flesh and the Devil ]。未果.

 

 

1951年 –嘉寶拒絕[My Cousin Rachel/我的瑞秋表親]的主角,放棄對電影的最後一次認真努力。

Nunnally Johnson向自1941年起便努力說就淡出銀幕的葛麗泰嘉寶,

1951年寄給她英國小說家達芙妮·杜穆里埃(Daphne Du Maurier《My Cousin Rachel原著小說的預覽。

嘉寶對Johnson去紐約拜訪她表現足夠的熱情,卻他發現嘉寶的興趣已經消失了。

據報導,嘉寶覺得她無法扮演英國女性(顯然甚至是長期移居大陸的外籍人士):

然而,《生活》雜誌的一篇文章(1955年2月7日)引用了嘉寶拒絕Johnson的話:

 “我無法接受它。我沒有勇氣再拍一部影片。”

 

嘉寶後來告訴本片男主角理查波頓“如果她知道我[在其中]表現如此出色,她就會拍[這部電影]”,

伯頓認為她說話「撒謊但迷人」。

 

在主角理查波頓(Richard Burton)死後發表的日記顯示,他接受本片菲利普角色的原因是:這部電影是在他的朋友喬治庫克的執導下,計劃作為葛麗泰嘉寶的復出之作,理查認為喬治庫克是好萊塢最偉大的導演之一。

 

理查波頓聲稱嘉寶親自告訴他,她只會由他擔任男主角的條件下拍攝這部電影。

在與嘉寶和庫克的洽談都失敗後(嘉寶再也沒有拍過電影,庫克被Henry Koster取代,他和伯頓從未合作過),

波頓仍然熱衷於這個項目,該項目被重新設計為奧利維亞·黛·哈佛蘭(Olivia de Havilland)的題材。

波頓聲稱,德哈維蘭最近憑藉[The Heriess/千金小姐](1949)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後表現得極其傲慢,堅持唯一排名在片名之上,並且不允許任何人直呼她的名字,只能用「黛·哈佛蘭小姐」來稱呼她。

波頓發現這種情況很荒謬,而且在他的餘生中,每當這部電影(他也不喜歡)出現在採訪中時,他都會對她無禮。

 

 

1969年,義大利電影導演盧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 試圖將嘉寶帶回銀幕,在改編自普魯斯特(Proust)的《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追憶似水年華》中扮演那不勒斯王后瑪麗亞.索菲亞的一小角色。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