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法國雕塑家──代表第二帝國東方主義和折衷主義的[夏勒‧科迪埃]
2025/04/28 21:03
瀏覽98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法國雕塑家──代表第二帝國東方主義和折衷主義的[夏勒‧科迪埃]

 

 

夏勒‧科迪埃 (Charles Cordier, 19 October 1827 - 30 May 1905)

法國雕塑家。

他採用一種可以追溯到羅馬古代的技術,使用縟瑪瑙等彩色大理石來裝飾他的青銅器,代表第二帝國特有的東方主義風格和折衷主義。

 

  

1827 年 11 月 1 日出生於康布雷,1905 年 4 月 29 日逝世於阿爾及爾.

全名Charles Henri Joseph Cordier

1847 年,與前黑人奴隸、後來成為模特兒的Seïd Enkess的一次會面決定他的職業生涯。

他的第一個成功作品是蘇丹男子的石膏半身像「達爾富爾王國馬雅克的賽義德·阿卜杜拉」(蘇丹),於1848 年在巴黎沙龍展出,

同年,所有法國殖民地都廢除奴隸制。

1851 年,維多利亞女王在倫敦大博覽會上購買了這件青銅器。

 

1851年,他創作了《非洲婦女半身像》,Théophile Gautier將其更名為《非洲維納斯》。

1851年至1866年間,科迪埃擔任巴黎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官方雕塑家。

在此期間,他出國旅行,並構思一個項目,為他們的新民族誌畫廊雕刻一系列民族類型、栩栩如生的半身像。

1856 年,他前往阿爾及利亞,在隨後重新開放的古代採石場發現縟瑪瑙礦床,並開始在半身像中使用這種石頭。

 

科迪埃也描繪來自法國、希臘和義大利不同地區的歐洲人。

然而,他的藝術信條有意識地反對他那個時代盛行的以歐洲為中心的觀點。

1860 年,科迪埃成為巴黎人類學學會的成員,該學會由Paul Broca於 1859 年創立。

1862 年,科迪埃在法國人類學學會演講時指出:

 

「美不屬於單一的、享有特權的種族。我在整個藝術界提倡美無所不在的理念。

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的美麗,與其他種族不同。

最美麗的黑人並不是長得最像我們的人。 

 

科迪埃參與法蘭西第二帝國(巴黎歌劇院、羅浮宮、巴黎市政廳)或維多利亞女王、拿破崙三世、歐仁妮皇后、詹姆斯·羅斯柴爾德男爵和赫特福德侯爵等傑出贊助人委託創作的偉大作品。

 

從 1890 年到 1905 年去世,科迪埃一直住在阿爾及爾西化的蒂沃利街。

 

 

兒子為雕塑家亨利·路易斯·科迪埃 (Henri Louis Cordier,1853-1926)。

 

參考/引用來源:

 

https://fr.wikipedia.org/wiki/Charles_Cordi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Cordier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N%C3%A8gre_du_Soudan_by_Charles_Cordier_-_RF_2997.jpg

 

https://hindmanauctions.com/items/10521924-charles-henri-joseph-cordier-french-1827-1905

 

 

https://www.sothebys.com/en/artists/charles-henri-joseph-cordier

 

https://www.sothebys.com/en/artists/charles-henri-joseph-cordier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231788

 

https://www.gazette-drouot.com/en/article/charles-cordier-orientalist-sculptor/29659

 

https://www.musee-orsay.fr/en/articles/acquisition-two-busts-charles-cordier-276755

 

https://risdmuseum.org/art-design/collection/african-venus-la-venus-africaine-1995013

 

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232047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