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喻不可失義
2009/05/05 16:33
瀏覽867
迴響2
推薦7
引用1
引用文章: 搶救古文 張曉風:憂心經溶危機
儒學的「經」和各宗教的經典不一樣,對後者,教徒只可以相信
不可以懷疑。而且各宗教的經典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風順。
基督教的聖經是誰寫的?可不是耶穌。
先有四大門徒的討論,後來出現過多個「異端」,
又開了好幾次會,到了 380年後才有拉丁文「通俗譯本」。
佛教的經典由佛祖所說或所傳部份的經,也是多次集會記錄而成。
另外還有別人寫的也可以叫經,如六祖壇經。
儒家也有許多滄桑。秦始皇燒書,漢朝初年靠許多人背出來但又
眾說紛紜。然後又出現古文經。今古文經之爭,歷史老師應該教過。
東漢末年,鄭玄以古文經為本,兼採今文經各家說法,紛爭才稍為
平息。至於四書,是朱老頭才開始的說法,朱元璋用來考八股文,
還以此為範圍。 真是讀書人的大悲劇!
儒學其實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我們的教材要好好檢討,
當年念到孟子覺得,既不言利又重視民生,很好啊!
但天下紛亂群雄並起又不論「桓文之道」,這個恐怕行不通吧?
大家聽懂了:「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們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想法子讓學生喜歡閱讀,而不是沉迷於電玩或漫畫。
增加文言或經典教材,只是害人。加的越多,考的越多,背的也越多。
懂嗎?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 2樓. shouminc2009/06/02 17:59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_@?
不過讀書人向來都關在書房內,又沒網路獲取資訊,又少與人交談,自然眼光暨格局不會既高且廣!
傳說趙普自誇:
「臣以半部論語佐陛下定天下,
以另半部論語佐陛下治天下。」
不過下場好像不是太好(太愛玩弄權術)。由明朝「死朱」用八股取士起,
讀書人大多數就「入甕」了。 哀哉!偏偏這傢伙殺「讀書人」如割草。
NetSpider 於 2009/06/03 19:18回覆
他還當過和尚耶! 阿彌陀佛! - 1樓. shouminc2009/06/02 03:31明天工作室那一套動畫
明日工作室之前溫世仁在的時候不是出了一系列經典的動畫嗎?!或許可以拿來提高學習興趣吧!
以前的東西不用全部拋棄(也辦不到)
好好整理我們可以欣賞的絕對不止「四書五經」
有些經書可以很有趣例如「六祖壇經」「莊子」
實用性來說「韓非子」都不錯這些人的眼光真的太窄了
NetSpider 於 2009/06/02 13:5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