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8 台南市>南區>桂子山小旅行>海拔29.5公尺,縣市合併前原台南市第一高峰>曾經有防空洞及軍事碉堡(桂子山碉堡)、電話總機房、涼亭、觀測日環蝕的測量三角點
2025/02/10 21:15
瀏覽129
迴響0
推薦13
引用0
農曆過年前,我們全家照例回台南老家團聚。除夕這一天的下午,我們到位於台南市南區的「桂子山」走走,探訪這曾經是府城第一高峰的前世今生。
↓「桂子山」位於「水交社公園/水交社宿舍群」附近,有兩個入口,我們從地圖下方的北側入口進。
↓桂子山號稱是『縣市合併前原台南市(府城)的第一高峰』,不過它的海拔只有29.5公尺,一開始就是一段石階步道往上爬,山頂有一座涼亭。
↓在半山腰,有一間碉堡,名為「桂子山碉堡」。
↓桂子山碉堡週三至週日開放參觀,今天除夕(週二),未開放,可惜了!
↓沿著石階步道繼續往上。由於桂子山僅是一座小山丘,感覺基礎並不是很穩固,邊坡鋪了不少石頭堵牆支撐著。
↓雖然不是很高,越往上爬,還是有視野越來越遠的感覺。
↓正前方(西方)不遠處,就是「水交社公園/水交社宿舍群」。
↓1955年「聯勤測量處曁測量學校」和「美國地理協會」合作組成「中美聯合日環食觀測隊」,在台南的桂子山涼亭處設置-「日蝕站」,因台南恰是日環食帶的中心位置,桂子山為最高點又靠海邊,最利於天體儀(天文望遠鏡)的架設。
↓約5分鐘,就登頂成功,來到了山頂,面積約20*20公尺寬的平台上,有一座四方形的涼亭。
↓涼亭下的地板上,有一座當年(1955年)「中美聯合日環食觀測隊」設立「日蝕站」時所立的『三角點』。
↓從涼亭制高點往四周看到的景色。
↓今天是除夕,上來桂子山走走的遊客還不少。
↓平台四周也有矮矮的石頭堵牆。
↓看得出來,為了水土保持,下了不少工夫。
↓從另外一頭的水泥步道走下來。
↓也很快就下到平面來。
↓我們從北側入口上,從南側入口下,全程約不到20分鐘,即完成今天的行程,稍有些遺憾,未能參觀到碉堡。
↓桂子山的地標,但是,石碑上掛了一些假的甜柿,不知其含義。
↓旁邊就是「水交社眷村巷弄遺址」,基礎建物都早已被拆除,只遺留紅磚圍牆,詳見凱文針對水交社的另一篇文章(點選連結)。
↓房舍的地基遺跡。
↓桂子山的山頂及涼亭。
↓桂子山旁邊還有一架編號299的F86空軍退役噴射戰鬥機,水交社過去曾是空軍軍眷的住所。台南曾是雷虎的故鄉,而「雷虎小組」也是台南的驕傲。
↓這架戰機是二戰後美國設計的第一代噴射戰鬥機,在1947年首飛,1977除役。雷虎小組民國42年(1953年)在空軍台南基地成立,經常在國家重要慶典及海外各地表演戰技,F86戰機正是當時服役於台南基地的主力軍機。
↓離開桂子山後,凱文覺得若有所失,便於開春後再度來到桂子山。桂子山碉堡大門敞開,終於能入內參觀。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海軍在此建造了這座防空洞,上面種植草木進行偽裝,供駐守在水交社的軍人及其眷屬在空襲時避難。
↓一進入碉堡,迎面而來的是「毋忘在莒」的標語,是國軍駐守時的重要表徵。
↓門旁有一張早年桂子山的地形地勢圖。在《續修臺灣府志》中,對桂子山的描述為「魁斗山,在縣治南口里。三峰陡起,狀若三台環拱郡學。」當時附近有三座並立的小山(砂丘),遠望有如筆架,因此也被稱為「府學筆架山」。
↓桂子山的土質鬆軟,屬沙質地形,不適於耕種,曾闢為墓葬區,俗稱「鬼仔山」,又稱「魁斗山」,後取諧音為「桂子山」及「貴子山」。現行的桂子山,是三座並立的砂丘中,較鄰近海邊的一座,傍晚在這裡可以看到冉冉西沉的夕陽,因此又稱為「汐見之丘」。可惜另兩座皆已陸續被剷平,蓋了新的建築物。
↓這是一張1945年台南新舊街路名的地圖,左下角水交社附近有一間日本時代的「汐見校(國小)」,原址就是現在的「大成國中」。
↓戰後,這座防空洞轉為碉堡使用。1952年,國軍(空軍)將這座碉堡改建為「電話總機房」,做為軍用通訊設施使用,除了負責軍方電話的轉接,有時也幫忙部分軍眷的通訊事務。
↓當時總機房內部擺放了各種通訊設備,配備約十名人員輪班操作,確保軍用通訊的正常運行。照片裡這座,就是當年使用的通訊設備。
↓右上方照片,是1945年桂子山上的涼亭,是日本時代日本軍官觀看山丘下跑馬場競賽訓練之用,後來四周曾被砌上紅磚牆。右下方照片,是1955年台灣首次環食觀測時,由聯勤總司令部將涼亭改造,並裝設觀測日環蝕的測量三角點。
↓1955年,「中美聯合日環食觀測隊」在桂子山的「日蝕站」觀測難得的日環食自然奇景。當時吸引了2~300人齊聚桂子山頂,米高梅、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都前來拍攝,觀測成果極佳,藉由電視將日環蝕景象傳送至全世界,頗獲好評。
↓針對觀測日環蝕景象的新聞,國內各大媒體也都有相關報導。
↓當年在桂子山的山頂立下的三角點,如今仍保留在山頂涼亭內的地板上。
↓桂子山位於府城大南門外的區域。桂子山在地圖的最下緣,往北望,由右至左,分別是:右前方的台南市立棒球場(統一獅職棒隊主場)及五妃廟、正前方的台南高商及稍遠處的大南門、左前方的家齊高中及稍遠處的新光三越。
↓附近的「五妃廟」,其門柱上題字「玉骨長埋桂子山」,說明五妃廟位於台南市南方的桂子山。
↓桂子山碉堡為圓球形建築,室內的空間,約略隔成四層立面的長條形隔間。
↓在「通訊機房」時期,碉堡後面的幾層,曾設有簡易的隔間臥室,供基本的生活起居使用。
↓牆壁上「盡忠報國、堅忍自強、枕戈待旦、處變不驚」等標語,都是反共復國的年代,大家耳熟能詳、倒背如流的砥礪口號。
↓再來看一下桂子山從清朝、日本時代到國民政府時代的變遷。
↓清朝時期的《乾隆台灣輿圖》,就有台灣府城大南門城外的山丘「貴子山」的記載。此外,《續修臺灣縣志》有比《續修臺灣府志》更詳細描繪:「魁斗山,在邑城南。其脈自東南來,至正南陡起三峰,狀若三台星,為府學文廟拱案。」
↓日本時代,著重於地理、地勢的勘查及繪製,桂子山的相對位置有明確的標示,基本上,其區域是由大南門外附近向南,一直延伸至二仁溪北岸。附近區域的地理、環境、建築等,都有詳細的記載。
↓民國30年(昭和16年,1941年),當時的台南家政女學校(現在的家齊高中)的校歌裡,有「汐見之秋」的記載,也佐證該校位於桂子山的區域範圍內。
↓戰後時期,多以空拍繪製地圖,也呈現出桂子山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風貌。
↓這張照片,由上而下,呈現從日本時代到戰後時代、再到今日的桂子山實景。
↓馬寬雲先生的背後,是多年前桂子山碉堡的入口。馬寬雲何許人也?他是民國41年(1952年)國軍通信班駐守在碉堡的電話班長,前述桂子山涼亭一度被砌上紅磚牆,也是出自他之手。
↓碉堡有幾個窗口對外,可觀察碉堡外的動靜。
↓「檢舉匪諜,保家衛國」。現在已經沒有共匪,卻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匪諜?不過,保家衛國還是人人有責。
完成了桂子山的完整探訪,心中踏實了不少,也對桂子山從清朝至今的前世今生,以及台南府城的歷史演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個不需要花費一個小時的小景點,值得一走。
※※※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上一則: 2025/01/28 台南市>南區>台南體育公園周邊景點小旅行>縣市合併前原台南市唯一森林-哈赫拿爾森林、台南市立橄欖球場、蒸汽機關車(火車頭)展示場下一則: 2025/01/09 台東四日遊-第四天>多良火車站>票選全台最美麗的車站、列車緩緩行經車站,車廂內的旅客與月台上的遊客相互揮手致意,形成溫馨又有趣的畫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 2025/02/17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水碓觀景公園>輕鬆可達的山丘小公園、可俯瞰大台北地區的無敵景觀、可爬山健身、還可蒐集10個有趣數字雕塑的好地方
- 2025/02/07 高雄市>旗山區>旗山一日遊(3之2)>旗山老街、聖若瑟天主堂、旗山天后宮、旗山第一市場、旗山製冰廠、旗山火車站、角樓/石拱圈亭仔腳、旗山武德殿、旗山碾米廠
- 2025/01/28 台南市>南區>竹溪禪寺>全台第一間佛寺、台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台南四大古剎之一、台南四大名匾之一《了然世界》,展藏四千餘件文物的竹溪禪寺文物館
- 2025/01/09 台東四日遊-第四天>多良火車站>票選全台最美麗的車站、列車緩緩行經車站,車廂內的旅客與月台上的遊客相互揮手致意,形成溫馨又有趣的畫面
- 2025/01/09 台東四日遊-第四天>台東卑南遺址公園>卑南遺址月形石柱、卑南遺址考古現場、卑南文化公園、卑南族少年會所、史前家屋、石柱地景藝術
- 2025/01/08 台東四日遊-第三天>台東市區遊>台東海濱公園、海洋意象生態廣場、台東市國際地標、台東森林公園、琵琶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