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2/11/30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二日遊>原太平山俱樂部、宜蘭海拔最高的鎮安宮、檜木原始森林步道
2022/12/22 22:08
瀏覽2,124
迴響0
推薦10
引用0

我們的「太平山兩日遊」,第一天到達「太平山莊」已經11點,停好車後便決定先到餐廳用餐。不過,「太平山莊」的餐廳目前正在整修,改提供便當,一個150元。

山莊提供餐廳對面的「雲海咖啡館」充作用餐地點,這裡也是晚餐及隔天早餐的用餐地點。

「雲海咖啡館」這裡也有提供厚片吐司、鬆餅、咖啡及茶飲等,不過,座位數並不算太多,假日遊客多時會比較擠。咖啡館有一排面山的座位,很搶手。

這是我們今天的午餐,與原本餐廳每人250元的合菜相比,口味還算不錯。

這是太平山很有名、共有418階的「中央階梯」,來過太平山的遊客,或多或少都爬過這座階梯。

階梯兩旁有許多棵的「紫葉槭」,只是已經過了變色期,紅葉都成了枯葉。

「紫葉槭」是夏天為主的變色葉植物,以前上來時,「紫葉槭」是這樣的盛況。

來到「太平山莊」,山莊前的廣場,是太平山下雪時,遊客最常玩雪的地方。

我們要先Check in了,不過15:00才能拿鑰匙。

山莊的大廳內,有一塊樹齡超過700年的「台灣杉」,有著很清楚的年輪。

大廳的牆上,掛著好幾幅太平山的介紹圖片,這一面都是台灣No.1,包含:台灣三大林場之一的「太平山林場」、台灣最大高山湖泊的「翠峰湖」、全球最美小徑之一的「見晴懷古步道」、台灣唯一高山台車的「蹦蹦車」。(應該要再加全球第一條認證的寂靜步道「翠峰湖環山步道」)

還有:號稱『台版冰島藍湖』的「鳩之澤溫泉」、宜蘭海拔最高的「鎮安宮」、台灣第一家金級環保旅館的「太平山莊」,太平山的豐富森林生態也值得一書。

來到「太平山莊」外的廣場,有一「天下太平」的標竿。依據1936年《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指出,「太平山」的命名,有天下歸於太平之意。

「天下太平」的標竿旁,有一大一小的貓頭鷹雕像,很好拍。據說在廣場這裡,入夜以後經常可以看到貓頭鷹,我們這次入住,晚上碰到下雨,沒能親身體驗,待下次再來了。

看到了開滿花的「萬壽菊」,在這海拔接近2000公尺的高山上,竟然可以看到如此盛開的「萬壽菊」,驗證了太平山的山明水秀。

廣場也有太平山的介紹牌,說明了『永續太平山』的理念,以及「太平山林場」的演進。

太平山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其中檜木是當年採伐的重點木種,也因應開採林業,而發展出來各種不同的載運交通工具。

其實「太平山」並非單指一座山,指的是早期「太平山林場」的伐木作業區域,包含舊太平山林場、新太平山林場與大元山林場。初為泰雅族人的狩獵領域,因森林蓊鬱,開闊無盡,稱其為「眠腦」。日據時期命名為「太平山」,冀望國運昌隆、欣欣向榮。

這是整個【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地圖,實在是一個景點豐富、適合各個年齡層、各種不同山林需求的遊客的好地方。

這是在「太平山莊」廣場前的太平山地標,小狗狗也樂當模特兒入鏡喔!

我們又要再走「中央階梯」往上了,這是一段有時候走起來會覺得腳軟的天梯。

在階梯的左邊,有一區「檜木廣場」,擺放了各種形狀的檜木頭。

再往上,來到「觀景平台」,天氣好,有一個大藍天,平台上的視野寬廣。

雖然雲海的景象不如在翠峰湖的觀景台看到的壯觀,卻是方便、容易親近的觀景台,這裡也是夜晚欣賞滿天星斗的好地方。

前方半山腰,是「蹦蹦車」的行經路線。

我們第一天下午,先走「翠峰湖環山步道」,傍晚回來後,再回到這個觀景平台,才發現旁邊這面牆,原來這麼有情調,而這一棟建築物其實是一間廁所。

我們晚餐又回到「雲海咖啡館」享用,住宿費用含晚餐。

晚餐還是只能吃便當,不過,餐費應該是每人250元,內容自然比午餐的150元便當要好一些。

第二天的行程,早上吃完早餐後,便退房先搭「蹦蹦車」,中午回來吃過午餐後,沿著「中央階梯」往上爬,前往地圖上方的「福安宮」及「檜木原始林步道」。

今天的天氣不似昨天的豔陽高照,天空下著毛毛雨,還好不至於濕透。

這是我們這次住宿的「香杉館」,住宿條件雖比不上渡假飯店,以公營的住宿而言,品質還不差。

接近茶花的開花期,階梯旁就有一棵開滿花的「茶花樹」。

正前方是往「蹦蹦車站」的小徑;左邊則是「觀景平台」。

今天天候不佳,一片白茫茫,「觀景平台」上全無景觀,與昨天的景象大異其趣。

繼續往上爬,來到第350階。

左方是「原太平山俱樂部」

這裡是要購票入場參觀的,全票200元;上午及下午各有3場導覽,每場導覽限額20人。

俱樂部固定每週三休館,今天剛好是週三,無法入內參觀。

我們只能透過建築物外牆的透明玻璃往內看,擺設了一些建築物的模擬結構。

這是一棟建於1937年、以臺灣檜木所建造的二層樓俱樂部,2012年曾受到颱風災害,2018~2020年進行復建工程,今(2022)年9月才重新開幕,開放參觀。光外型就很有吸引力了,下次再入內參觀。

2021年底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經宜蘭縣政府以「原太平山俱樂部」為名,完成公告。

「原太平山俱樂部」旁,就是太平山很著名的地標之一「原始森林公園」的牌樓。

我們在翠峰湖的觀景平台,看到了電影「春寒」在翠峰湖的拍攝場景介紹,有男、女主角梁修身與鳳飛飛依偎在湖畔的動人畫面。當劇末梁修身因二戰受傷而身亡後,鳳飛飛與梁修身舉行冥婚,留下了經過這座牌樓的經典畫面。

我們要從牌樓爬「中央階梯」最後一段,到「鎮安宮」及「檜木原始林步道」。

「檜木原始林步道」位在「太平山莊」後方,主線全長480公尺,另有長130公尺的支線步道,步行時間約30分鐘。

我們往上爬,先走一段環狀步道到「鎮安宮」,接著沿著黑色環狀的「檜木原始林步道」走一圈,回到「鎮安宮」下來。

爬到階梯頂端,來到了「鎮安宮」環狀步道的三岔路口,「原始森林公園」目前被打造成「太平詩路」

「太平詩路記事」:健行山林步道,以詩文引路,可呼吸吐納清雅的語言;讓情感理智與詩文結伴,可走出自在輕安的步履,且調息慢行。在山嶺幽徑藏放詩文、題字、揮毫、塑燒陶版。無紅塵喧囂相擾;有煙霞、鳥鳴和芬多精迎送。
尋索自我心靈版圖的一抹彩光;展讀太平山之旅的一路芬芳。

我們由右而左,沿環形步道往上到「鎮安宮」,一路有大紅燈籠相伴。

約不到3分鐘,就到了「鎮安宮」,是一間外型紅白相間的廟宇,就位於「中央階梯」的最高處,是『宜蘭縣地勢(海拔)最高的廟宇』

「鎮安宮」在日據時代曾是祀奉【天照大神】的神社,光復後,改建並改奉祀【國姓爺(鄭成功)】、【觀世音菩薩】、【土地公】等神祗,是往昔伐木工人及住民的守護神。

「鎮安宮」每年「元宵節」後會擇日到山下各鄉鎮的宮廟進行迎媽祖祭典活動,邀請【媽祖】、【玉皇大帝】、【城隍爺】、【關聖帝君】及【齊天大聖】一同到太平山來作客,是太平山由來已久的年度重要傳統民俗活動。

「鎮安宮」主祀【國姓爺】,早期來到宜蘭從事木材事業的民眾,許多都是來自中南部的雲林、嘉義一帶,便帶來了祭祀鄭成功的文化信仰。

由「鎮安宮」往下望,可以看到綿延似無盡頭的「中央階梯」。

離開「鎮安宮」,繼續往上行,天空持續下著細雨。

來到了一座涼亭。

這座涼亭名為「蔭檜亭」,署名者是「日本太平山同友會」,這是日據時代服務於太平山林場的職工暨家屬,與出身於太平山的太平山國小的同窗會所合併組成的。可以想像當年在林場工作及生活的民眾的深切感情

每年3~5月間,太平山會迎來白色櫻花的盛開,它是太平山櫻花,只生長於海拔1800至2000公尺寒冷多雲霧的太平山區,屬於臺灣特有種,在原始林步道這裡,及見睛步道、翠峰湖景觀道路沿途,都有機會與它相遇。不過,目前尚不是櫻花的花期。

看到了「太平詩路」的第一件作品、宜蘭在地作家李潼的《氣味》:『你問我自然的氣味,怎可聞嗅得分明,那是沾蜜蝴蝶飛過,是清泉在林間湧出,是鞋跡在落葉拓印,是春雨溜滑過新葉,是日光蒸發了露珠,是你在我身旁的芬芳。』

「人間仙境」。這裡的標高剛好是2000公尺,林木鬱鬱蔥蔥,空氣清新,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蟲鳴鳥叫,果然是「人間仙境」。

來到三岔路口的平台,這裡就是環狀「檜木原始森林步道」的起點,我們採『右去左回』走一圈。

平台上,看到另一篇也是宜蘭在地作家黄智溶的作品《沉默森林》:『如果果實是以酸甜苦辣,讓我們回味它深藏内心豐饒而多汁的奥秘,那麼樹木必是因風火雷電在它身上紋刻的印記,默默地向人世間展示成熟必須承受的撞擊。』

「太平山莊」昔日為「太平山林場」林業從業人員工作與生活的場域,這裡有:工作站、派出所、員工宿舍、國小、醫務室、福利社等,儼然形成一完整的山中聚落。「檜木原始林步道」昔日為「太平山林場」的一部分,停止伐木後,保留其原始的紅檜及臺灣扁柏森林,是距離「太平山莊」最近也最容易親近的檜木原始林。

「檜木原始林步道」非常親民,步道完善,僅有少許爬坡,走來輕鬆愉快。

步道蜿蜒在古木參天的原始紅檜及台灣扁柏林裡,錯綜的枝幹與盤根錯節的老樹,縱有樹倒,也展現強大的生命力而奮起再生,以及從巨大老樹根長出的「二代木」,都令人讚嘆,是避暑及森林浴的最佳地點。

再來看作家黄智溶的作品《與巨木談不朽》:『午後三點零三分,車經日嶺,一團茫茫的迷霧,突然緊緊地困惑著我,停車,借問一株兩千五百年的紅檜,是否被斧鋸砍伐,截肢、胴割、縱切、横剖後,再精雕成神廟兩扇大門的巨木,才是真正永不枯朽的神木。』

走在群木環抱的步道裡,滿滿的芬多精。大部分的遊客都去搭熱門的「蹦蹦車」了,爬上來這裡的遊客並不多,更顯出這裡的珍貴。

生長於「太平山」的台灣杜鵑、玉山杜鵑和西施花,是台灣的原生種,其樹型較為高大,樹高可達3~10公尺。每年四月開始,迎著溫暖的南風陸續盛開,桃色、白色的花朵將滿山新綠妝點得明麗絢爛,與雲海、檜木林交相輝映。

眼前這一整片,就是高山杜鵑。

來到了一個觀景平台。

這個觀景平台並無太多的景觀,倒是欣賞了作家李潼的作品《雲三朵》:『高嶺天涼,無垠穹蒼總叫人仰望不盡、懸空。但盼藍天有白雲三朵,一朵小名勇健、一朵喚叫隨緣、一朵稱呼輕安,再與山風共遨遊、消散。』

來到三岔路口,往左就是支線步道,可回到「鎮安宮」。我們不走支線,繼續往上(右)走。

這棵檜木,狀如跨步而立,我們雖遭胯下之辱,仍行之泰然。

又遇到三岔路口,往右通往「鐵杉林自然步道」,單程2.2K,步道崎嶇不平,非我們現在所走的「檜木原始林步道」這麼親民,凱文過去爬過兩次,都遇到霧鎖,步道終點的景觀受限,今天下著細雨,自然不是造訪的好日子。

我們沿著環狀步道走,開始下坡了,前方這棵檜木,長長的枝幹狀如象牙。

往下來到一座休息平台。

遠古演變至今,全球柏科扁柏屬植物僅存六個分類群,台灣得天獨厚,擁有其中兩類:台灣扁柏和紅檜,統稱「台灣檜木」,而台灣也是全球檜木分布緯度最南的地方,兩種檜木常混生並分布於海拔1500~2600公尺處。此區域雨量豐沛,終年雲霧瀰漫,適合檜木的生長。

平台配合錯開幾棵橫亙的扁柏而建,充分展現尊重森林環境的態度。

繼續往下,來到另一個三岔路口,左邊下來的步道就是剛剛岔過的支線步道。

我們往前來到另一座觀景平台。

平台上有另一則李潼的作品《心路》。

從平台上可以看到眼前茂密的林相,許多蕨類寄生於古木上,證明這裡的空氣品質優良,值得在此多待一會兒。

我們緩步慢行,享受森林步道的天然純淨,回到環狀「檜木原始林步道」的入口處。

繼續往下走,陸續經過「蔭檜亭」、「鎮安宮」及環狀木階步道。

回到「中央階梯」,全程走了將近一小時,時間已經下午3:30,準備返程。

我們的「太平山兩日遊」,第一天有蔚藍的天空陪伴著,第二天則細雨綿綿,卻慶幸未影響到我們的行程,圓滿幸福。太平山景點多,四季風景各不相同,值得一來再來,而且待得越久,收穫越多。

相關連結:



※※※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點選連結)

《園區開放時間》:06:00~20:00。(假日04:00~20:00)

《門票》:門票平日150元/假日200元,汽車停車費100元。

《交通》

一. 自行開車:直接導航/Google Maps〔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即可。

二. 大眾運輸:可於宜蘭搭乘『1750線』,每天去回各一班車。不過,如果是要到翠峰湖,便還要有接駁車。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