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文化園區>華山步道、小天梯(華山溪吊橋)、情人橋、咖啡園、咖啡步道、咖啡大街
2022/02/28 22:48
瀏覽12,879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凱文今天參加老婆退休同事好友的旅行團,早上要先前往位於<雲林縣-古坑鄉>的「華山文化園區」,走一段「華山步道」,爬上「小天梯(華山溪吊橋)」及「情人橋」,最後也不錯過古坑以咖啡聞名全台的「咖啡大街」。
↓同行團友人數眾多,租了兩輛遊覽車。為了避開上班車潮,一早6:30就從桃園出發,10點不到,就到了「華山文化園區」。
↓首先要走「華山步道」,步道的入口處有一座橋。
↓這是「華山新橋」,就位於「華山溪」下游處,也是「華山步道」的入口處。這美麗的地方,曾在2000年「納莉颱風」時遭受到嚴重的土石流災害,黃泥水夾雜著大小土石,沿著「華山溪」直瀉而下,堆積於此,場面怵目驚心,而後重建蓋了新橋「華山新橋」。
↓我們要到「華山小天梯」及「浪漫情人橋」,就從這邊進去。
↓在路口處,就有可愛的歡迎看板。
↓往前行,兩輛遊覽車的團友,隊伍綿延三、四十公尺。
↓我們沿著「華山溪」而行,溪水其實並不多,或許是冬天乾旱期吧。
↓前面有一顆大石頭,就橫亙在步道上,占掉了一大半的步道空間。土石流發生時,經常沖帶大石頭,造成下游的傷害。
↓繼續往前行,沿路略有爬坡,不過,坡度還算平緩,路況也還算老少咸宜。
↓旁邊的「華山溪」,有鋪了水泥石塊的突出狀,應該是做為發生土石流時,可以減緩、阻擋土石的滾動速度,降低對下游的傷害。
↓一路爬行,團友們體力各異,隊伍也開始拉長、散開。前方有「華山土石流教學園區」。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整理了土石流發生的三大原因,也是大家可以藉以注意防範的方向。「華山村」這裡有兩條土石流潛勢溪流,「華山溪」就是其中一條,警戒值為350mm,並不高,也就是發生土石流的可能性相對是高的。
↓這一整條是登山徒步區,路幅也夠寬,雖然一路爬坡,也還算好走。
↓經過「華山文化中心」。
↓中心內有一大片的峭壁,峭壁下方就是「華山溪」,難怪常會有土石流。
↓不過,園區並不開放參觀。
↓「華山文化中心」的步道另一頭也是一大片的峭壁,可見這一整條步道原本可能都是河道。
↓在峭壁上,看到這株特別的植物,藉助於App科技,得知它是「翠綠龍舌蘭」,要長十幾年後才會開花,而且一生只開一次花,開花後隨著種子成熟,母株也會逐漸枯死,因此,翠綠龍舌蘭又被稱為「世紀植物」。
↓我們沿著「華山步道」走,前面還會經過「猴洞橋」及「觀測站」,而後才會到「小天梯」及「情人橋」。
↓往前來到這座橋,橋頭立著一顆大石頭,想必是土石流的遺物,就地取材。
↓過橋那一邊,是「華山土石流教學園區」,可以認識經歷土石流災害後的整治。
↓這座橋也就是「猴洞橋」,據說這附近有很多猴子出沒,不過,我們來的這一天,並沒看到任何猴子出沒。
↓為了降低土石流造成的災害,<水土保持局>於河床沿線建造了好多處的高低落差階梯,破壞土石滾動的坡度。
↓繼續往前,這一段斜坡鋪著水泥,如果雨天過後來這裡,可能會比較滑,要特別小心。
↓「無私無我,揮動大地,攏在我心」,這又是一顆山上滾下來的大石頭,長立於此,鄉民就地取材所刻繪出來的心聲。
↓「本區為危險水域,嚴禁戲水、游泳及各種水上活動」,不過,目前完全看不到任何水,感受不到任何水的威脅。卻也讓人感嘆大自然的變化之大,颱風來時,這裡很可能會有致命的溪流,特別是350mm的水量,就會造成土石流。
↓凱文忙著拍照,有點落後隊伍,快步趕上。
↓這裡看到了為了防範土石流,所建的高聳水泥柱,名為「梳子壩」。
↓往前看到的這間是「華山土石流觀測站」的資料接收中心。
↓民國90年(2001年)納莉風災日雨量445mm,民國98年(2009年)莫拉克風災日雨量1303mm,都發生土石流,造成下游居民生命財產嚴重損失。透過這張圖,可以看到,目前「華山溪」沿途設了三座「梳子壩」,也設了「鋼索檢知器」、「CCD攝影機」、「地聲檢知器」、「土壤含水量感測器」等,監控土石流的產生潛在風險。颱風、大雨無可避免,希望監控可以提前發出警訊,降低災害。
↓離開觀測站,往前經過「櫻花步道」,不過目前不是櫻花的花季,無法享受櫻花盛開的喜悅。
↓已經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小天梯」了。
↓大約走了100公尺,就來到「小天梯」的下方處,已經有團友在天梯上了。
↓我們會先走照片左邊的「小天梯」,而後爬木棧階梯到「觀景台1」;接著走照片右邊的「情人橋」,經過茶園及咖啡園,再爬檳榔園階梯,上到「觀景台2」;隨後,沿著產業道路,回到「咖啡大街」。
↓「小天梯」的模樣與竹山的「天梯」有些相像,難怪有「小天梯」之稱。凱文覺得它有著微笑的外型,也與南投「猴探井天空之橋(微笑天梯)」有些相像。
↓往上爬了,前面有不少的團友。
↓「小天梯」因為跨越「華山溪」,因此也稱為「華山溪吊橋」。
↓橋下還有其他後面趕上的團友。
↓「小天梯」因為跨溪的二側高度有落差,吊橋比較高的這一頭,設計成好多階的階梯棧道。
↓橋下為「華山溪」的溪谷,目前為枯水期,感受不到橋下溪流滾滾的驚險。
↓「小天梯」全長約100餘公尺,不如「天梯」之長,可以輕鬆來回。
↓遠方是剛剛看過的、很像長長的梳子的「梳子壩」。
↓橋下有零星的其他遊客緩緩走上來。
↓走過「小天梯」,接著爬較為陡峭的木棧階梯,準備到「觀景台1」。
↓木棧階梯滿長的,攻堅不成,中間休息一下,回望剛剛的「小天梯」。
↓來到了「觀景台1」。
↓「小天梯」早已遠離。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對面山坡上,有不少的檳榔樹,這不利於水土保持,似乎應改種其他抓地性較好的植物。
↓觀景台旁邊就是「情人橋」,限載人數?(應是2人)。橋面很窄,無法會身,因此,只能單向通行。兩邊必須協調好,避免發生黑羊、白羊過橋卡住的情形。
↓既是「情人橋」,凱文與老婆自然就要牽手合照一張再過橋囉!
↓過了「情人橋」,橋上仍然擁擠,希望黑羊白羊都可以順利過橋。「情人橋」其實很短,有些搖晃,底下既無水也無高度之險,比較像是趣味之行。
↓前方通過一片咖啡園,這正是古坑聞名的特產,咖啡豆紅綠交間,也證明台灣的確可以發展咖啡豆的生產。
↓咖啡園裡一盞一盞的紅燈籠,不知確切的用途,也許是驅蟲用的,沿途有濃濃的藥味。
↓咖啡園可以參觀喔!
↓咖啡園旁邊,兩邊分別是茶園與檳榔園,應多種些水土保持性比較強的植物。
↓繼續沿著檳榔園階梯,爬往另一座觀景台。
↓「觀景台2」到了,這裡是步道的制高點。
↓觀景台這一頭看到的,大致上就是剛剛走過的咖啡園、茶園、檳榔園。
↓另一頭可以看到對面的山巒,我們在觀景台小憩片刻,喝喝水。
↓走到這裡,大部分的步道景點都已走過,可以原路折返回到出口,不過我們決定不走回頭路,繼續往前走一圈。
↓往前一路下坡,沿著檳榔園往下走。今天的天氣不錯,人潮也不多,可以輕鬆地走這一段路,也可以感受優閒的鄉村田野氣息。
↓約走了3~400公尺,來到產業道路(雲208縣道)。
↓從這個角度,就能體會剛剛走的步道的陡度。
↓沿著產業道路往下走,路上偶有小車經過,完全鄉間小路的氛圍。
↓前方看到一間「大都尉將軍廟」。
↓「大都尉將軍廟」旁邊,就是「祥雲寺」,擁有非常壯觀的殿堂。今天時間上不允許,下次有機會再來造訪。
↓繼續走鄉間小道。
↓前方來到一整排由大理石板所雕刻而成的鄉土文化及詩詞文學導覽。
↓「魔豆傳奇」。魔豆講的當然就是咖啡,台灣的咖啡種植起於1934年,從台南的「東山農場」取得種子開始。「古坑鄉-華山地區」在【921地震】及【納莉颱風】等連續天災後,展現『化危機為轉機』的勇氣,在檳榔園改種植數以千計的咖啡苗。目前,「華山地區」就聚集了約80家的咖啡園,【古坑華山咖啡城】儼然成形,成為時興休閒觀光產業。
↓「天佑華山」。「華山地區」接連遭受【921地震】、【納莉颱風】和【桃芝颱風】的侵襲與摧殘,毀損了居民賴以維生的家園,百業蕭條,卻也激發出社區居民團結互助的精神,一起重建家園,日據時代便萌芽的咖啡產業也在此時被發展了起來。華山人相信天助自助者,天佑華山,咖啡原鄉終能名揚國際。
↓「華山自然生態」。華山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動植物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也有多條登山步道。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於民國84年針對【雲林縣的野生動物】調查結果報告所載:雲林縣的野生動物,共發現312種以上,其中又以古坑鄉的「華山地區」動物資源最為豐富,曾發現記錄的有:台灣獼猴、長鬃山羊、食蟹蠓、白鼻心、穿山甲、台灣野兔、鼯鼠、條紋松鼠、蝙蝠…等。
↓我們從右邊的馬路過來,有團友則從左邊的小路回來,在此會合。這裡的步道有許多的岔路,彼此可以相通,只要掌握方向及地勢高低,大致上不會迷路。
↓往前又有大理石板雕刻,這裡介紹出生於華山農家的沈富進。沈富進出生於貧困家庭,小學只讀到四年級,卻勤奮好學,平生最大心願是能有一本台語字典。他學習羅馬拼音、康熙字典切音法,以3年的時間,編撰出【彙音寶鑑】,雖期間曾遇阻撓,仍得以出版,一生為台灣母語正音,高風亮節,令人敬佩。
↓回到一開始的「華山步道」入口處,我們完成了繞一圈的「華山步道」之旅。
↓經過「華山小農市集」,假日來這裡必定是熱鬧滾滾,附近也有不少的景點、民宿、餐廳。
↓來到了知名的「咖啡大街」,還有假日市集,咖啡店百家爭鳴,喜歡喝咖啡的,可以直接內用或外帶,享受一下最在地的風味。
↓難得來一趟古坑,團友們紛紛大肆採購咖啡豆及相關產品。
↓這裡有幾面地圖,描述著斗六、古坑、草嶺等地區的許多景點,值得大家花時間來走走。
↓又是一顆就地取材的大石頭,當作地標的好材料。
↓如果要來一趟「華山深度之旅」,這裡有詳細的店家地圖可以參考。
↓回到停車場,前方是位在華山村中心點的「福華宮」,主祀「康元帥」。如果開車來而停車於此的,爬山之前,可以先在這裡上廁所。華山地區還有一條以文學為主題而規劃的文學步道,有雲林12位名作家的作品,刻繪於文學步道上的裝置藝術,有興趣的,也可以順遊。
早上的「華山文化園區」之旅,輕鬆愜意,大約花了2.5小時,走了「華山步道」,爬了「小天梯」與「情人橋」,沿路欣賞了鄉村風光,也體會了大自然的變化與值得敬畏的地方,對華山地區的居民,災後奮起,創造了咖啡傳奇,深感敬佩。我們下午將轉往彰化縣的「成美文化園」,是另一趟美藝之旅。
相關連結:成美文化園之旅(點選連結)
※※※
【華山休閒農業區】:官網(點選連結)
《交通》:
<自行開車>:
國道3號-梅山交流道下-縣道162線-省道臺3線-縣道149線。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斗六站下-轉搭台灣好行Y01斗六古坑線至華山咖啡大街站下。
搭臺鐵至斗六站下-轉搭臺西客運7121(往清水溪橋)至華山站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