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1/08/14 台南市>東區>原台南廳長官邸/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歷史典故及遺跡與新創文化並存的景點
2021/09/07 19:58
瀏覽1,67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凱文一連串的台南歷史文化之旅來到最後一波,今天要造訪位於台南市中心一處日治時代的遺跡「原台南廳長官邸」

「原台南廳長官邸」附近,過去是德慶溪上游支流河道所切割形成的丘陵地,是人煙稀少的竹林,因地處竹林之西,故清代稱之為「西竹圍街」,到日治時期稱為「竹園町」,「原台南廳長官邸」所在區域,則稱為「西竹圍官舍區」。當時日本人於現址「台南一中」、「博愛國小」、「原台南廳長官邸」、「台南知事官邸」及「台南神學院」等鄰近一帶蓋了高級官舍。而因為這個區域的地勢稍高,是古代『台南七丘』中的「崙仔頂」,因此,也被稱為「西竹圍之丘」。2016年,「原台南廳長官邸」整建完成並開放,市政府同時於官邸周圍引進新創產業,故稱之為「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

「原台南廳長官邸」約建於1898年~1906年間,在日治『三縣三廳』時期(見凱文另一篇文章《點選連結》),做為台南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台南廳廳長】的宿舍,1901年至1920年間,共有六任廳長曾宿於此官邸。後來因為地方行政制度的改變,廢除廳改為州制,官邸便移作他用。二戰後,曾由台南一中接管,並新增一棟二層樓建物,做為台南一中的校長及教職員的宿舍。

官邸包含洋館(北棟)及和館(南棟)兩棟,皆為一層樓的建物。洋館為接待客人之公共空間;而和館則為居住的生活空間。南棟和館建築物,不幸於民國87年(1998年)發生火災而燒毀,至今僅存遺址,目前開放參觀的是洋館

「原台南廳長官邸」位於<台南市・東區>的育樂街,離【台南火車站】不遠,從火車站走過來,約10~15分鐘即可抵達。

一到「原台南廳長官邸」門口,便可看到「西竹圍之丘」的牌子及紅磚矮牆,馬上有復古的感覺。

門口有一官邸園區配置圖。

園區入口正對面(如照片箭頭處),便是「原台南廳長官邸」。此圖繪製方位與一般習慣不同,凱文特別另外標示方向圖於照片右下方,以利對照說明。官邸其實是面向右方(西方)的大門的;官邸上方(南方)為和館遺址;照片左方(東方)及上方(南方)各有一個文創商店,分別有石階步道與官邸園區相連;入口處左方(如照片最下方),是管理員室及廁所。

正門口到了,參觀免門票。這裡也曾出現在電視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裡的場景喔!

「原台南廳長官邸」目前已被列為『市定古蹟』。

每周只開放五、六、日三天(及國定假日)的09:00~17:00而已喔!

一進到園區內,這裡有一個官邸的歷史沿革及建築特色介紹。本官邸是日治時期高等官「和洋併置」式的官舍,主館為洋館,屬於近代洋風建築特色,建築物位於抬高的基座上,外有迴廊,其出檐托架、西洋古典式木柱、木質牛腿、欄杆、門廊倒吊寶珠等,細部雕刻精美極具特色。我們稍晚會看到這些建築特色,而和館已經被燒毀,無法看到其建築特色,殊為可惜!

入口處左方,是管理員室及廁所,廁所還滿乾淨的。

這是官邸主館(洋館)的完整外觀。建築物位於抬高的基座上,有小階梯可以走上去,底下有通氣窗口,屋頂為日式文化瓦與日式屋架。

官邸的庭園草坪整理得相當漂亮,還不定時會有裝置藝術。

這是一個球體竹編休息亭,真的可以坐,很有創意喔!

進入室內需要依照防疫相關規定。

因為室內都是檜木地板,為保護古蹟,進入室內需要換穿拖鞋。
入口門廊,看到漂亮的壓花地磚,相當罕見,也保存得相當好。

從門廊往外看,可以看到倒吊寶珠(如照片箭頭處),很有特色。

從這個角度望向官邸建築物,可以看到牛腿形托架(如照片最上方箭頭那一排)、弧形托架(如照片上方屋簷下的箭頭那一排)、欄杆、西洋柱式,都是洋館的特色建築飾物,搭配太陽西照木柱陰影,真是一幅美麗的圖案。這些門窗、牛腿形托架、弧形托架、木欄杆,可都是當初整建時,原地整修組立而成的喔!

建築物還保留了古老上下拉的開關方式的窗戶,凱文以前讀書時,教室的窗戶就是這種樣式的窗戶。

這就是建築物底下的通氣窗戶。

因應台灣炎熱的氣候,在主體建物周圍都有迴廊,減少室內日曬的機會,降低室溫。照片後方高聳圓柱形建物,是台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

迴廊的木柱及欄杆,造就了另一種美,或坐於欄杆上,或倚於木柱旁,都能遙望夕陽。

換鞋進到室內。玄關處擺放了大花盆,非常華麗大氣。

往右這一間,似乎是一般的會客室或是休息室,如果有說明的牌子,應該會更好。

往左這一間,顯然是廳長正式使用的會議室或者是宴客室。仿造的桌椅看起來很高貴,窗簾及燈飾也顯得非常富麗堂皇。

廳內有一個大相框,裱褙了官邸修復後,曾經獲得『卓越建設金質獎』。

牆上有一幅相片,應該是台南鹽田(或是魚塭?)的夕照。而其下的木桌,雕刻精細,圖案鮮明,也很古典。

廳內還有一片原官邸牆壁的建造材質說明,在當時應該是算先進的吧?

館內留有不少過去修復前所遺留下來的建材建物,頗有紀念價值。

會議室後面有一個小房間,依保留的布置,應該是休息室。地板和窗簾布置等,看起來都很典雅。

官邸外的庭園,有數棵龍眼樹,長滿了龍眼,龍眼樹都非常高大,或許是日據時代所種而遺留下來的。

凱文接著往官邸後方的文創園區走,這一區原本也是官邸所轄的區域,都是二層樓的建築。

文創園區所在位置,原本是台南一中的校長及教職員的宿舍。李安導演過去就是住在這裡,您知道為什麼嗎?台南一中是凱文的母校,凱文讀高中時,李導的父親正是凱文的校長,因此,李導一家人,有好長一段時間都住在這裡。李導其實也是台南一中的校友(是凱文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的同校學長,哈!),李導讀高中時,其父親便是當時的校長,這種經驗應該很特別吧。

首先看到這一間「Fablab Tainan」,創建於2013年,為南台灣第一處註冊於全球性組織【Fab Foundation】的Fablab據點,是一群熱愛自造的Maker們所組成的社群,關注並發展台南在地自造者運動的推廣、技術的分享交流、在地社群的活絡、發展開源硬體項目,希望推動人人皆能自造的"創客"精神。他們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發揮彼此之創意,能創造出無限的自造可能性。真特別的一個組織,值得鼓勵。 

接著這一間是「Be Two-Leather Workshop」,這是一間手工皮件工作坊,在全台有數間分店,除了提供多種皮革課程外,也販售多樣皮革手工製品。

再來看到的是「芙蝶纏花研究室」,這是一家專門研究製作:纏花髮叉、耳飾、項鍊、髮箍/髮夾/髮簪、胸針等飾品的店,很特別的一家店。

店裡面有許多的材料及成品展示。

再過來這一間是「浮生圖像所」,提供學習編織和織布的技巧或原理、版印及剪紙雕花,讓民眾創作屬於自己的彩飄、客製化飄帶,看起來也滿豐富多變的。

這裡的文創商店,也常會參與各公家單位所舉辦的展覽及訓練課程,推廣給市民,經營者多為年輕有為之士,願意投入、發想、創造不可能為可能,值得讚許。

再回到官邸園區內。在官邸洋館的南邊,就是和館舊址。

和館遺址目前只保留原本建築物的紅磚柱子墩,應該也是比照洋館基座墊高的建築方式,整體面積看起來比洋館稍微小一些。

和館這裡看到了兩處漂亮的印花地磚,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個位置,是原本和館的玄關處。

洋館與和館的空間機能是分開的,洋館做為接待客人的公務空間,而和館則是廳長家人的生活空間。

和館與洋館雖倚靠相連,卻未相通,彼此獨立。

看一下完整的和館配置遺址。

此地區過去在竹園西方,且地勢較高,故名為「西竹圍之丘」,官邸庭園也有小型的高大竹林,配上裝置巨石、磚牆、藍天白雲,形成一幅美畫。

往前走,這裡保留了二戰時期使用的防空洞

防空洞應該是提供二戰時期官邸內的官職員空襲躲避之用,目前已經不再使用,卻也被保留下來。

防空洞旁邊,是「紅磚廣場」

這個廣場,可以辦中小型活動,只是不知日治時代當時的用途。

防空洞及「紅磚廣場」旁邊,還有幾間文創商店。

這邊的文創商店與官邸廣場有一石階步道相連,這紅磚牆開的門,不知是刻意敲成這樣的,還是保留原始模樣的破洞,倒是有殘缺美。

這區的文創商店,除了前面的咖啡店及飲料店外,後面這一間是「WANYI FLOWER玩藝花坊」,進去看一下。

一進到裡面,就被屋內的裝飾擺設給吸引了,裡面有很多乾燥花草的花藝設計。店裡除了販售乾燥花的花藝設計產品外,也提供婚喪喜慶活動的現場擺設、布置服務。

這一整面牆,是各種乾燥花的集合,看了賞心悅目,也大開眼界這麼多的花草可以做為乾燥花。

這是乾燥花的現場布置樣式。

「I LOVE MOM / I LOVE YOU」,很有創意喔!


這些都是採用當季新鮮花材乾製而成的,可以保存得更久。

走出戶外,從剛剛看到的石階步道,回到官邸園區。

從另一個角度回望剛剛看過的「紅磚廣場」。

也從另一個角度回望官邸(洋館)的外觀。

回到園區最外圍的紅磚牆,美好的畫面看了令人心曠神怡。

凱文今天下午,利用約1小時的時間,走訪「原台南廳長官邸」,又完成了「西竹圍官舍區」的一處歷史古蹟探訪。市政府對這些古蹟的保存不遺餘力,能讓後世對過去的歷史有更多看得到、摸得到的文物,比看書更有感覺,有空可以多來走走。


【原台南廳長官邸】:台南市東區育樂街197巷2號

《園區開放時間》:每周五、六、日三天及國定假日的09:00~17:00,參觀免門票。

《交通》:

一. 自行開車:直接導航/Google Maps〔原台南廳長官邸〕即可。

二. 大眾運輸:可搭乘各種大眾運輸工具至【台南火車站】,而後走路約10~15分鐘可抵達。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