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1/08/11 台南市>東區>台南知事官邸/知事官邸生活館>歷史遺跡與現代化生活融合的景點
2021/08/30 20:23
瀏覽1,45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凱文今天下午先去了位於<台南市•東區>的「台南神學院」,緊接著,就來到了位於附近的「台南知事官邸」

這是過去日治時代,『台南縣知事』的官邸,另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當作日本皇族造訪時的「御泊所」。日治時代有近20位日本皇族曾到訪停留,比當時做為「總督官邸(現今的台北賓館)」的數量還來得多,可見「台南知事官邸」在台灣日治時期中重要的角色。

隨著古蹟開放,市政府也引進品牌「知事官邸生活館」進駐,負責經營維護,這是保留古蹟原貌並融入現代時尚,整合知名且受台灣人喜愛的居家、生活、服飾、珠寶品牌與設計師,提供民眾更多居家及生活活動空間,並提供展覽、進修、講座等。

「台南知事官邸」建於1900年(明治33年),外觀上,為典型的英國在南洋所建造的殖民樣式建築,四面都有拱廊的兩層樓建築,中間與兩側突出為八角形。過去因為正門上方有山牆圖騰的屋頂,外觀很像時鐘,台南人都稱它為「時鐘樓」,我們晚一點會看到以前的說明圖片。不過,目前照片上看到的,僅剩簡單的三角形山牆。整體而言,這是一棟造型特殊、很有設計感的建築,在21世紀的今日,能看到古蹟被完整保留及維護,真令人欣慰。

園區門口有個鍛造信箱,很有復古風。

「台南知事官邸」,其實當初有和、洋兩館,目前開放參觀、眼前所見到的,是位於北側、本體的「洋館」部分。照片右方為廁所,其南側即為「和館」,目前尚未修護,因此也無法開放參觀。「洋館」一二樓面積,共有227坪;「和館」則為87坪,合計314坪,連同周邊庭園,共達千餘坪土地。

官邸前方的庭園,可以休息,占地寬廣,也可以辦活動,例如:戶外婚禮、餐宴等。

來到官邸正門口,防疫期間,要遵守防疫相關措施。

古蹟由「知事官邸生活館」負責經營維護,有配合推出「官邸皇太子宴」、「露天餐宴」、「官邸婚禮」等活動及服務。

生活館中,也有固定的場館服務及不定期的展覽及講座活動等,活化古蹟的空間利用。

除週二休館外,其餘開放時間為11:00~20:00。開放時間到20:00,是因為知事官邸的外牆有燈光投射,傍晚以後來,可以看到夜間的璀璨景色。(註:目前已開放至22:00,請以官網公告時間為準)。

「知事官邸生活館」的經營目標,是可以在延續歷史古蹟及建築特色下,融入時尚美學,讓古蹟不再只是歷史建物,而能堆疊打造屬於台南的獨特美學。業者的努力及用心規劃,該給予肯定。

進到室內,先看到平面圖,上面有一輛「台糖」的『內燃機車模型』。這個內燃機車,在台糖的好多個糖廠,都還有保留數台,過去是載送甘蔗的主要運輸工具。

凱文要先參觀一樓,由右邊依逆時針方向走,各分區依序為:精品紀念品館、咖啡餐酒館、居家選物館、共讀書間區。

首先看到的是「精品紀念品館」,裡面販售的商品琳瑯滿目。

往前是「咖啡餐酒館」,是官邸內唯一可以飲食的地方,也提供外帶。

餐酒館的對面是「居家選物館」,擺設及裝潢很有設計感,聽說是知名設計商所設計的,裡面有多家知名品牌進駐。

回到門口左側,這一區是「共讀書間區」-「小兒子書房」,其實是大朋友與小朋友可以親子同樂的好去處。

「共讀書間區」的旁邊,可以看到上二樓的樓梯,這是一座復古的樓梯,全是由實木建造而成。比較吸引凱文的,是樓梯間掛在牆壁上的許多照片。

愛護這座浪漫的古蹟,二樓限重34人喔!

樓梯的牆壁上,掛著滿滿的照片,述說著官邸過去百年來的歷史故事。隨著樓梯上樓慢慢看。

1923年,當時的裕仁皇太子(後為昭和天皇)來台巡視時,曾下榻於此。當年裕仁皇太子來台,於各地的住宿地點,現僅存「台北賓館」「台南縣知事官邸」兩處,其他都已拆除。原「台南縣知事官邸」位於台南巡城的東邊,城東的地勢較高,北邊不遠處為「德慶溪」,環境清幽,距離「台南火車站」和「州廳」都不遠,有地理上的優勢。

這張照片中,各個年代時間點的地圖,可以看得出來台南府城的地理演變及行政區域的劃分差異。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照片,很欣慰都被保存及整理下來,並在這裡展示,也與知事官邸的歷史意義相契合。

如同前面所提到過的,1900年(明治33年)第一代的官邸,外觀正面有高聳的圓形山牆,形狀很像時鐘,因此被稱為「時鐘樓」。1945年戰後,現在看到的第三代的官邸,僅剩簡單的低矮三角形山牆

日治時期,台南在台灣的行政區劃分中,經過了幾次的變動,從三縣(台北縣/台灣縣/台南縣)一廳(澎湖廳),改為全台20廳,再精簡成全台12廳,最後變為五州(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二廳(花蓮/台東),後來又加一廳(澎湖),成為五州三廳。也就是說,台南在日治51年間,曾經是台南縣、台南廳、台南州等名稱。而提供接待皇室的官邸,北中南(如圖下半部分)分別是:台北總督府官邸(現今的台北賓館)、台中知事官邸(1972年改建為台中市議會,可惜啊!)、台南知事官邸。我們有幸在這裡看到最原汁原味的「台南知事官邸」。

這張照片說明了當初建造「台南知事官邸」的過程及使用磚塊(閩南燕仔磚)的來源。

明治39年(1906),【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隨行人員合影於第二代的「台南知事官邸」。一幅一幅的照片,一段又一段的歷史,讓凱文恍如進入時光隧道。

這裡整理出來了日治時期,歷經台南縣/台南廳/台南州不同時期,歷任的台南行政官長,全部都是日本人,無一台籍人士,這真是殖民地人民的悲哀呀!

前面有提到,日本裕仁皇太子(後為昭和天皇)曾經於1923年訪視台灣,共達12天。4月16日,裕仁皇太子抵達基隆港,4月20日由台中來到台南,當晚就是留宿在「台南知事官邸」。當天的行程如下:

08:38台中驛出發搭乘火車
12:33台南驛(台南火車站)
12:40台南御泊所(台南知事官邸)
13:20台南州廳(今台灣文學館)
13:47北白川宫御遺跡所(現址為台南美術館2館)→南門尋常小學校
14:30孔子廟
14:50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紅樓)→步行到台南第一公學校(今台南大學附屬小學原址)→步行經台南公園内
15:38台南第一中學校(今台南二中)→台南御泊所(台南知事官邸)

第二天(4月21日),裕仁皇太子於台南的行程如下,並於當天轉往高雄:

08:40台南御泊所(台南知事官邸)出發
09:50安平埋立地→棧橋搭船
09:35安平製鹽會社鹽田(今安順鹽場鹽田生態文化村)
10:35安平製鹽會社前埋立地
10:50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鹹水養殖試驗場(位於今「五期重劃區」,已不在)
11:35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大光復校區),手植榕樹
12:18台南驛→往高雄

裕仁皇太子雖然於台南總共只待了24小時,不過,對台南來說,卻是一件大事,況且,當時御泊所「台南州知事官邸」,到現在都還完整保留下來,足堪後世回味憶舊。

裕仁昭和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甲午戰爭後,日本取得台灣,並派任總督來治理台灣,前後共計19任。1923年裕仁皇太子應當時的總督田健治郎邀請,以皇太子身分訪問台灣。皇太子的「台灣行」,是皇太子代表天皇巡視殖民地的首例,亦是台灣島內接待日本皇室之最高層級,當時的完整行程,如照片右方的軌跡。照片下方,則是來訪時,台灣軍民奉迎的情形。

這裡的照片,則是於「台南知事官邸」及「台南州廳(今台灣文學館)」迎接裕仁皇太子的情形。

當時的《台南新報》全版刊載了奉迎裕仁皇太子的專頁,內容有詳實的相關報導。

這是當時台鐵編號SA4101的火車,是1912年為慶賀日本『大正天皇』登基所特製的皇族專用車。1923年,裕仁皇太子來台時,就是乘坐此車,由縱貫線最北端的基隆車站出發巡視全台的。此車的車體與內裝隔間,全部由檜木、柚木純手工打造,還有許多別緻的設計,例如:狹小的廁所裡,巧思設置收合式的洗手台,三層的遮陽玻璃窗、紗窗、窗簾布,以及彩繪玻璃式的氣窗、菊花瓣家徽抱枕沙發、蝴蝶造型鏡、罕見的木製兩葉式電扇和世界為一圓形「台」字圖案窗等。真是讓人嘆為觀止,而這些照片也彌足珍貴,並得以在此重現世人眼前。

這裡的照片,可以看到裕仁皇太子於台南停留時,造訪的台南第一中學校(今台南二中)及製鹽會社鹽田。

這邊則可看到裕仁皇太子造訪的台南師範學校(今台南大學紅樓)、北白川宫御遺跡所(現址為台南美術館2館)、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大光復校區)手植榕樹的情形。

還有參觀台南孔子廟的情形。

這裡的照片,則有一些令人遺憾。二戰後,「台南知事官邸」由各公家機關分據占用,甚至一度成為六七零年代盛行的「軍公教福利中心」的營業場所。照片下方,有提到本館的後方有一防空壕,不過因為安全因素,目前並未開放。

「台南知事官邸」所在地區,在日治時期稱為「西竹圍官舍區」。當時日本人於現址「台南一中」、「博愛國小」、「原台南廳長官邸」、「台南知事官邸」及「台南神學院」一帶蓋了高級官舍。這片區域沿著鐵路東側、台南後火車站到新樓醫院,是日本人抵達台南後,最早開發的地區。凱文會陸續探訪這幾個地方,並且記錄下它們迷人的歷史故事及遺跡。

短短十公尺的樓梯,竟深藏過去百年來台南歷史演進及「台南知事官邸」的點點滴滴,讓凱文沉醉在其中,帶著愉悅的步伐來到二樓。

二樓主要有「時尚精品館」及「展廳講堂」。

樓梯一上來,就看到這張海報。原來,這裡也有辦「知行者學院-領袖班」,所請來的師資,都是業界的翹楚喔!

旁邊有一色彩鮮明的雕塑展覽作品,French Bulldog(法國鬥牛犬),是官邸的典藏品喔!

這是一位韓國籍的雕塑藝術家(Joo Hoo Sik)的作品。Joo一開始是因為閱讀有關狗狗被遺棄的新聞,而開始以流浪狗為模型,後來將注意力放在看起來活潑的狗雕塑上,以專注於寵物的可愛方面。Joo透過他的作品,講述狗的故事,喚醒人們與寵物之間的關係與愛,被譽為亞洲重要雕塑藝術家之一。

凱文先來到「時尚精品館」,這裡展售了多個知名品牌的商品。

色彩都非常大膽的服裝設計。

旁邊這間,是「展廳講堂」

這個場地,可供展覽、學院進修、講座等。

1923年,裕仁皇太子訪視台灣12天期間,僅吃過一餐台灣料理宴。2021年春季開始,「知事官邸生活館」在本場域重現當時的料理宴席,提供給所有的貴賓與遊客旅行團包場品嚐《皇太子的臺灣料理宴席》

「知事官邸生活館」在這一區復刻出當時的料理宴席場景,連擺設及餐具食器都有考究喔!

牆壁上有當時皇太子宴的詳實記載。

當時裕仁皇太子在台期間,僅由總督田健治郎在「台北賓館」設宴款待皇太子,並由當年名滿全台的「江山樓」「東薈芳」的八位大廚組成廚藝團隊掌廚,是此行中唯一主打「臺灣地方美食」的正式宴席,宴席中呈獻了台灣盛產的特殊食材與物產。經當時《臺灣日日新報》大篇幅報導,且將當天菜單及13道料理的作法詳細刊載於報上,成為當時皇族來台「非吃不可餐廳」。

「知事官邸生活館」與「台南晶英酒店」廚藝團隊,共同合作,依照當時裕仁皇太子享用的「台灣料理-裕仁皇太子宴」御宴菜單,重新詮釋上桌,全席共可品嚐十四道佳餚,獨家享受皇族舌尖上的珍饈美饌。比照當年,分上、下半席,中間穿插「即席料理」做為分界點,仿傳統南部『辦桌』,中間出現水果拼盤清口的用意,也讓賓客有中場休息社交的時間。史料記載,裕仁皇太子尤愛「八寶飯」,當天他一共吃了八份。如今復刻新創,自然不會錯過這道菜「八寶慶團圓」。

御宴中,除了菜色,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皇太子所使用的各種銀製餐具了。器具身上,除了淺鏤刻著日本皇家16瓣菊形徽號外,並無其他裝飾。當然了,最重要的是,現在有機會可以預約太子宴席,於「知事官邸生活館」館內享用身歷其境的豐盛宴席。

再回頭看一下整個宴會廳的氣派氛圍。

裕仁皇太子下榻「台南知事官邸」時,《台南新報》難得可以近距離採訪及大篇幅報導,並留下當年二樓場域所使用的空間風貌的兩張珍貴照片。

當時皇太子的休息室,簡單不失皇族規格的室内設計,從窗簾材質與款式、桌椅擺設、桌布、椅套的使用等。「知事官邸生活館」還原重現了當時的氛圍及文房事物商品的展示空間。

在料理宴席場景外頭,看到數株繽紛閃亮的『希望樹裝置藝術』,樹枝上還掛了一些卡片。

原來,這是「知事官邸生活館」發起的【官邸感恩號召-對前線警消醫護人員的感謝】活動。只要於一樓「收銀服務處」選購喜歡的【官邸X十藝家明信片】,寫上對前線警消醫護人員的感謝言語,並掛在這些『希望樹裝置藝術』上,官邸將會上傳感恩傳遞影片。很有意義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來參加。

來到官邸二樓陽台區域,這裡有幾張桌椅可以休息,也可欣賞外面的風景。

這裡有一張『台南州知事』夫妻於二樓外廊休憩空間合影的照片。

從陽台可以俯望樓下庭園,綠草如茵。在這裡,也可以欣賞夕陽西下景色。

這裡有保留了一張照片,1923年裕仁皇太子下榻於「台南知事官邸」時,曾有50名武技於官邸院内表演,就是在前方的庭園。

因為二樓的建築中間與兩側為突出的八角形,因此站在二樓陽台,可以看到凹凸變化的外牆,是很好拍的場景。

很有味道的長廊,每個角度都很漂亮。

凱文今天缺一位模特兒,少了點拍美照的樂趣及機會。

這裡也有一個牌子,介紹剛剛在樓梯牆上有看到過的「用閩南燕仔磚砌築的拱廊」,當時築牆及拱廊的燕仔磚,組綴的圖案都不相同,據說還是徵調過3000多人次的囚犯,用手工一塊一塊研磨出來的。

回到二樓室內,開放空間的展示台上有「洋裁」的介紹。「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早期台灣普遍的觀念,日本政府接管後,藉由技藝教育體系,於學校開啟「洋裁」課程,取代中式的平面裁縫,使得女性開始有了新的生活樣態,走出家門、受教育、學習洋技術,進而提升女性地位、能力與價值。前面所看到的「時尚精品館」內所展示的服飾,也就是秉持這樣的理念而設置的常設展。

『皇族的現代時裝』。日本男性皇族在台走透透時,除了從事軍事視察或餐與軍事活動,需要穿著軍服外,其餘一般視察,通常以較為軟性又代表「文明與現代」意義的西裝現身。其實,這也帶動後來台灣人於正式場合喜歡穿西裝的習慣。

參觀完二樓,準備下樓,這個樓梯非常典雅。

下樓經過先前看過的「共讀書間區」-「小兒子書房」

走出戶外,太陽已下山,官邸外牆照射燈已開啟,越晚越能體驗夜間的璀璨景色,也常吸引一些攝影愛好者來此取景呢!

準備離開「台南知事官邸/知事官邸生活館」了。

「台南知事官邸」的旁邊,是前面提到的,屬於「西竹圍官舍區」內的「博愛國小」

官邸對面,就是公有停車場,停車很方便。

凱文今天造訪了有百年歷史的「台南知事官邸」,深入了解它過去在台南府城及台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對市政府在歷史文物的蒐集、整理、展示的努力,給予最高的敬意。目前官邸外包由「知事官邸生活館」負責經營維護,雖古今穿梭於內,仍能保留歷史風味,彌足珍貴。


【台南知事官邸/知事官邸生活館】:https://www.mrlc.tw/zh-tw

《園區開放時間》: 除週二休館外,其餘開放時間為11:00~22:00。(註:到訪前,請以查閱官網公告時間為準)。

《交通》:

一. 自行開車:導航/Google Maps〔台南知事官邸/知事官邸生活館〕,附近有許多收費停車場可停車。

二. 大眾運輸:可搭乘各種交通工具至台南火車站→沿北門路向南行,後左轉民族路一段,靠右步行160公尺後右轉前鋒路→步行150尺後抵達。由【台鐵台南站】步行至此約10分鐘。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