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流浪漢過多是國家衰落的徵兆
一、 美國無外患但有內憂
美國雖是世界首霸,但實地去美國看一下,社會問題千瘡百孔,治安敗壞、槍擊殺人、搶劫頻傳、毒品猖獗、種族歧視等都是無法解決的問題。50年來,資本主義的美國在減少貧困方面豪無成就,貧富差距懸殊,而中國大陸在現行標準下已使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美國富庶的郊區小城,富人家庭平均年收入是總體水平的兩倍,但社區公園也有流浪漢的帳篷和無家可歸人士。有人指責流浪者不肯工作,有人擔心他可能吸毒成癮影響小朋友。長期關注美國貧困問題的人士指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美國政府無能處理貧困問題。俄羅斯的專家們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很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但政府通過一系列扶助農民的措施,貧困人口逐步減少。如今,中國已從一個落後、貧窮之國變成經濟發達、技術先進的大國。中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到本世紀前10年末,平均工資水平已超俄羅斯。
美國資本的無序發展導致貧富差距愈來愈大,而中國的大都市,特別是沿海省份的大都市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發展,而中西部的貧困鄉村卻始終貧窮落後。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始終依託於出口創匯。因此,中國的產銷業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政府非常清楚,如果國家不做出調整,那麼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將會愈演愈烈。由此產生了對國庫收入按地區進行分配的原則。為西部落後省份提供補貼。中國較有特色的方式是從中央層面加大對西部貧困地區的財政支付力度,相當於將東部富裕省份上繳中央政府的稅收轉移到貧困地區。同時在扶貧過程中,實施對口幫扶政策,通過東部沿海富裕城市對口幫扶西部貧困省區,實現一對一的保護支持和傳授經驗,盡快推動他們實現脫貧。中國不斷發展國民經濟及人民福利的主動力來自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在這方面,中國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通過大型基建項目,就業率及生活水平將得到保證。高架公路、機場、電站、工業園等現代文明的產物影響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國有完善的物流體系和發達的基礎設施,而中國的政治體系能夠調動所有資源來實現脫貧目標。
二、美國遊民日益漸多帶來許多社會安全問題
依據芝加哥時報報導,美國現有貧困人口約4000萬,超過了美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這其中有約500萬人是接近一無所有的赤貧階層。而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美國現階段無家可歸者人數超過65萬人,創2007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美官員表示,經濟適用房短缺和住房成本高是無家可歸人數增加的原因。無家可歸者就是流浪漢,華爾街日報今年8月曾報導,稱約有12.1%的美國成年人家裡遭遇食物不足的問題。美國大量流浪漢的存在是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內政問題。美國建國也已兩百多年,原有的勃勃生機也逐漸退去,產業“空心化”日益嚴重,政府多年的“製造業回流”努力並無成效,窮人失業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普通工人的工資更是數十年沒有增長,社會兩級分化不斷加重,因為失業、破產、吸毒等淪為無家可歸的人自然越來越多。
美國無家可歸的形成是由於以下幾種情況:(1)無法償還房貸或破產失去房子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個人一旦失業或生意上遇到困難,就很可能無法繼續償還房貸,也就意味著要被銀行收走房子。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已經有超過500萬人因為無法及時償還房貸被收走了房子。即是沒有房貸的房產擁有者,一旦遇上天災人禍,也可能被迫破產,破產後房子將被用於償還債務,房子主人也同樣可能淪為流浪漢。(2)吸毒、酗酒、賭博等導致的家破房失。吸毒是美國社會的痼疾,美國社會對禁毒沒有共識,很多人不認為吸毒是件該以法律手段強行禁止的事情。(3)租不起房的貧困人口,美國的貧困人口標準是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於2.57萬美元,也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4000萬人就生活在這個標準以下。(4)老兵,上過戰場的老兵本應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中國對待這些英雄群體除了轉業安排工作外,還會在各個方面給予優惠待遇和特殊福利。美國有數万之多的老兵也可悲地淪為了流浪漢。(5)逃避家庭暴力的女性。據報導,90%以上的女性無家可歸者曾受過嚴重的身體上的虐待。為了逃避傷害,她們選擇出走。(6)偷渡者。由中美洲等地方偷渡來的人因為各種原因一直無法在美國立足,得不到工作的機會,花光隨身攜帶的錢後,就只能睡大街成為流浪漢。此外,還有因為離婚導致破產的人,因為無人贍養也沒法去養老院的老人,年滿十八歲脫離父母卻不能自立的年輕人,無房又因為信用不良而租不到房的人等,都是流浪漢的來源。
三、中國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習近平治理國家的重要部分,伴隨而來的是承諾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一個更大、更富有的中產階級,以及會回報而不僅僅是索取的企業,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特徵。目前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只有促進共同富裕才能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促進共同富裕是長期、艱巨、複雜的任務,要將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基礎性及普惠性的民生保障建設。共同富裕沒有捷徑,必須在高質量發展中去推進,靠全體人民共同奮鬥來實現。隨著中國大陸完成階段性脫貧工作,經濟發展從成長逐步轉為注重平衡及追求可持續性,並以社會公平、自給自足、數據安全等面向為治理重點,藉由解決貧富差距問題,鞏固社會底層民眾對中共政權合法性的支持。
以「共同富裕」理念展開對民營企業的加強監管,反壟斷、保障各網路電商平臺參與市場的公平性為著眼點。避免資本、消費者數據、技術等生產要素過度集中於少數業者,影響市場競爭秩序,以追求初次分配的公平原則。其次,民生相關產業,如教育、醫療、房地產產業,其主要治理邏輯應是在於減少過度市場化傾向,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助力實現共同富裕。中國大陸歷經美中貿易戰與科技制裁洗禮後,內部被迫重新檢視其經濟發展路線,目前主流倡議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應選擇高端製造業為主,「重製造、輕服務」的「德國模式」。堅守製造業的華為、小米、娃哈哈及格力等,不但不會被打壓,還受到更多政策支持。在習近平主政下的「共同富裕」不僅決定「發展」的路線,更決定了「分配」的方式,過去數十年中國大陸追求經濟成長的「效率」,而接下來的幾年,如何做到「公平」將會是更重要的課題。中國大陸所謂的共同富裕是希望提高低收入群的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取締非法收入,亦即在均富的基礎上,提高中產階級的比重。在作法上透過三次分配來達成。第一是初次分配:透過市場機制調節收入分配,第二是透過政府調節讓收入較低民眾逐步往中等收入移動,第三則是基於自願在道德影響下的捐贈行為。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2023/12/21 22:43皇上: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麼安心?
蘇乞兒: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的!
皇上:我?
蘇乞兒: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呢...
-----
如此,放之四海皆準.....
何偉 於 2023/12/21 23:2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