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蛋有那麼難解決嗎?
一、 缺蛋問題並非突發 農委會為何不早早處理
聯合報等媒體早在1月就報導了缺蛋問題,春節前就已發現缺蛋嚴重,不僅消費者跑多處買不到雞蛋,餐飲業者也因為雞蛋價格高漲叫苦連天,為何出現一天200萬顆蛋的缺口,產業人士表示,產蛋率低、疫病嚴重影響大,造成雞蛋需求大於供給。蛋雞業者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原物料大漲、飼養成本增加,去年5月民眾在家防疫、餐廳停止內用雞蛋滯銷價格崩跌,為了止血業者大量淘汰蛋雞;等待去年10月左右蛋價逐漸回穩,要想再重新養蛋雞時,卻已發現無雞可買,種雞、雛雞都出現缺口,再加上秋冬禽流感等疫病肆虐,加速擴大缺蛋的缺口,一發不可收拾。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了一大堆缺蛋理由卻拿不出解決辦法。缺蛋原因很多,包括禽流感肆虐、日夜溫差大達到15度使鷄不願生蛋,蛋雞當肉雞宰掉、飼養成本大漲也都有影響。我們不要聽缺蛋理由,大家要的是解決辦法,民以食為天,主管官員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耍嘴皮令人民痛苦。其實現今社會產銷問題就是貿易問題,商人搬有運無,台灣缺蛋就應趕快進口外國雞蛋,只要從經貿出發不要搞政治意識形態,缺蛋問題很易解決。報載蛋雞業者在1月時說,市場缺蛋,農委會說每週要從美國、澳洲進口60萬顆雞蛋,他認為這根本緩不濟急,因為雞蛋要吃新鮮的,澳洲與美國太遠,若從美國海運到達台灣,至少需要45天,船期太久、成本太高,但又不新鮮,最後還是進口廠商自負盈虧,「遠蛋」救不了近火,何況美國目前是禽流感疫區也缺蛋。
二、 缺蛋為何不從蛋量充沛且距離又近的中國大陸進口
台灣目前可能面臨歷史上最長的雞蛋短缺,近日媒體報導,台灣每天短缺 500,000 至 800,000 個雞蛋。為了彌補短缺,台灣計劃在 3 月底之前從澳大利亞進口近 500 萬個雞蛋,上週進口了一批360,000 個雞蛋。據台灣國際廣播電台報導,台灣還計劃在 2023 年進口約 30 萬隻雞,比上年增長 50% 以上。有進口雞蛋為何還缺蛋?顯然是進口數量不足! 據《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政府正在考慮為雞接種疫苗,以阻止禽流感的傳播,顯然美國也缺蛋。 聯合報稱全世界都在鬧蛋荒,但是中國大陸卻沒受影響,台灣為何不從近在咫尺的大陸進口雞蛋呢?報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回應,稱中國是有施打禽流感疫苗的國家,這也是為什麼農委會不從中國、越南、印度等地進口雞蛋的原因。首先,我們要問農委會主委,既然那麼重視人民健康,那麼為何要進口美國萊豬、來牛及日本核食呢?從油管視頻看到大陸超市充斥各種類型雞蛋,陳吉仲信口說大陸蛋是疫苗蛋,也沒有調查檢驗報告證據,中國大陸進口台灣農漁產品有檢驗,有病蟲害的產品才禁止進口,我們也可對進口鷄蛋檢驗啊!何況可在採購契約中規定不要疫苗蛋。
陳吉仲說印度也是疫苗蛋,但是報載印度出口超過 5000 萬個雞蛋給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目前也面臨雞蛋短缺。來自印度的出貨量幫助馬來西亞降低了去年 12 月下旬達到頂峰的雞蛋價格。根據遠見雜誌報導,亞洲是雞蛋盛產區,中國大陸居冠。中國大陸是世界最大雞蛋生產國,中國大陸占全球雞蛋總產量的35%,換句話說,全世界每3個雞蛋中就有1個來自中國大陸。而且這不是只發生在2020年,從1985年開始一直位列世界第一。其中主產區包括山東、河北、河南、湖北、遼寧地區,以上地區禽蛋產量在250萬噸以上。中國大陸的雞蛋生產年增率接近2%,看來也會繼續增長保第一。既然全球雞蛋產量穩定增長,為何全球多地亦出現蛋荒呢?綜合國際媒體報導,最近一年以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禽流感大流行」正在席捲全球,對美國、歐洲、日本、祕魯、厄瓜多等多國的家禽業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產蛋第一大國」大陸,暫時還未爆發連續大面積的禽流感疫情,影響有限,證明農委會主委亂說。而世界雞蛋產量第二大的美國,卻是這次禽流感疫情的重災區,受到的衝擊也最重。
三、缺蛋可以解決卻意識形態不解決
台灣省雞蛋批發價創歷史新高,蛋即使漲價是麵還是買不到, “缺蛋荒”影響日常平民昇華,夜市蚵仔煎無蛋可煎,許多小吃店的蛋花湯、煎蛋和滷蛋商品停售。往年,台灣養雞數量大約為4000萬隻,每天產蛋約1800萬個,而全台雞蛋日消費約為2200萬個。平時有缺口,當然可以通過進口彌補,特別是可以從產蛋王國的中國大陸買入,但大陸雞蛋進口因政治原因受阻。另外,今年的禽流感等疫情原因,導致生雞死亡和進行死亡處理,這才是雞蛋奇缺的最重要天災原因。缺蛋不只發生在台灣,許多國家都缺蛋。農委會應去調查是否其他國家都禁止中國大陸蛋進口。全世界很多地方缺蛋的原因,核心問題還是養雞資源達不到市場需求所致,加上冠病、禽流感的天災疫情,也加劇了國際上“鬧蛋慌”現象。農委會官員對缺蛋問題不作為,名嘴趙少康說,“現在的大官不只解決不了問題,還厚臉皮的找話術,為自己的無能脫罪,真是不知民間有錢也買不到蛋的苦”。顯然官員不作為也是台灣缺蛋原因之一。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終南山2023/03/20 08:57台灣自作孽 何偉 於 2023/03/20 19:2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