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國家主權兩岸差很大
一、中國海警將日本船隻驅逐出中國釣魚島領海大快人心
媒體報導,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甘羽表示,1月30日,日本「新世丸」號等5艘船隻非法進入中國釣魚島領海,中國海警艦艇依法對其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並警告驅離。甘羽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海警艦艇依法在本國管轄海域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活動,日方無權說三道四。中國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該海域的一切違法活動,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據日媒報導,事件真相其實涉及國家主權之爭,「新世丸」號並非漁船而是一艘與去年9月29日,被日艦騷擾的台大「新海研1號」一樣屬於調查研究船,1月29日日本沖繩縣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帶領該市「調查團」乘坐「新世丸」號作業船離開石垣港,時隔一年再次以「開展調查」為名進入釣魚島海域顯然有政治目的。據中國海警局公告,近日中國4艘海警艦組成的常態化巡航編隊,正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維權巡航。中國海警船1月30日驅逐非法進入中國釣魚島領海的日本船隻,中國大陸宣稱此舉是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確之舉,並且展示了中國海警的能力。日本媒體則報導說,載有沖繩縣石垣市市長中山義孝和東海大學研究人員的 997 噸重的「新世丸」調查船在釣魚島周圍進行了海洋調查,而日本《讀賣新聞》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多次以無人機飛抵釣魚島 300 米範圍內,並拍攝了該地區的照片。日本報導稱,一艘中國海岸警衛隊船隻在此過程中接近「新世丸」號,導致日本政府向中方提出“外交抗議”。中國《環球時報》稱,中國海警船經常在釣魚島周圍海域巡邏,任何擅自進入中國領海的外國船隻都將根據中國海警法被驅逐出境。這位專家說,隨著日常巡邏、日常訓練和更多船隻的加入,中國海警完全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利益。
二、日本「國有化」釣魚台10週年 中國持續海空護衛主權
日本政府2012年9月完成釣魚台列嶼「國有化」後,日中關係降到冰點。隨著中國在日本沖繩周邊的空域活動頻繁,日戰機緊急升空次數是過去的4倍;此外,日中大型海警船數量也均成長3倍,但令日方懼怕的是中國海警船配有機砲武裝。過去10年來中國持續派遣巡邏船在周邊海域航行,並增加大型船隻數量。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面對中國在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反覆「入侵」日方所聲稱的「領海」,日本政府一方面強化警戒態勢,另一方面為避免兩國關係發生決定性惡化,也試圖透過外交層面溝通改善彼此關係。驗證了炮艦下才有真理的古老名言。除了海警船外,中國無人機及戰機在日本沖繩周邊的空域也活動頻繁,迫使日本自衛隊戰機因應中國航機的緊急升空次數,也增加到「國有化」之前的4倍以上。日本防衛省統計,「國有化」前的2011年度,日本針對中國航機緊急升空次數為156次,但2012年度幾乎倍增到306次,之後在2016年度達到高峰的851次,2021年度也有722次,是2011年度逾4倍。這說明了中共維護國家主權的努力。2013年7月,中國空中預警機首度飛越日本沖繩本島與宮古島間空域進入太平洋,之後包括轟炸機、戰機及無人機等各式航機,經常利用此空域往返太平洋。2014年5月與6月,中國戰機在東海上空與執行監視任務的日本自衛隊戰機「異常接近」,被日方視為危險飛行。
中國公務船過去10年在釣魚台列嶼鄰接區外海域航行已成常態,讓日本海上保安廳以專責體制負責警監任務。根據日方統計,「國有化」前一年的2011年,只發生一件中國公務船「入侵領海」事件,但2012年成長到23件、2013年再成長到52件,之後每年平均都在30件上下。日本海上保安廳為此在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打造專責機制,具體包括新建10艘排水量1000噸級的大型巡邏船並部署在石垣島,加上部署在沖繩本島的2艘可搭載直升機的大型巡邏船,以12艘大型巡邏船的專責體制負責警戒任務。隨著體制強化,部署在沖繩縣的大型巡邏船,從2012年底的7艘成長到今年4月的21艘。中國方面也在2018年將海警局編入軍方指揮下的「武裝警察」,增加軍方影響力。日本海上保安廳表示,中國海警局大型船從2012年的40艘,已成長到2021年12月底的132艘。在船隻增加的同時,令日方憂慮的是中國海警船的武裝化,因為海上保安廳至今已確認多艘中方海警船配有像機砲等裝備。
三、日艦騷擾我台大研究船 台灣忍氣吞聲護主權乏力
2022年9月29日,台灣大學「新海研1號」研究船於我國東部海域進行科學研究,卻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艦艇無理騷擾,主張「未經同意不得進行研究」。台灣未向日本抗議但「中國外交部」卻發表聲明,指稱「已向日方提出交涉」。日前,我國台灣大學的研究船「新海研1號」於花蓮港東南78浬(23-37N、123-00E)進行科學研究,不料卻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艦艇趨近,隨後海巡署獲報由花蓮艦前往實施戒護任務。不過雙方皆主張該水域是國家專屬經濟海域,互相廣播對峙,3艘船僵持長達10小時。據了解,該海域屬於我國主張200浬專屬經濟海域範圍,與日本主張經濟海域重疊。雙方對峙時,我國花蓮艦以英文和日語向日本公務船廣播,「此處為我國專屬經濟海域,請勿在此干擾我方船舶作業」,日本公務船也廣播主張「該區是日本專屬經濟海域,未經同意不得進行科學研究」。雙方在互相廣播對峙後,3艘船並無進一步動作,直到晚間9點15分,新海研1號離開敏感水域後,日本公務船也隨之離開。花蓮艦則至晚間10點30分,確定日本公務船已從雷達螢幕上消失,才恢復台日海域勤務,之後交由花蓮隊35噸艇實施戒護。事件過了將近1個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於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事發海域距台灣島僅60多海浬,包括台灣地區在內的中國科研機構完全有權在該海域開展科考活動,外國不應干涉。中日在台灣以東海域尚未劃界,中方不接受所謂『日本專屬經濟區』的說法和所謂行使『管轄權』的行為。中方已向日方提出交涉,要求日方不得干擾包括台灣地區在內的中方船隻在該海域的科考活動」。相較之下,日方已欺負台灣至家門口,台灣還不敢抗議,說甚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根本是「台灣無事而日本找事」。
四、即使媚日也不能不要主權
(一)日本屢次欺我漁船
宜蘭蘇澳籍漁船「新凌波二三六號」在釣魚台海域作業時遭日本海上保安廳公務船蠻橫擦撞罔顧人命,日方還宣稱是我漁船衝撞公務船,小漁船手無縛雞之力,速度也慢怎可能去撞日本海警船?日本欺負我漁船已幾百次,若是中共漁船日本才不敢撞。駐日代表謝長廷從不幫自己漁民說話是失格的駐日代表。漁民賺錢辛苦,一旦人船被扣押光罰款就要台幣幾百萬,政府對於台灣200海浬經濟海域無能力保護也就算了!但常常扣押台灣漁船的日本竟被說成對台灣最友善真是大諷刺。日本在2011年發生311大地震時,台灣的捐款高達62億新台幣,是全世界最多,但在東日本大震災1週年追悼儀式,竟將台灣出席代表安排坐在民間代表席位區,且未將台灣列為唱名獻花對象,日本人自己都看不下去,結果在追悼感恩會上只有台灣代表未被唱名上台,這叫作對台灣最友善,慈濟義工在地震災區不眠不休提供衣食給日本災民,日本政府卻撞我漁船扣押漁民施以重罰,看不出一點友善。
(二)媚日毫無好處
蔡政府媚日情節嚴重卻苦了漁民及犧牲國家利益。蔡政府對於七七抗戰紀念日隻字未提,但對日本九州受豪雨侵襲災情在「推特」上以日文表達願伸出援手之意。台灣媚日毫無好處,日本每年從台灣貿易賺取約270億美元,還不讓台灣漁民在公海捕魚,日本自己都不承認台灣是個國家,也無法協助台灣餐與國際組織。當日本政府狠心拒絕向我們的慰安婦道歉,又在公海抓捕我們的漁民,媚日者不慚愧嗎?如同沖之鳥礁事件中,日本堅稱0.5平方公里的太平島為岩礁,逼台灣接受所謂的「南海仲裁結果」,同時日本又宣稱只有9平方米的沖之鳥礁為島,將在公海捕魚的台灣漁船又扣又押又索賠,這種無理蠻橫欺凌侮辱,我們能接受嗎?沖繩漁民日前要求日本政府修改「台日漁業協議」,大幅限縮我國漁民在此海域捕魚的適用範圍。原本單純的技術性談判,卻演成兩國漁民的對立,並非因為時空移易,而在政治氛圍的轉變。過去日本政府為了拉攏台灣,避免我國與中國大陸在釣魚台問題上聯手,權衡之下,遂不顧沖繩漁民的利益,逕與台灣簽署「台日漁業協議」。民進黨勝選之後,日方的態度180度轉變,因為日方認為民進黨媚日仇中,日本以往擔憂兩岸聯手的疑慮已無,故日本即不必再對台灣「讓利」。於是,在這次的台日漁業委員會當中,日本政府不但不壓制沖繩漁民的反對聲音,反而刻意放大,把他們當成對我方討價還價的政治工具。台灣若擁有釣魚台,經濟海域可以向外擴張二百海浬。由於大陸棚沿岸與黑潮在此會合,使得附近海域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因此吸引各種魚群至該海域攝食,所以形成一個重要漁場。而釣魚台列嶼位於台灣東北方,福建之東面,台灣海峽東邊之出口,面對太平洋,隔黑潮海溝,與琉球群島相望,是軍事上重要的咽喉地帶。對台灣戰略價值來說,可以擴展軍事防衛佈署,拓展海權,對於軍事價值來說,至關重要!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