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美軍事力量比較已今非昔比
2022/09/08 05:10
瀏覽8,486
迴響0
推薦26
引用0

中美軍事力量比較已今非昔比


一、中美軍力基礎比較

   美國霸權靠的是軍事力量、石油美元及科技領先,其中最重要的是軍事力量。名軍事排行網站“全球火力”發布了2022年度國家軍事排名,雖然中國位列第三,但事實上,憑藉眾多的人口及強大的經濟,中國最有潛力成為世界軍力第一大國。中美基礎軍事力量可依四個方面來衡量:

(一)軍隊種類

   中國軍隊以陸海空、火箭軍及戰略支援部隊共五大軍種為主,美軍則可被劃分為六大軍種,分別為陸海空三軍,以及太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

(二)軍備資源

   截至2022年1月,中國擁有坦克5250輛,裝甲車35000輛,1200架戰鬥機,海軍總資產777艘。而美國擁有坦克6612輛,裝甲車45193輛,1957架戰鬥機,海軍總資產484艘。

(三)軍隊人才

   中國有200萬現役軍人,51萬預備役,是現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現役軍隊。美軍擁有139萬名現役軍人,44萬名預備役,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四)核武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開發核武的國家,同時也是實戰過程中第一個使用核武的國家,現役核彈庫存1386枚,佔了全球現役核武庫存的三分之一。中國1964年成功試爆核武,是歷史上從原子彈發展到氫彈試爆耗時最短的國家。若有需要,中國可迅速擴張核彈頭數量。

(五)軍費支出

   中國國防預算2500億美元,是僅次美國投入軍費第二多的國家。美國儘管軍費的開支僅僅只佔國家生產總值的3%,卻佔了世界總軍費的一半,美國國防預算高達7700億美元,相當於除美國以外的10大軍費國家的預算總和。從以上基礎軍事實力上看,美方實力似乎完全碾壓中方,但是中方目前來說,有相當大的潛力超越美方。

(六)後勤工業

    一個國家在平時的軍事力量只是表面比較,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時期,後勤工業生產是否有足夠持續能力。二戰時期的美國,憑藉強大的工業生產力擊敗日本與德國。但這種統籌全國資源為軍事而戰的能力卻沒有延續到現在,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口罩生產力。迄今為止,美國的口罩都沒有實行量產,仍要靠進口才能滿足需要,所以美國工業生產力存在一些問題。中國在疫情初期,集中力量生產口罩,一天產量能高達上百萬個。美國製造業在金融業的衝擊下,開始日漸凋零;而中國的工業水平卻逐年上升,僅2020年,中國的鋼產量就達到了世界第一,超10億噸。如果將場景置換到軍事工業上,其結果也不會相距甚遠。雖然美方目前在軍事上投資的費用很高,但其軍事工業卻很難兼顧不同方面的工序。美國的優點是高尖科技起步較早,掌握成熟的產業體系,中國雖還在追趕階段,但以目前的統籌能力無需擔心長期作戰的問題,因為後勤實力堅強。

二、中國獲得新武器的速度比美國快五倍

    根據戰區軍事網站報導,中國軍隊現在獲得新裝備的速度比美國快五到六倍,這是來自美國國防官員的最新說法。中國似乎越來越多地爭奪各種高端軍事技術的領先地位作為其成為卓越戰略力量的更廣泛動力的一部分。,作為負責採購的空軍副助理部長卡梅倫霍爾特少將關於中國變革步伐的評論是在最近的政府合同定價峰會期間及卸任前發表的。霍爾特認為,除了中國能以極快速度獲得新武器外,中國人的效率也高得多。在購買力上,中國花費1美元和美國花費20結果相當。如果美國無法降低成本並提高國防供應鏈的速度,霍爾特認為美國將失敗。美國在這一領域無法與中國匹敵的最大問題是它在國防設備、後勤和支持方面實際購買其軍事需求的方式,更大的問題是資源系統。當前美國的國防採辦架構是針對提前四年確定的現場技術和能力而建立的。這意味著在當今快速發展的世界中,它們的用途有限或退化,新技術迅速出現並超越了舊技術。今年下水的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表明中國正以最快的速度部署一支類似美國海軍才有的本土航母艦隊。

   2019 年,當時的美國戰略司令約翰·海頓將軍就提醒美國其國防工業綜合體已失去快速行動能力。美軍在網絡能力、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AI)領域已無法領先。美國需要通過敏捷、快速的原型設計和創新使武器製造更高效且更具有前瞻性。美國官員的挫敗感足以說明問題嚴重。目前,中國已經證明自己在一些新興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美國則經常陷入昂貴、進展緩慢的項目中,比如隱形的 F-35 聯合攻擊戰鬥機。與此同時,美國的國防預算仍遠高於中國,中國引進新軍事技術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三、海軍比較

   依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海軍發布的新戰略指南直接將中國稱作是其最緊要的挑戰,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這是美國首次承認中國和美國的海軍軍力旗鼓相當。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將中國、軍隊文化、氣候變化與新冠列為美國海軍面對的四大挑戰。其中,中國帶來的長期挑戰最重要。中國海軍從根本上擴大了規模和能力,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艦隊。從網絡能力到反衛星導彈,到綜合防空到反艦彈道導彈,中國在每個領域都在前進。近年來,中國已證明其擁有比美國更強大的造軍艦能力,並且正在對太空和網絡空間進行明智的投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海軍軍艦數量已有360艘左右,而美國為297艘,中國的軍艦數量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艦隊。不過,美國海軍共33萬人,中國海軍有25萬人,美國海軍軍艦的噸位和攻擊能力,以及核動力潛艦數量都還具有優勢。

   目前美國的海軍綜合實力依舊是比中國海軍的綜合實力強,但時間有利於中國。美國海軍配備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裝備,其中包括11艘核動力航母、F-35隱形戰機及全核潛艇隊伍;而中國的77艘潛艇中,只有11艘攻擊型核潛艇和7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在技術上仍較為落後。美國海軍作戰豐富,可以獨立完成準備、偵查、掩護、奪取等任務,但中國海軍發展迅速,在30年內就有了跨度很大的發展。雖說美軍各方面都是領先的,但是在近年來也顯示出後勁不足等缺點。美軍主力艦在維護保養方面落後,而中國的艦艇發展雖不如美軍以高精尖技術為主,但是保養和維護都在上乘。中國海軍實力的短板在於水下實力不足,但是水面實力卻已經赶超美國。比如有源相控陣,就是從中國率先開始使用。中國利用了在有源相控陣的開發先手的有利環境,在有源相控陣上進行了進一步地創新改良,如增添了主動制導防空導彈的技術。除此之外,還有雙波段雷達,不僅降低了被動制導防空導彈的攻擊成本,也能夠最大化對攻擊目標的攔截能力。在這方面,美國海軍目前來講,是比較難以達到的目標。美國海軍遍布全球海域,較為分散;而中國主要海軍力量毗鄰大陸,有著很強的陸地基地的支撐。

四、空軍比較

    從規模上和裝備上來說,中國空軍要達到美方的水準,需要走的路是比海軍方面要更長,在五代機的對比上,中國的殲-20美國的F-35各有優點,殲-20的雷達系統和火控系統是要優於F-35的。但若從轟炸機的方面分析,中國的作戰航程和隱身性能,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除此之外,中國的電子戰飛機、偵察機和大型運輸機,在戰鬥規模上有補強的必要性,這些都證明了裝備上的擴充,仍是中國空軍的需要努力的方向。雖然在規模上仍舊需要進步,但是在技術上中國空軍的發展卻呈現著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美國空軍發展較早,雖數量多但多為老舊機型,戰力也不如新機型強。相反,中國空軍發展較晚,反而能夠跟隨時代發展而補充新的機型,空軍裝備的配置中,多為新式裝備,戰力也有一定的保障。

   現在世界上擁有五代機的國家僅有中美俄三國,在此基礎上,若想繼續保持優勢,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勢在必行。軍事觀察網報導稱,美國空戰司令部司令馬克·凱利悲觀的預測,中國極有可能在美國之前研發和部署第六代戰機,他強調,在當前俄羅斯經濟下滑,且俄空天軍更新換代進度明顯落後的情況下,中國已成為美國在研發六代機技術上最大的競爭對手,他還表示,他不確定美國是否有勇氣和精力在中國對手前開發並部署第六代戰機,這將影響美國霸權是否可持續。第六代戰機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但確定的在五代機的四項要求上,有了更強優勢要求,首先是在機動性上,將更多地使用類似翼身融合體等提高升阻比的機型設計來更進一步加強戰鬥機的機動性,特別是在超音速下的機動性,同時翼身融合的氣動面設計也便於隱身性能的發揮。其次是更加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新一代數據鏈,具備更多更全面的光電探測和信息對抗能力。另外就更新超音速發動機以獲得4-5倍馬赫的飛行甚至是更快的巡航速度。還有就是武器系統上的革新,例如激光武器和電磁炮能新興技術可能會被運用到六代機上。

五、其他比較

    中國的陸軍整體數量對美國而言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的,這是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的優勢所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智能化的軍事武裝力量,將成為中國陸軍的主要發展方向。解放軍現今的主要坦克為99A型坦克,除了配置上的更新外,它也攻克了多自由度行星變速、電液自動操縱、高能容液力傳動等關鍵技術。這使得中國坦克能夠完成自動換擋、方向槃無極轉向、高速聯合製動的跨越。和美國的M1A2的坦克相比,也毫不遜色。此外,中國的多功能作戰裝備,也使得單兵作戰武器進一步的升級。其中,2022年8月的解放軍環台軍演中,遠程火箭炮的出現,引起了世界的震撼。軍事觀察網站將中國的遠程火箭炮列為火箭炮排行榜第一名,中國的火箭軍是獨立軍種,但能配合陸作戰。除此之外,中美雙方的軍隊都非常在意衛星系統。要知道,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唯二兩個完全靠自主獨立研發出衛星系統的國家。中國研發的北斗衛星系統將測速精度縮小到了0.2米每秒。與此同時,美國的衛星系統僅為28顆衛星,而中國的北斗衛星系統則有55顆,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上,都完全碾壓美國。這也意味著,在GPS定位等方面,中國的衛星定位技術將會進一步提升軍隊的實力,甚至有可能超越美軍。綜上所述,中國的海軍和空軍和美國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陸軍方面可以有旗鼓相當的能力。從長遠方向來說,中國海軍和空軍的潛在發展能力要比美方更為巨大,這是因為中國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斷學習及資源集聚能力,讓中國的軍事發展成為奇蹟。美軍技術發展早中國幾十年,但客觀分析,美國的軍事發展,無論是續航能力還是統籌能力,都在逐年下降,這也和美國的經濟基礎結構變化離不開關係。

   美國國會研究處報告指出,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領域上,不太可能在2023年前部署可操作的高超音速武器,但中國已研發出能攜帶核彈、可裝上滑翔飛行器的東風17飛彈。此外,報告稱中國在量子技術方面已是全球領先國家,中國發展的。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資深分析師戴維斯說:「中國在軍事技術上遠遠落後美國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在某些領域已超越美國,像是高超音速、AI與量子技術。」,中國海軍正迅速縮小與美國海軍的差距。據亞洲時報新聞網報導,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世界強國,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北京對高科技創新方面的持續投資,無論是在人工智能還是空間技術領域,中國正在迅速成為高科技發展的主導力量。中國在太空科技上的成就尤其明顯,除嫦娥五號月球取樣成功,天問一號也登陸火星,並完成中國太空站建設等。清楚展現中國在航天技術已迅速趕上美國。中國的關鍵戰略目標是阻止美國對印太地區的軍事干預,中國遙感衛星跟踪和瞄準美國軍隊的能力對於中國日益增長的反介入與區域封鎖戰略至關重要。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國防軍事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