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影星麥可·辛 (Michael Sheen) 再次以實際行動,深刻詮釋他所持守的「非營利演員」理念。他主導了一項意義非凡的「債務銷毀」計畫,成功為家鄉威爾斯九百位居民,免除價值一百萬英鎊(約新台幣4270萬元)的沉重債務。
為了這場行動,Michael Sheen 動用了十萬英鎊個人資金,並與團隊歷時兩年,秘密成立債務收購公司,合法進入英國的二級債務市場。在這個市場中,銀行將難以追討的個人債務視為「垃圾資產」低價拋售。他以約十分之一的成本,成功收購當地居民的債務,並將其全數清零註銷,讓900人掙脫財務枷鎖,重獲新生。
這場行動的背後,既是精準的財務操作,更是堅定的信念實踐。Michael Sheen 親自出資、規劃、執行,並透過紀錄片《Michael Sheen’s Secret Million Pound Giveaway》,揭露金融體系如何從社會弱勢中牟利,同時呼籲推動「公平銀行法」等結構性改革。他堅信,名氣不是榮耀的終點,而是一種公共責任。
這種「買下債務再銷毀」的模式,與美國非營利組織 RIP Medical Debt 的行動遙相呼應,該組織已幫助美國民眾免除超過一百億美元醫療債務。Michael Sheen 的舉動,正是對聖經「禧年精神」的當代詮釋,以創意與憐憫,讓被壓制的人得以重生。
正如《利未記》所言:「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利未記25:10)在看似僵化、規條森嚴的體系中,「買下債務再銷毀」的行動揭示恩典的力量。這份愛的改變,源自聖靈的感動、上帝的慈悲,它喚醒被困者的希望,提醒人心:無論困境多深,上帝的手總能開啟新生的可能;無論歷史多沉重,恩典總能重寫生命的篇章。
📝備註:禧年精神 (Jubilee) 實踐仁愛與公義,源於聖經古老法則:每五十年,奴隸得釋放、土地歸還原主、債務全數赦免。這不僅是隨機的慈善行為,更是對結構性不公的系統性反轉,旨在確保社會的公義與自由,為所有人提供一個重啟人生的機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