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踹飛的不只是長者的身體,更是對尊重與公共安全的衝擊。捷運上,一名年輕男子與堅持坐優先席的女性長者發生衝突,最後以暴力收場。
影片曝光後,雖有部分網友直言「看了很解氣」,但醫師警告:若社會對暴力習以為常,缺乏制度性討論與防範,最終恐波及兒童與弱勢,這已是社會的警鐘。
問題核心在於代間誤解與溝通缺口。長者可能因老化或認知退化而顯得固執,年輕人則容易感到挑釁而憤怒,缺乏互相理解。
然而,暴力既違法,也可能造成嚴重傷害。根源在於社會教育與制度不足——我們缺乏對老化、失智與心理健康的認識與宣導。
社會應雙管齊下:一方面推廣老化與失智教育,提升同理心;另一方面,公共運輸需建立衝突處理 SOP、緊急求助與報案機制。同時,媒體與社群平台應引導理性討論,而非煽動對立。
遇到衝突時,請保持冷靜,避免拳腳相向;拉開距離,優先尋求站務或警方協助。也許對方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幫助。暴力永遠不是解答,唯有理解、制度與教育,才能築起長遠的解方。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小羊媽媽2025/10/03 12:40
台灣失智症協會報導:「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這位長者可能是失智或認知退化,應該多一點理解。看到有人支持暴力真的很可怕,社會是不是病了?
媒體報這種新聞,應該提醒冷靜,而不是挑動情緒。如果有衝突,直接找站務或報警就好,拳腳解決不了問題。在聖經的角度裡,「末世」常常和人心的敗壞緊緊相連。許多經文提醒人們,末後的日子不只是自然災害或戰爭,更深的問題是人心偏離了愛與真理。
這些現象正提醒人們要儆醒,不要隨波逐流,而是堅守愛心與正直。耶穌也說過:「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 14:27),因為真正的平安不是外在環境,而是神的同在。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3章提醒我們,末後必有危險的日子,因為「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狂傲、自誇、違背父母、忘恩負義、不聖潔」等。這些特質,不就是今天社會中逐漸浮現的徵兆嗎?
但耶穌的話同時給了我們很大的安慰:「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約14:27)。這平安並不是世界短暫的安撫,而是神同在所帶來的穩固。
即使環境混亂,人心冷漠,我們仍能選擇成為光和鹽,用愛、忍耐與善意去回應。
傑瑞弟兄 於 2025/10/04 12:11回覆